一种稻田水沉降固肥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33519发布日期:2018-09-28 17:5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水沉降固肥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农业耕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下雨时反硝地面顺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特别是水田,农业种植的水稻,由原来的稻秧插栽改为播种,播种的稻田是在麦收结束时,直接把稻种播入田中,原先用着底肥的氮肥、磷肥,改为面肥使用,田中灌水时,面肥溶解在田间水体中,难以沉降,稻谷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采用农药防治,农药中的有害物及部分农药中含有重金属砷、镉、氰化物等残留物质也混同肥料,混溶在田间水体中,经日光照射发酵,水体又黑又臭,下雨时,随雨水一同流入沟塘,再由沟塘流入河道,污染自然水系,使原有的沟塘绿水变黑变臭、鱼虾不生,蚊虫乱舞,原始的田园秀丽景象没有了,原有的荷塘柳岸却成了污水坑,鉴于上述稻田水体中混溶的化肥农药,下雨时随雨水流径流入沟塘污染自然水系的现况,有必要研制稻田水沉降固肥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稻田水混溶的化肥农药随雨水流入自然水体造成水源污染和稻田肥效流失的稻田水沉降固肥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稻田水沉降固肥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

基料650-750份、生石灰200-350份、磷酯化淀粉混合物20-35份。

各原料的优选分量为:

基料700份、生石灰300份、磷酯化淀粉混合物30份。

所述的基料为沸石、蛭石、蒙脱石中的其中任意一种。

所述的磷酯化淀粉混合物由以下原料制成:淀粉100份、20%浓度磷酸20份、甲基纤维素10份、阳离子丙烯酰胺10份、硼砂10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淀粉100份加入磷酸20份,搅拌均匀,静置45分钟,加入甲基纤维素和阳离子丙烯酰胺各10份,搅拌5-10钟,再加入硼砂10份,搅拌均匀,即可得到。

所述的淀粉为植物淀粉,所述的磷酸的浓度为2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稻田水沉降固肥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料采用粉磨机粉磨至100-200目,然后输送到高温干燥机中,加热至300-600度,保温4小时,冷却;

2)将生石灰粉磨至100-200目待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原料投入到混合机中,然后再加入原料中的磷酯化淀粉混合物,混合均匀后,即得稻田水沉降固肥剂,密封包装即可。

本发明上述成份中的基料在产品中起到吸附沉降作用,在基料结构中,有很宽阔的空洞和较宽的通道,具离子吸附性能,与磷酯化淀粉混合物结合,可以具强吸附粘接水体中的有机杂物、包括化肥农药混溶物,沉降在水底,可供植物根苗吸收,并能和土壤粘合,释放矿物微量元素(钙、硅、钠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回复松软性保水性,和补充土壤微量元素的缺失;

本发明技术中的生石灰起到杀灭水体中的细菌病毒的作用,与磷酯化淀粉混合物结合,粘合效果增强,可以叠加沸石吸附,包裹水体中的漂浮混合物的作用,另具杀虫灭虫卵的作用,对稻瘟病有抑抗作用,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补充土壤钙质,改良土壤;

本技术发明中的磷酯化淀粉混合物,磷酯化淀粉混合物可以起着粘接,架桥包裹作用,与水体中微粒有机物连接传递给具吸附与阳离子交换性能的沸石,沸石是本技术产品中的晶核,能将水田中有效肥吸附缠绕固结在水底,使下雨时不会随水流失,降低化肥使用量,增产降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矿产丰富的矿物作主体原料,使农药中有害物转换成无害物,减轻农药的毒性,对农业耕种常期使用化学肥料缺失微量元素还能补充土壤中的硼和回复土壤团粒起连接作用,使用本明发技术简单易操作,对改善稻田水流失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例一:

称取钙沸石770kg、生石灰200kg、磷酯化淀粉混合物30kg;

将上述所有原料预先磨至100-200目,然后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包装后即可得到稻田水沉降固肥剂;

按照每亩使用量100公斤计,使用0.5亩的水田中,20分钟内田水即可澄清。

实例二:

称取蛭石665kg、生石灰300kg、磷酯化淀粉混合物35kg;

将上述所有原料预先磨至100-200目,然后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包装后即可得到稻田水沉降固肥剂;

按照每亩150公斤的使用量计,使用0.5亩水田中,田水在15分钟内即可澄清。

实例三:

称取蒙脱石740kg、生石灰240kg、磷酯化淀粉混合物20kg;

将上述所有原料预先磨至100-200目,然后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包装后即可得到稻田水沉降固肥剂;

将上述组份按照每亩50公斤量计,使用在0.5亩水田中,30分种田水逐渐澄清。

通过试用,在稻穗成熟收获时,稻粒饱满,穗长(因收割机统一收割无法计量)从使用中观察,实施例一为最佳配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