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834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注重,为了对水资源进行保护,需要对水资源实现重复循环利用,实现重复循环利用需要通过过滤设备实现,而滤芯是过滤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

滤芯用于分离液体或者气体中固体颗粒,或者使不同的物质成分充分接触,加快反应时间,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芯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流物通过滤芯流出。滤芯使受到污染的液体(包括油、水等)被洁净到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状态,也就是使液体达到一定的洁净度,实现重复利用。

目前,市场上的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内会存在杂质,杂质易堵塞滤芯,降低过滤效率,还存在滤芯内过滤装置结构不合理,受冲击时易损坏的情况,影响过滤效果,且滤芯不易拆卸、需要及时更换滤芯,造成滤芯使用寿命降低,会增加环保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滤芯本体两端,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第一过滤区包括第一基座和置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过滤部,第一过滤部通过置于第一过滤部上下两侧的第一过滤网固定于第一基座上,第一过滤网呈弧面型结构,第二过滤区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过滤部,第二过滤部通过置于第二过滤部上下两侧的第二过滤网固定于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壁、支撑壁和第二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与滤芯本体连接、第二安装壁与第一过滤部连接,支撑壁呈弧形结构,第一安装壁、支撑壁和第二安装壁连接形成置于第一基座上的环形第一集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从而达到过滤效果,第一基座与滤芯本体之间、第二基座和滤芯本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可对第一过滤区、第二过滤区进行拆卸更换或者清洗,第一过滤网置于第一过滤部上下两侧、第二过滤网置于第二过滤部上下两侧,且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可对污水进行粗过滤,且可分别对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起到定型支撑作用,由于第一过滤部先受污水冲击,所以提第一过滤网呈采用弧形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抗冲击效果更好,且弧形结构增大了第一过滤部的过滤面积,从而增加其过滤效率,当污水中还未被第一过滤部过滤的杂质,被第二过滤部阻隔时,还可受自身重量影响下沉堆积于第一集污槽内,减少杂质堆积在第一过滤部上的可能,第一安装壁与滤芯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第二安装壁与第一安装壁、支撑壁和第二安装壁为一体连接,提高强度,支撑壁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便于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的安装,且提高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的连接强度,及第一过滤部的抗冲击强度,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本体的进水口一端上设有第二集污槽,第二集污槽呈环形结构环绕于进水口,进水口设有置于第二集污槽内的挡板,挡板呈向下倾斜结构,第二集污槽上设有排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集污槽位于进水口的下方,便于污水中的杂质受自身重量影响下沉堆积于第二集污槽内,挡板呈向下倾斜结构,杂质可沿着挡板下滑至第二集污槽内,挡板置于第二集污槽内,可减少第二集污槽槽口的开口面积,减少过滤时流体对第二集污槽内杂质的影响,减少杂质二次污染的可能,提高其过滤效果,排污口便于第二集污槽内杂质的排出,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过滤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加强基布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为涤纶层,涤纶层为涤纶纤维相互交织而成,涤纶短纤维之间形成细小微孔,加强基布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部可为多层结构,提高过滤效果,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为涤纶层,涤纶层为涤纶纤维相互交织而成,涤纶层具有耐酸、耐弱碱、耐磨性、耐腐性、回复性很好的特点,且透水性快、清洗方便,便于循环利用,加强基布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经线和纬线均由多根纤维丝组成,提高经线和纬线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基布可增加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的抗拉伸强度及抗冲击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部为活性炭吸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能去除水中产生臭味的物质和有机物,如酚、苯、氯、农药、洗涤剂、三卤甲烷等。此外,对银、镉、铬酸根、氰、锑、砷、铋、锡、汞、铅、镍等离子也有吸附能力,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进水口,2-出水口,3-第一过滤区,4-第二过滤区,5-第一基座,6-第一过滤部,7-第一过滤网,8-第二基座,9-第二过滤部,11-第一安装壁,12-支撑壁,13-第二安装壁,14-第一集污槽,20-第二集污槽,21-挡板,22-排污口,31-第一过滤层,32-加强基布,33-第二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进水口1和出水口2,进水口1和出水口2分别位于滤芯本体两端,进水口1和出水口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区3和第二过滤区4,第一过滤区3包括第一基座5和置于第一基座5上的第一过滤部6,第一过滤部6通过置于第一过滤部6上下两侧的第一过滤网7固定于第一基座5上,第一过滤网7呈弧面型结构,第二过滤区4包括第二基座8和第二过滤部9,第二过滤部9通过置于第二过滤部9上下两侧的第二过滤网固定于第二基座8,第一基座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壁11、支撑壁12和第二安装壁13,第一安装壁11与滤芯本体连接、第二安装壁13与第一过滤部6连接,支撑壁12呈弧形结构,第一安装壁11、支撑壁12和第二安装壁13连接形成置于第一基座5上的环形第一集污槽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区3和第二过滤区4从而达到过滤效果,第一基座5与滤芯本体之间、第二基座8和滤芯本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可对第一过滤区3、第二过滤区4进行拆卸更换或者清洗,第一过滤网7置于第一过滤部6上下两侧、第二过滤网置于第二过滤部9上下两侧,且第一过滤网7和第二过滤网均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可对污水进行粗过滤,且可分别对第一过滤部6和第二过滤部9起到定型支撑作用,由于第一过滤部6先受污水冲击,所以提第一过滤网7呈采用弧形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抗冲击效果更好,且弧形结构增大了第一过滤部6的过滤面积,从而增加其过滤效率,当污水中还未被第一过滤部6过滤的杂质,被第二过滤部9阻隔时还可受自身重量影响下沉堆积于第一集污槽14内,减少杂质堆积在第一过滤部6上的可能,第一安装壁11与滤芯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清洗,第二安装壁13与第一安装壁11、支撑壁12和第二安装壁13为一体连接,提高强度,支撑壁12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便于第一安装壁11和第二安装壁13的安装,且提高第一安装壁11和第二安装壁13的连接强度,及第一过滤部6的抗冲击强度,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本体的进水口1一端上设有第二集污槽20,第二集污槽20呈环形结构环绕于进水口1,进水口1设有置于第二集污槽20内的挡板21,挡板21呈向下倾斜结构,第二集污槽20上设有排污口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集污槽20位于进水口1的下方,便于污水中的杂质受自身重量影响下沉堆积于第二集污槽20内,挡板21呈向下倾斜结构,杂质可沿着挡板21下滑至第二集污槽20内,挡板21置于第二集污槽20内,可减少第二集污槽20槽口的开口面积,减少过滤时流体对第二集污槽20内杂质的影响,减少杂质二次污染的可能,提高其过滤效果,排污口22便于第二集污槽20内杂质的排出,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过滤部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层31、加强基布32和第二过滤层33,第一过滤层31和第二过滤层33均为涤纶层,涤纶层为涤纶纤维相互交织而成,涤纶短纤维之间形成细小微孔,加强基布32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部6可为多层结构,提高过滤效果,第一过滤层31和第二过滤层33均为涤纶层,涤纶层为涤纶纤维相互交织而成,涤纶层具有耐酸、耐弱碱、耐磨性、耐腐性、回复性很好的特点,且透水性快、清洗方便,便于循环利用,加强基布32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经线和纬线均由多根纤维丝组成,提高经线和纬线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基布32可增加第一过滤层31和第二过滤层33的抗拉伸强度及抗冲击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部9为活性炭吸附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能去除水中产生臭味的物质和有机物,如酚、苯、氯、农药、洗涤剂、三卤甲烷等。此外,对银、镉、铬酸根、氰、锑、砷、铋、锡、汞、铅、镍等离子也有吸附能力,过滤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