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463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格栅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潜艇等行业的冷却系统广泛采用自流冷却技术,自流发生器是实现冷却水自流运行的关键设备,当自流式冷却水系统运行时,海水中的杂质易进入自流发生器及系统管路,从而造成堵塞,甚至损坏冷却水泵等系统设备。

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自流发生器进口设置过滤格栅,过滤格栅一般为单层矩形板片状结构,对杂质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由于矩形板片状过滤格栅表面积较大,容易附着海生物,在使用时间较长后,会造成海生物的堵塞,影响自流发生器的自流冷却效果;而且海水中还存在有塑料袋等悬浮物杂质,悬浮物杂质易贴附在传统矩形过滤格栅表面,造成堵塞,影响自流冷却效果;从而导致传统的过滤格栅易形成堵塞,需要经常进行清理,而过滤格栅与流道进口处的连接方式一般为焊接,不利于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能够对格栅进行拆卸维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所述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用于安装在自流发生器的流道口以过滤进入自流发生器的水,包括: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圆环段和折弯段,所述圆环段卡接于所述流道口内表面,且所述导流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流道口上;

安装于所述圆环段的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所述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平行且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均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栅条,所述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的栅条相互交叉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的栅条相互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栅条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环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栅条为截面为圆形或菱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栅条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圆环段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圆环段上设有组数与所述栅条数量相对应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包括一位于圆环段内表面的沉孔和与所述沉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栅条一端插设于所述沉孔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弯段末端使用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流道口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折弯段被螺栓轴向的固定于所述流道口,所述圆环段被径向的固定于所述流道口内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的间隔距离为5~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导流件设有圆环段卡紧于流道口内,并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流道口上,可以通过拆卸导流件从而对格栅组件进行拆卸维修。

(2)由于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均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栅条组成,第一格栅层和第二格栅层的栅条相互交叉设置,即栅条之间无交点,能够有效降低海生物的附着及堵塞的情况出现。

(3)通过将栅条设置为圆形或菱形,可以减小栅条的附着表面积,进一步的降低海生物的可吸附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流道口,2-导流件,21-圆环段,22-折弯段,3-第一格栅层,4-第二格栅层,30-栅条,5-沉孔,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该自流发生器过滤装置用于安装在自流发生器的流道口1以过滤进入自流发生器的水,包括导流件2和格栅组件,该导流件2包括圆环段21和折弯段22,该圆环段21卡接于流道口1内,导流件2并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流道口上,格栅组件安装于圆环段21上,可以通过拆卸导流件2从而对格栅组件进行拆卸维修。

格栅组件包括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20mm,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均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栅条30,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的栅条30相互交叉设置,优选为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的栅条30相互垂直,该栅条3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圆环段21,由于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的栅条30相互平行,不会形成交点,可以有效的防止海生物在交点处附着及堵塞,第一格栅层3与第二格栅层4的栅条30的为圆形或者为菱形,且其直径为3~10mm,能有效的减小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的附着表面积,减小海生物的可吸附性,降低堵塞情况的发生。

导流件2的折弯段22末端使用螺栓可拆卸的固定于流道口1外表面,其中,折弯段22被螺栓轴向的固定于流道口1,圆环段21被径向的固定于流道口1内表面,有利于对导流件2进行径向和轴向的固定。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栅条30可拆卸的安装于圆环段21上,其中,圆环段21上设有组数与栅条30数量相对应的安装孔,每组该安装孔包括一位于圆环段21内表面的沉孔5和与沉孔5相对设置的通孔6,栅条30一端插设于沉孔5另一端插设于通孔6,在导流件2拆卸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格栅层3和第二格栅层4的栅条30通过通孔6进行拆除,便于对栅条30进行拆卸维修。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