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82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舰等经常行驶于海上,船员的饮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由于海水浓度大,不适宜直接饮用,因此,需通过淡化海水,以提供海上船员用水。目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或超滤净水设备、一级反渗透设备,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或超滤净水设备、以及一级反渗透设备对泵入的海水进行淡化,以提供给船员饮用,然而,由于多介质过滤器及活性炭过滤器中充填的过滤滤料的吸附容量低,需经常冲洗过滤滤料,因此,使用寿命比较短;而由于需要在多介质过滤器中加入多种过滤滤料,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淡化装置整体重量;采用一级反渗透设备对海水进行终极淡化,由于反渗透设备内的反渗透膜运行时要求的运行压力较高,因此,电力消耗特别大,能耗高,不环保,另外,由于采用一级反渗透进行终极淡化,因此,当反渗透膜因附着沉淀物过多而堵塞时,则无法继续产水,需停机后对反渗透设备内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后,才能继续进行产水,工作效率低,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耗低、重量小、淡化级别高、工作效率高、适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的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通的自清洗过滤器、超滤净水设备、第一供水泵、保安过滤器、二级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回吸水箱、产水箱,所述二级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包括与保安过滤器连通的第三供水泵,第三供水泵分别与一级RO单元、二级RO单元连通,一级RO单元通过第四供水泵与二级RO单元连通,一级RO单元及二级RO单元还分别与回吸水箱连通,所述第三供水泵与一级RO单元连通的管道上、第三供水泵与二级RO单元连通的管道上、一级RO单元与回吸水箱连通的管道上以及一级RO单元与二级RO单元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回吸水箱高度高于二级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及产水箱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当正常制水时,通过将海水泵入自清洗过滤器中,通过自清洗过滤器中的滤网直接拦截掉水中的杂志,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以减少装置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装置其他设备正常工作,从自清洗过滤器中出来的海水流入超滤净水设备中,经超滤净水设备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及高分子有机物等,随后,水流再经过第一供水泵泵入保安过滤器中,通过保安过滤器去除水中浊度1度以上的细小微粒,以满足后续工序对进水的要求,防止极低压反渗透设备中的反渗透膜元件遭受损坏,延长极低压反渗透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保安过滤器传输来的水流经第三供水泵泵入一级RO单元,随后通过第四供水泵将一级RO单元过滤的水流泵入到二级RO单元进行终极过滤,形成纯净水,随后将生成的纯净水输送到回吸水箱内,经由回吸水箱流入产水箱中储存,产水箱与供水点的水龙头等出水装置连接,等待用户使用,由于采用了二级过滤海水,因此,淡化水的淡化级别高,达到可直接饮用的包装纯净水级别;当极低压反渗透设备中的其中一个RO单元内的膜元件因沉淀物堵塞需要清洗维护时,只需关闭相应的阀门进行隔断,即可使淡化装置正常运转,使出水达到高于市政饮用水的级别,可见,装置整体灵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由于采用了自清洗过滤器,因此,避免了使用过多的充填滤料,而自清洗过滤器具备自清洗功能,因此,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幅降低了装置重量,可降低装置重量达60%以上;而由于采用了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在取得高脱盐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装置整体能耗和运行噪声,更加环保,同时,利用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内的反渗透膜元件上略低的一价离子脱盐率的独有特性,在去除水中对人体有害的杂质的同时,留下部分对人体有益的必要矿物质元素;通过设置回吸水箱,同时,使回吸水箱的高度高于产水箱及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可在停机期间,在给产水管路自然回吸提供所需足量水量的同时,有效防止空气吸入RO单元的膜元件的产水一侧而引起微生物污染,还能避免在下次重新启动装置制水时,避免装置因快速排空气而造成的仪表不可逆的损坏以及膜元件的膜片失水干燥而导致的水通量损失,以大幅延长淡化装置的使用寿命。该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不会占用船舰过大空间,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安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船舰用海水淡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序连通的自清洗过滤器1、超滤净水设备、第一供水泵2、保安过滤器3、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回吸水箱4、产水箱5,所述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包括与保安过滤器3连通的第三供水泵6,第三供水泵6分别与一级RO单元7、二级RO单元8连通,一级RO单元7通过第四供水泵9与二级RO单元8连通,一级RO单元7及二级RO单元8还分别与回吸水箱4连通,所述第三供水泵6与一级RO单元7连通的管道上、第三供水泵6与二级RO单元8连通的管道上、一级RO单元7与回吸水箱4连通的管道上以及一级RO单元7与二级RO单元8连通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10,所述回吸水箱4高度高于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及产水箱5高度。由于整个装置通过PLC自控程序实现全自动集成控制,因此,当装置使用预定时间后,控制系统控制自清洗过滤器、超滤净水设备、保安过滤器或者极低压反渗透设备进行自清洁,以保证用水安全。所述回吸水箱4高度高于极低压反渗透设备中的最低膜元件的高度,高出的高度X<3m,可有效保护RO单元内的膜元件在停机期间不受过大静水背压而损坏,所述最低膜元件即是指极低压反渗透设备中处于最下方位置的一级RO单元中的膜元件或二级RO单元中的膜元件。

所述保安过滤器3包括罐体17,罐体17内底段设置有滤芯托底板18,滤芯托板18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滤芯托19,所述滤芯托19为管状结构。原有的滤芯托呈凸字形结构,且设置于滤芯托板上表面,因此,相邻滤芯托之间出现有卫生死角,导致滤芯托板上产生积水,无法排干净,致使细菌滋生,且这种凸字形结构的滤芯托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复杂,加工成本高,现改成滤芯托19设置在滤芯托板18下表面,且将滤芯托19设置成管状,不仅简化了结构,还使滤芯托板18上表面为一整个平面,无卫生死角,因此,水可以排干净,不会滋生细菌。

所述第一供水泵2与保安过滤器3连通的管道通过置换泵11与产水箱5连通,产水箱5与置换泵11的入口连接,在准备停机时,为保护极低压反渗透设备内的膜元件,防止含高矿物含量的浓水在膜元件上形成沉积污垢,通过置换泵11将产水箱5内的淡水泵入保安过滤器4中,再由第三供水泵6及第四供水泵9分别将淡水泵入一级RO单元7和二级RO单元8内,对一级RO单元7和二级RO单元8内的膜元件进行冲洗,大大减轻膜元件结垢倾向,延长膜的清洗周期及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效防止在停机期间,淡水向浓水侧局部的自然渗透现象。

所述产水箱5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供水泵12连通,通过设置第二供水泵12,可使用户用水时,水压恒定,出水不会忽大忽小。

所述第二供水泵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紫外线杀菌器13连通,从而可对由产水箱5流出的淡水进行杀菌消毒,使用水处于无菌安全状态。

所述紫外线杀菌器13通过管道与回吸水箱4连通,可在无人使用淡水时,为保证产水箱5内的水质始终处于无菌状态,此时,回吸水箱4、产水箱5、第二供水泵12、紫外线杀菌器13形成一个杀菌回路,有效保证产水箱内的水始终无菌,确保用户的饮用卫生健康。

所述自清洗过滤器1底部、保安过滤器3、一级RO单元7底部以及二级RO单元8底部分别连接有排水阀14,当对自清洗过滤器1、保安过滤器3、一级RO单元7以及二级RO单元8进行冲洗后,通过系统控制排水阀开启,将其内部的污水排除。

所述超滤净水设备包括与自清洗过滤器1连通的超滤主机15,超滤主机15与超滤水箱16连通,超滤水箱16与第一供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从而可使超滤主机15大量过滤海水,以进入到超滤水箱16中储存,提高过滤效率,保证后续用水量足够。

所述超滤净水设备与第一供水泵2之间的管道上、第一供水泵2与保安过滤器3之间的管道上、第三供水泵6与保安过滤器3之间的管道上、第三供水泵6与一级RO单元7之间的管道上、一级RO单元7与第四供水泵9之间的管道上、第四供水泵9与二级RO单元8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泄压阀,有效保证淡化装置的使用安全,防止形成瞬时背压造成的膜元件不可逆的机械损坏,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