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735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豆制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豆制食品进行加工的时候,容易产生豆制废水,豆制废水直接排入河中,容易对河流进行污染,破坏自然生态,传统的工厂也有相关的污水处理系统,但是传统的对豆制废水的处理系统较为繁琐,需要通过厌氧塔进行厌氧处理,然后配合沼气罐以及厌氧泥池进行处理,不仅费时且处理后的水达标率较为差,废水处理效果较为差,并且其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果好且达标率高、处理方便和利用率高的豆制废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源池和调节池,所述污水源池一端并联有处理塔,处理塔上接有溶剂池,处理塔外还接有用于存放处理后污水的清水池,所述清水池一端连接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连接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一侧接有二沉池,二沉池顶部接有第一溢流水管,第一溢流水管与二沉池连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三沉池,三沉池顶部接有第二溢流水管,第二溢流水管与第三沉池连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交户管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污水源池内的污水直接进入处理塔内,通过溶剂池内的溶剂硫酸亚铁以及生石灰放入混合均匀,通过生石灰可以进行酸性中和,硫酸亚铁最为最广泛的絮凝剂,可以使得内部污水快速分层,将分成后的污水,上层清水放入清水池内,然后再由清水池的水输入到调节池内,接入好氧池内,使得清水更好的有氧呼吸,使得COD满足要求,好氧池一侧接有二沉池,通过好氧池的水溢满到二沉池内,使得进入二沉池内的水较为清澈,二沉池的水,也溢满至三沉池内,进行再一次的沉淀,进一步使得污水进行处理,处理的效果更好,且再通过三沉池也通过顶部溢流到第二溢流水管, 然后直接并入交户管网供给大家使用,通过以溶剂硫酸亚铁以及生石灰添加,快速的分层净化水质调节水的酸碱度,高效的保证实际的效率,以及通过好氧池、二沉池和三沉池的溢流方式的,提高水质和快速进化水质,保证水的达标,操作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塔底部接有第一沉泥池,第一沉泥池旁设有与第一沉泥池连接的压泥罐,所述压泥罐旁设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和压泥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处理塔底部接有第一沉泥池,第一沉泥池旁设有与第一沉泥池连接的压泥罐,所述压泥罐旁设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和压泥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保证沉淀在处理塔底部的泥,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压泥罐压进板框压滤机进行挤压,挤后的泥直接到热电厂焚烧发电,挤出的泥中的清水进入污水网进行处理,进行二次利用,充分的保证资源的二次利用和利用的彻底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沉池旁设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与调节池连接,所述三沉池底部设有管路与第二沉泥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旁设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与调节池连接,所述三沉池底部设有管路与第二沉泥池连接,可以将二沉池和三沉池底部沉积的泥进行重新过滤,然后再次循环好氧,保证资源的利用,以及充分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剂池个数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剂池个数为两个,可以其中一个填充有亚硫酸铁,另外一个填充石灰,便于加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塔个数至少1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塔个数至少1个,通过处理塔的数量的增加,保证污水源池的量,以及运行的时候,处理塔的应急,避免单个处理塔损坏影响整体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源池和处理塔之间和处理塔和第一沉泥池之间均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外并联有第二水 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污水源池和处理塔之间和处理塔和第一沉泥池之间均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外并联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能够进行应急时候,应急开启,以及维修的时候,临时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污水源池;11、第一沉淀池;12、压泥罐;13、板框压滤机;14、第二沉淀池;101、第一水泵;102、第二水泵;2、处理塔;21、热电厂;22、污水网;3、溶剂池;4、清水池、5、调节池;6、好氧池;7、二沉池;8、三沉池;9、交户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豆制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源池1和调节池5,所述污水源池1一端并联有处理塔2,处理塔2上接有溶剂池3,处理塔2外还接有用于存放处理后污水的清水池4,所述清水池4一端连接有调节池5,所述调节池5一端连接有好氧池6,所述好氧池6一侧接有二沉池7,二沉池7顶部接有第一溢流水管71,第一溢流水管71与二沉池7连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三沉池8,三沉池8顶部接有第二溢流水管81,第二溢流水管81与第三沉池8连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交户官网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污水源池1内的污水直接进入处理塔2内,通过溶剂池3内的溶剂硫酸亚铁以及生石灰放入混合均匀,通过生石灰可以进行酸性中和,硫酸亚铁最为最广泛的絮凝剂,可以使得内部污水快速分层,将分成后的污水,上层清水放入清水池4内,然后再由清水池4的水输入到调节池5内,接入好氧池6内,使得清水更好的有氧呼吸,使得COD满足要求,好氧池6一侧接有二沉池7,通过好氧池6的水溢满到二沉池7内,使得进入二沉池7内的水较为清澈,二沉池7的水,也溢满至三沉池8内,进行再一次的沉淀,进一步使得污水进行处理,处理的效果更好,且再通过三沉池8也通过顶部溢流到第二溢流水管81,然后直接并入交户官网9供给大家 使用,通过以溶剂硫酸亚铁以及生石灰添加,快速的分层净化水质调节水的酸碱度,高效的保证实际的效率,以及通过好氧池6、二沉池7和三沉池8的溢流方式的,提高水质和快速进化水质,保证水的达标,操作较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塔2底部接有第一沉泥池,第一沉泥池旁设有与第一沉泥池11连接的压泥罐,所述压泥罐旁设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和压泥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处理塔2底部接有第一沉泥池,第一沉泥池旁设有与第一沉泥池11连接的压泥罐,所述压泥罐旁设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和压泥罐之间通过水管连接,保证沉淀在处理塔2底部的泥,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压泥罐压进板框压滤机进行挤压,挤后的泥直接到热电厂21焚烧发电,挤出的泥中的清水进入污水网22进行处理,进行二次利用,充分的保证资源的二次利用和利用的彻底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沉池7旁设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与调节池5连接,所述三沉池8底部设有管路与第二沉泥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二沉池7旁设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与调节池5连接,所述三沉池8底部设有管路与第二沉泥池连接,可以将二沉池7和三沉池8底部沉积的泥进行重新过滤,然后再次循环好氧,保证资源的利用,以及充分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剂池3个数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剂池3个数为两个,可以其中一个填充有亚硫酸铁,另外一个填充石灰,便于加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塔2个数至少1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塔2个数至少1个,通过处理塔2的数量的增加,保证污水源池1的量,以及运行的时候,处理塔2的应急,避免单个处理塔2损坏影响整体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源池1和处理塔2之间和处理塔2和第一沉泥池之间均设有第一水泵101,所述第一水泵101外 并联有第二水泵1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污水源池1和处理塔2之间和处理塔2和第一沉泥池之间均设有第一水泵101,所述第一水泵101外并联有第二水泵102,第二水泵102能够进行应急时候,应急开启,以及维修的时候,临时开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