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滤布滤池过滤水微絮凝体快速形成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97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滤布滤池过滤水微絮凝体快速形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滤布滤池进水口管道处的智能投药系统、混合絮凝系统和过滤系统;

所述智能投药系统包括复合絮凝剂储罐(4)、絮凝剂投加计量泵(5)、 Na2CO3 溶液贮存罐(6)、Na2CO3溶液计量泵(7)、PLC控制仪(8)、在线PH 分析仪(9)、碱度分析仪(10)、碱度监测探头(11)和PH计(12);复合絮凝剂储罐(4)和絮凝剂投加计量泵(5)相通并通过絮凝剂投加计量泵(5)电连接至PLC控制仪(8);Na2CO3 溶液贮存罐(6)和Na2CO3溶液计量泵(7)相通并通过Na2CO3溶液计量泵(7)电连接至PLC控制仪(8);PLC控制仪(8)又分别电连接有在线PH 分析仪(9)和碱度分析仪(10),在线PH分析仪(9)另一端接有PH计(12),碱度分析仪(10)另一端接有碱度监测探头(11);

所述混合絮凝系统包括进水口(1)、投药口(2)、管式混合器(3)和反应器(14);管式混合器(3)一端接进水口(1),另一端接入反应器(14),投药口(2)置于管式混合器(3)上方;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池(15)和滤布(13);滤布(13)内置于滤池(15);

絮凝剂投加计量泵(5)和Na2CO3溶液计量泵(7)通过管路接至投药口(2),碱度监测探头(11)和PH计(12)置于反应器(14)内部,反应器(14)固定于滤池(15)一侧。

2.一种低温滤布滤池过滤水微絮凝体快速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药剂的投加:PLC控制仪(8)控制絮凝剂投加计量泵(5)在进水的同时通过复合絮凝剂储罐(4)向管式混合器(3)投加混合絮凝剂;

步骤二建立最优絮凝PH值和碱度条件:经管式混合器(3)混合后的原水,由PH计(12)和碱度监测探头(11)测定PH值和总碱度并通过在线PH分析仪(9)传回信号至 PLC控制仪(8),输出信号与预先设置的PH 值比较,输出信号控制Na2CO3 溶液计量泵(7)开闭,调节进入反应器中物料的Na2CO3 浓度;

步骤三确定滤布滤池截留絮体极限粒径,建立微絮凝反应时间、水力速度梯度G值与絮凝体粒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如下公式通过调节微絮凝水力速度梯度G值,控制絮体形成粒径,以缩短絮凝反应时间;

T=kGª(D+d)2N·n

a=(N+n)/(D+d)

式中:k—滤布型号赋权值;

a—G值的幂,

N,n—分别为单位体积内成熟絮凝体和微絮凝体的数目(x10-5个/ cm ³);

T—接触絮凝时间(s);

D,d—分别为成熟絮体和微絮凝体平均粒径(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滤布滤池过滤水微絮凝体快速形成控制方法;去特征在于:酸性条件下,投药量约为0.1~1公斤/吨原水,其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高锰酸钾 20-30%

硫酸亚铁 5-10%

三氯化铁 20-30%

硫酸亚锰 5-10%

聚丙烯酰胺 1-2%

碳酸钙 1-3%

聚合氯化铝 10-20%

次氯酸钠 5-10%

硅酸钠 2-4%

活性氧化铝 5-10%。

4.根据权利所述一种低温滤布滤池过滤水微絮凝体快速形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控制范围为7.5-8.5;碱度控制范围为50-80mg/L。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