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484阅读:4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净水器。



背景技术:

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水的清洁程度极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中国的大部分山区的居民用水依然使用井水、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井水、山泉水会应为天气变化而发生浑浊,不宜直接饮用,而市面上的净水器普遍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得不到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造价低廉的活性炭净水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炭净水器,包括过滤机构、储水箱,所述过滤机构出水端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底面开有出水口,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体、滤芯,所述外壳体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外壳体上端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外壳体下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管体,所述内管体上端与进水接头连通,所述内管体上端固定连接与外壳体上端内侧,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内壳体套于内管体外,所述内壳体上端与外壳体上端内侧设有缝隙,所述内管体与内壳体下端内侧设有缝隙,所述滤芯填充于外壳体、内管体、内壳体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原水通过泵或者压差等方式进入过滤机构进水端,过滤后进入储水箱内存放待用,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滤芯填充于外壳体、内管体、内壳体之间,原水从进水口进入经过内管体,并从内管体底部缝隙透出进入内管体与内壳体之间,再冲内壳体上端与外壳体之间的缝隙进入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原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与滤芯接触且流动方向均为径向方向往复弯折,增加了原水与滤芯的接触时间,能够有效的提高滤芯对杂质的吸附效果,过滤效果好,滤芯使用活性炭制成,原材料易得,技术成熟便于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壳体外壁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端盖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壳体下端与端盖上端通过外螺纹配合内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结构稳固方便操作,能够方便的进行拆卸组装,方便对滤芯进行清洗、更换。

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壳体下端面外沿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至少设有三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

在过滤水的过程中,内壳体将会被水冲击向下运动,支脚能够使内壳体地面始终与端盖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堵塞水流通道。

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过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过滤机构1、储水箱2、出水口3、外壳体4、滤芯5、进水接头6、端盖7、出水接头8、内管体9、外壳体10、缝隙11、支脚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活性炭净水器,包括过滤机构1、储水箱2,过滤机构1出水端与储水箱2连通,储水箱2底面开有出水口3,过滤机构1包括外壳体4、滤芯5,外壳体4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外壳体4上端连接有进水接头6,外壳体4下端设有端盖7,端盖7连接有出水接头8,外壳体4内设有内管体9,内管体9上端与进水接头6连通,内管体9上端固定连接与外壳体4上端内侧,外壳体4内还设有内壳体10,内壳体10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形腔体,内壳体10套于内管体9外,内壳体10上端与外壳体4上端内侧设有缝隙11,内管体9与内壳体10下端内侧设有缝隙11,滤芯5填充于外壳体4、内管体9、内壳体10之间。

优选的,外壳体4外壁下端设有外螺纹(示图未画出),端盖7上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示图未画出),外壳体4下端与端盖7上端通过外螺纹配合内螺纹连接。

优选的,内壳体10下端面外沿连接有支脚12,支脚12至少设有三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