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好氧一体化曝气
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的新工艺,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目前,大部分曝气生物滤池均是通过在池体填料区内设有活性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长的载体,从而使污水流经填料区时,填料表面上的微生物膜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氨氮作为其自身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并在填料区下部提供曝气供氧的条件下,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氨氮得到耗氧降解。然而,这种曝气生物滤池存在以下缺点:(1)主要是针对好氧微生物进行处理,对于许多难以用好氧微生物直接处理的难降解有机物无法去除,不适用于高浓度工业污水、难降解工业污水、高氨氮工业污水处理;(2)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填料中截留的污物和生长的生物膜使过滤阻力增加,从而需要及时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现有曝气生物滤池均需设置反冲洗装置,利用处理后的出水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排出滤料表面的老化微生物膜,以保证微生物膜的活性。
现有专利(申请号:201420279605.4)提供了一种高效厌氧-好氧一体化反应器,包括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虽然解决现有曝气生物滤池对于难降解有机物无法去除的问题,但是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高浓度、难降解、高氨氮工业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污水处理彻底,出水水质好的厌、好氧一体化
曝气生物滤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反应池、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污泥排出管道及曝气装置,所述反应池内部设有两个网状结构的隔板,将反应池分隔成配水区、填料区和澄清区;所述配水区靠近反应池底部的反应池侧壁向下倾斜;所述填料区收容有正方体结构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表面及填充物内部均布满大小不均匀的反应孔;所述填料区底部的隔板下设有托板;所述进水管道设置在反应池一侧,与所述配水区连通,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进水阀及电磁流量计;所述出水管道设置在反应池顶端,与所述澄清区连通;所述污泥排出管道设置在反应池底部,污泥排出管道上设有调节流量阀和逆止阀;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配水区内,且在污泥排出管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填充物表面及填充物内部均是布满大孔和微孔,污水与填充物外表面接触可进行好氧反应,与填充物内部的微孔或大孔接触进行厌氧反应,使硝化、反硝化同时作用,提高处理效率。
作为发明的优选,所述正方体结构的填充物长、宽、高设在20-25cm。填充物在填料区内借助曝气装置提供向上的动力,使填充物在填料区进行反复循环,填充物与填充物之间互相摩擦、碰撞,使填充物上老化的生物膜和被截留的固体物脱落。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架,固定在固定架上的进气管,固定在固定架内侧的曝气筒体,与进气管连通的出气管;其中,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小于进气管的内径;所述曝气筒体由导流筒和切割筒构成;所述导流筒由两个对称安装的导流器构成;所述导流器包括内圆筒、通过扇形分流片与内圆筒连接的外圆筒,所述内圆筒靠近出气管一端为密封的平滑结构;所述切割筒由交错安装的第一切割器和第二切割器构成;所述第一切割器和第二切割器内侧壁沿着周向均匀分布有切割柱,所述切割柱上设有切割头,第一切割器上的切割头大于第二切割器上的切割头。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通过采用正方体结构且外表面及内部均设有反应孔的填充物,使好氧、兼氧、厌氧菌种共存于一体,硝化、反硝化同时作用,处理效率高,而且由于填充物与填充物之间互相摩擦、碰撞,使填充物上老化的生物膜和被截留的固体物脱落,堆积在反应池底部,从污泥排出管直接排出,不再需要定期对填充物进行反冲洗。
(2)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能够使许多难以用好氧微生物直接处理的难降解有机物经过填充物内部厌氧环境水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经好氧代谢成无机物,对高浓度、难降解、高氨氮工业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污水处理较彻底,出水水质好,经过后续处理后符合污水处理、回用的国家标准。
(3)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不需要反冲洗,可全面应用于点源污染、线源污染、面源污染中的污水处理。
(4)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通过采用上述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形成上升之紊流,带动生物滤池底污泥与池面液体充分混合,使生物滤池净化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物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反应池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污泥排出管道4及曝气装置5,所述反应池1内部设有两个网状结构的隔板6,将反应池分隔成配水区11、填料区12和澄清区13;所述配水区11靠近反应池1底部的反应池1侧壁向内倾斜;所述填料区12收容有填充物;所述填料区12底部的隔板6下设有托板8,用来支撑填料区12内的所有填充物;所述进水管道2设置在反应池1一侧,与所述配水区11连通,所述进水管道2上设有进水阀21及电磁流量计22;所述出水管道3设置在反应池顶端,与所述澄清区13连通;所述污泥排出管4道设置在反应池1底部,污泥排出管道4上设有调节流量阀41和逆止阀42;所述曝气装置5设置在配水区11内,且在污泥排出管道4上方。
参阅图2,所述填充物为正方体结构,所述填充物的表面及填充物内部均布满大小不均匀的反应孔7。
参阅图3,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底座51、固定在底座51上的固定架52,固定在固定架52上的进气管53,固定在固定架52内侧的曝气筒体54,与进气管53连通的出气管55,其中,所述出气管55的内径小于进气管53的内径。
参阅图4,所述曝气筒体54由导流筒541和切割筒542构成,所述导流筒541由两个对称安装的导流器5411构成;所述切割筒542由交错安装的第一切割器5421和第二切割器5422构成。
参阅图4、图5,所述导流器5411包括内圆筒54111、扇形分流片54112、外圆筒54113;所述内圆筒54111通过两个扇形分流片54112与外圆筒54113连接,所述扇形分流片54112沿着顺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在内圆筒54111和外圆筒54113的侧壁上,通过两个扇形分流片54112使压缩气体旋转上升;所述内圆筒54111靠近出气管55一端为密封的平滑结构。
参阅图4、图6,所述第一切割器5421和第二切割器5422内侧壁沿着周向均匀分布有切割柱54211,54221,所述切割柱54211,54221上设有切割头54212,54222;其中,第一切割器上的切割头54212大于第二切割器上的切割头54222。
该曝气生物滤池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曝气装置的进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开启曝气装置,通过导流器和切割器将污水进行切割,形成无数微气泡,进行配水,配好的水进去填料区,通过填料区内的填充物使其进行厌氧、好氧反应,使水质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净水区,然后从出水管排出。该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填充物上会产生老化的生物膜和被截留的固体物,由于曝气装置运行时会提供向上的冲力,填充物借助冲力在填充区进行循环,通过各个填充物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使生物膜和固体物脱落,脱落的物体顺着配水区的侧臂滑道池底部,然后从污泥排出管道排出,使滤池即便长时间运行也无需进行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