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43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的垃圾渗滤液,是指从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中渗出的污水,其中富含盐类、腐殖酸、有机质等成分,该污水中的cod和氨氮含量也远远超标,因此,需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现有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中,都是采用生化后膜浓缩处理工艺,投加的碳源较多,成本较高;浓缩后进行减量化转移,未能实现其多种成分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来说,最后减量化的结果也未能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彻底处理,这是现有处理工艺中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确保资源合理化利用的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渗滤液池、铵肥转化单元、膜生物反应器和浓缩干燥单元;铵肥转化单元包括与渗滤液池的出液端相连的脱氨软化装置,脱氨软化装置的出液端、出气端分别与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液端、碳化塔的进气端相连,碳化塔的出液端与碳铵分离装置的进料端相连;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依次布置的生化反应槽和超滤单元,超滤单元的料液入口、滤液出口分别与生化反应槽的料液出口、浓缩干燥单元的进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先对渗滤液进行了脱氨处理,并由碳化塔合成碳酸氢铵作为碳铵化肥的原料使用,经过脱氨处理后的渗滤液降低了氨氮含量,减少了后续处理的碳源投加量,降低处理成本的同时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有效的回收了垃圾渗滤液中的再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回收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渗滤液池10、铵肥转化单元20、膜生物反应器30和浓缩干燥单元40;铵肥转化单元20包括与渗滤液池10的出液端11相连的脱氨软化装置50,脱氨软化装置50的出液端、出气端分别与膜生物反应器30的进液端、碳化塔60的进气端61相连,碳化塔60的出液端62与碳铵分离装置70的进料端71相连;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30包括依次布置的生化反应槽31和超滤单元32,超滤单元32的料液入口321、滤液出口322分别与生化反应槽31的料液出口311、浓缩干燥单元40的进口相连。

实际使用时,将渗滤液池10中的上层清液引入脱氨软化装置50中脱出氨气,然后通入碳化塔60中转化为碳酸氢铵溶液,碳酸氢铵溶液经碳铵分离装置70处理后得到碳酸氢铵的固体成品。在渗滤液进入膜生物反应器30前进行了氨氮脱出的工序,减小了后续处理工序中碳源的投加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铵肥转化单元20还包括有沼气锅炉80,渗滤液池10产生的沼气通往沼气锅炉80,沼气锅炉80提供蒸汽加热脱氨软化装置50,沼气锅炉80的废气通向碳化塔60。沼气锅炉80利用渗滤液池10和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往碳化塔60用于合成碳酸氢铵,沼气锅炉80产生的蒸汽对脱氨软化装置50进行加热,如此,沼气锅炉80的设置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氨软化装置50包括依次布置的解析塔51和脱氨塔52,解析塔51的入液端511与渗滤液池10的出液端11相连,脱氨塔52的进液端521、出液端522分别与解析塔51的出液端512、生化反应槽31的进液端相连,脱氨塔52的出气端523与碳化塔60的进气端61相连。从渗滤液池10排出的渗滤液进入解析塔51,渗滤液在解析塔51中解析后ph上升,再进入脱氨塔52中进行脱氨,脱氨后的残液进入生化反应槽31,脱出的氨气进入碳化塔60。

进一步的,所述的浓缩干燥单元4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1、42,所述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41的进液口411、滤液出口412分别与超滤单元32的滤液出口322和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的进液口421相连,所述的第一、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1、42的浓缩液分别通往干燥装置43和脱氨软化装置50,干燥装置43的冷凝水与膜生物反应器30的进液端相连,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的滤液回用和/或达标排放。经过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41的浓缩,浓缩液经干燥装置43干燥后作为钾盐和腐殖酸复合肥原料或生物有机碳燃料或锅炉燃料,而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41的滤液进入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的浓缩液导入到脱氨软化装置50中;干燥装置43的冷凝水回到膜生物反应器30的入口端,以稀释渗滤液中的含盐量,补充部分可以生化的碳源;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水质的监控,在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的出液口422处设有水样检测装置44。

进一步的,所述纳滤膜的分子量为60-1000道尔顿,确保渗滤液浓缩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溶液的快速浓缩,本发明所述的干燥装置43为多效蒸发器,干燥装置43还连接有喷塔45用于将浓缩液喷粉。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使用效果,以下通过取样3次的数据进行说明。

按照10t/h的进水量取渗滤液池10的出液端11的水质进行分析,水质情况记录到表1中;以上渗滤液经过脱氨软化装置50后的水质情况记录到表2中;在铵肥转化单元20中,在碳化塔60达到饱和后每小时平均产生结晶碳酸氢铵盐的检测结果记录到表3中;经过膜生物反应器30后的水质情况记录到表4中;经过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41后的水质情况记录到表5中;将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42的滤液的水质情况记录到表6中。

对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41的浓缩液进行干燥,浓缩液浓缩后利用喷塔45直接喷粉,检测粉末的相关组分含量并记录到表7中。

表1渗滤池出液端水质情况

表2经脱氨软化后的水质情况

表3碳酸氢铵盐脱水后量及检测结果

表4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后的水质情况

表5经过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后的水质情况

表6第二多级纳滤膜系统的滤液的水质情况

表7第一多级纳滤膜系统浓缩液干燥喷粉的检测记录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处理系统,对渗滤液进行铵肥转化,有效的去除了渗滤液中氨氮含量并转化为肥料,同时,减少了后续生化处理过程中碳源投加量,节省了处理成本;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在实现渗滤液的有效处理的同时,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