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式污水净化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急剧增加,2014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成为世界第一,并按照50公里的原则,修建2万多个休息区。然而,高速公路的休息区远离市区城镇,因规模小、分布广,产生的生活污水无法进入市政管网,难以实现集中处理。休息区管理站平均每天产生90-140吨生活污水,全国每天将产生数百万吨的污水。
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是有机质主要分解者。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进行污水的高效处理,是实现污水净化循环使用的有效途径。活性污泥法自出现以来,在消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受工艺原理本身的限制,活性污泥法存在着基建费用高、耗能高、管理复杂等问题,导致小型化污水处理设运营管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式污水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实现系统集成、自动化运行、操作简便污水净化系统,形成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且由于两个生化池通过各自的处理器单独控制,降低了总处理器的运行负担,简化了操作程序,同时好氧生化池的布气管位于倾斜的支撑板上,提高了曝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污水净化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污水槽、生化池一、生化池二、过滤池和净水槽,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污水槽包括污水进口、液位器一、红外线感应器和污水出口,所述污水进口下设隔离网,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隔离网上方,所述生化池一包括好氧生化池和处理器一,所述污水槽通过污水管道一与好氧生化池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一上设有排污泵一,所述生化池二包括厌氧生化池和处理器二,所述好氧生化池通过污水管道二与厌氧生化池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二上设有排污泵二,所述过滤池通过污水管道三与厌氧生化池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三上设有排污泵三,所述过滤池通过净水管道与净水槽相连通,所述净水管道上设有自吸泵。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与总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液位器一和液位器二均与总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总处理器输出端与排污泵一、排污泵二、排污泵三和自吸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生化池为长方体,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好氧生化池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一与左侧壁的夹角为45°-60°,所述支撑板二与右侧壁的夹角为45°-60°,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好氧生化池的底部,支撑板和好氧生化池的底部均设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固定有曝气器。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出口距离污水槽底部5cm-15cm。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隔离网的距离是污水进口与隔离网的距离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器一和所述液位器二均为浮球液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或射流曝气器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一体式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污水槽中充入生活污水,液位器一将液面高度传送给总处理器,达到液面高度设定值一时,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一发出信号,排污泵一开始抽水工作。
(2)、当好氧生化池的污水高度达到液面设定高度值二时,处理器一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器一开始工作,好氧生化池在处理器一的控制下进行好氧生化反应。
(3)、当好氧生化反应结束时,处理器一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二发出信号,排污泵二开始工作,当厌氧生化池的污水高度达到液面设定高度值三时,处理器二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器二开始工作,厌氧生化池处理器二的控制下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可进行步骤(1)和步骤(2)的工作。
(4)、当厌氧生化反应结束时,处理器二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三发出信号,排污泵三开始工作,当过滤池液面高度达到液位器二的设定值四时,总处理器给自吸泵发出信号,自吸泵开始工作,将处理后的净水储存到净水槽中,在进行步骤(4)的同时可进行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工作。
(5)净水槽中的水可进行使用,使用后产生生活污水再用本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实现了污水使用、处理的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实现系统集成、自动化运行、操作简便污水净化系统,形成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案;且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可同时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两个生化池通过各自的处理器单独控制,降低了总处理器的运行负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简化了操作程序。
3、好氧生化池的布气管位于两个倾斜的支撑板和底部上,支撑板上的曝气器首先对支撑板与侧壁之间的污水进行曝气,接着空气会打到侧壁上,空气被侧壁拦截后会改变流动方向,对上层污水进行曝气,加上底部曝气器的作用,对整个好氧生化池起到搅拌混合作用,提高了曝气、搅拌效率,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好氧生化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其中:1、污水槽 2、好氧生化池 3、厌氧生化池 4、过滤池
5、净水槽 6、污水进口 7、污水出口 8、隔离网
9、污水管道一 10、排污泵一 11、污水管道二 12、排污泵二
13、污水管道三 14、排污泵三 15、净水管道 16、自吸泵
17、左侧壁 18、右侧壁 19、支撑板一 20、支撑板二
21、支撑杆 22、布气管 23、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所示,一体式污水净化循环处理系统,本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污水槽1、生化池一、生化池二、过滤池4和净水槽5,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总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污水槽1包括污水进口6、液位器一、红外线感应器和污水出口7,所述污水进口6下设隔离网8,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隔离网8上方,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隔离网8的距离是污水进口6与隔离网8的距离的一半,所述污水出口7距离污水槽1底部5cm-15cm,所述生化池一包括好氧生化池2和处理器一,所述污水槽1通过污水管道一9与好氧生化池2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一9上设有排污泵一10,所述生化池二包括厌氧生化池3和处理器二,所述好氧生化池2通过污水管道二11与厌氧生化池3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二11上设有排污泵二12,所述过滤池4通过污水管道三13与厌氧生化池3相连通,所述污水管道三13上设有排污泵三14,所述过滤池4通过净水管道15与净水槽6相连通,所述净水管道15上设有自吸泵16;所述处理器一和处理器二与总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液位器一和液位器二均与总处理器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总处理器输出端与排污泵一、排污泵二、排污泵三和自吸泵电连接。
所述好氧生化池2为长方体,包括左侧壁17和右侧壁18,所述好氧生化池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支撑板一19和支撑板二20,所述支撑板一19与左侧壁17的夹角为45°-60°,所述支撑板二20与右侧壁18的夹角为45°-60°,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支撑杆21的另一端固定在好氧生化池2的底部,支撑板和好氧生化池2的底部均设有布气管22,所述布气管22上固定有曝气器23,所述曝气器23为微孔曝气器。
一体式污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污水槽中充入生活污水,液位器一将液面高度传送给总处理器,达到液面高度设定值一时,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一发出信号,排污泵一开始抽水工作。
(2)、当生化池一的污水高度达到液面设定高度值二时,处理器一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器一开始工作,生化池一在处理器一的控制下进行好氧生化反应。
(3)、当好氧生化反应结束时,处理器一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二发出信号,排污泵二开始工作,当生化池二的污水高度达到液面设定高度值三时,处理器二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反馈,处理器二开始工作,生化池二在处理器二的控制下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可进行步骤(1)和步骤(2)的工作。
(4)、当厌氧生化反应结束时,处理器二向总处理器发出信号,总处理器给排污泵三发出信号,排污泵三开始工作,当过滤池液面高度达到液位器二的设定值四时,总处理器给自吸泵发出信号,自吸泵开始工作,将处理后的净水储存到净水槽中,在进行步骤(4)的同时可进行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工作。
(5)净水槽中的水可进行使用,使用后产生生活污水再用本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实现了污水使用、处理的循环过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