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刷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091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瓶子刷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瓶子刷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菌种培养瓶都是采用纯手工清洗,清洗人员通过冲洗后配合毛刷洗净,不仅清洗效果差,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率快的瓶子刷洗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瓶子刷洗装置,它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中部的刷洗机构及位于刷洗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刷洗机构左侧的进瓶组件、设于刷洗机构右侧的出瓶组件以及若干用于放置瓶子的托盘,所述托盘底面开设有若干对应倒置瓶口的通孔;所述进瓶组件包括用于承托托盘的滑动座a和驱动滑动座a在刷洗机构和进瓶组件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a;所述出瓶组件包括用于承托托盘的滑动座b和驱动滑动座b在刷洗机构和出瓶组件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b;所述刷洗机构包括刷洗升降座、若干设于刷洗升降座上侧面且对应托盘上通孔的毛刷清洗组件、设于刷洗升降座上且用于顶升托盘的顶升件以及驱动刷洗升降座上下位移的动力件c。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中部的刷洗机构及位于刷洗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可自动完成瓶子的进料、清洗以及出料工序,极大提高清洗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刷洗升降座上侧设置顶压在倒置瓶子上端的下压组件,清洗瓶组通过下压组件和刷洗升降座之间配合夹紧固定,保证了瓶子在清洗时的稳定性;并且下压组件设置,使得毛刷清洗组件可对瓶子内部施加一定压力,增加刷毛对瓶子内壁的摩擦力以及喷洗的水压,进而提高清洗效率。

3.刷洗升降座前后侧分设有用于顶升托盘的顶升件,托盘的前后外侧沿分设有与顶升件限位配合的托耳,当刷洗机构运行时,顶升件将滑动座a和托盘分离开,使清洗后的托盘可自动转移至滑动座b上,以完成瓶子的退出工序。

4.托耳为“︺”形,顶升件上侧沿设有与托耳外轮廓相匹配的矫正凹槽,在刷洗升降座顶升托盘的过程中,矫正凹槽两侧的斜面配合“︺”形托耳可自动在左右方向上对托盘进行定位调节,并且顶升件贴靠在托盘的两侧,可防止托盘在前后方向上的偏移,从而保证了刷洗升降座上的毛刷清洗组件可准确伸入对应瓶口内。

5.出瓶组件下侧还设有向瓶口喷水的喷水管和/或向瓶口吹气的吹气管,滑动座b带着清洗瓶组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后,可在清洗瓶组被转运组件送走之前,利用喷水管或吹气管进行再清洗或者吹干,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瓶子刷洗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中部支架前侧板未示出)。

图2是瓶子刷洗装置的主视图(中部支架前侧板未示出)。

图3是瓶子刷洗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刷洗机构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5是瓶子刷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压组件未示出)。

图6是图5中a处放大视图。

标号说明:1机架、11轨道、2刷洗机构、20中部支架、21刷洗升降座、22顶升件、23动力件c、24毛刷、25毛刷电机、26喷洗管、27压板、28下压气缸、29弹性缓冲件、3进瓶组件、31滑动座a、32动力件a、4出瓶组件、41滑动座b、42动力件b、5转运组件、51传输带、52夹紧转动手、6托盘、61通孔、62托耳、7抓瓶机械手、8瓶子放置区、9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瓶子刷洗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瓶子刷洗装置,它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中部的刷洗机构2及位于刷洗机构2两侧的输送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刷洗机构2左侧的进瓶组件3、设于刷洗机构2右侧的出瓶组件4以及若干用于放置瓶子的托盘6,所述托盘6底面开设有若干对应倒置瓶口的通孔61。

清洗前,工人通过扎带将瓶子绑扎成按固定方式排列的清洗瓶组。

托盘6上通孔61的分布与清洗瓶组的排列方式相对应,当清洗瓶组放置在托盘6上时,各瓶子的瓶口可对应插入通孔61内,以进行瓶子的定位。

所述进瓶组件3包括用于承托托盘6的滑动座a31和驱动滑动座a31在刷洗机构2和进瓶组件3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a32。

所述出瓶组件4包括用于承托托盘6的滑动座b41和驱动滑动座b41在刷洗机构2和出瓶组件4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b42。

所述刷洗机构2包括刷洗升降座21、若干设于刷洗升降座21上侧面且对应托盘6上通孔61的毛刷清洗组件、设于刷洗升降座21上且用于顶升托盘6的顶升件22以及驱动刷洗升降座21上下位移的动力件c23。

说明书附图中为了更清楚的表示结构,刷洗机构2内的瓶子以及毛刷清洗组件只画出一组。

瓶子刷洗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进瓶组件3上的滑动座a31移动至刷洗机构2左侧,等待托盘6及清洗瓶组的放入;

放入后,滑动座a31带着托盘6和清洗瓶组向右滑动,进入刷洗机构2;

刷洗升降座21上升,将托盘6顶起,使得托盘6与滑动座a31分离,同时毛刷清洗组件伸入对应瓶口内进行清洗操作;

滑动座a31向左侧滑动,回到初始工位,出瓶组件4上的滑动座b41向左滑动至刷洗机构2;

清洗完成后,刷洗升降座21下降将托盘6和清洗瓶组放置在滑动座b41上;

滑动座b41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2。

上述过程中,当滑动座a31处于初始工位时,托盘6可通过人工放置,而清洗瓶组采用机械抓手或者升降方式自动放入托盘6内;或者,工人在绑扎时,直接将清洗瓶组定位在托盘6上,然后通过机械抓手或者升降方式自动放入滑动座a31上。

此外,瓶子刷洗装置可只设置一个托盘6,该托盘6在进瓶组件3、刷洗机构2以及出瓶组件4之间往复转移。即当滑动座b41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2,托盘6上的清洗瓶组进入下一工序后,滑动座b41带着托盘6移动至刷洗机构2,并通过顶升件22将托盘6至滑动座a31,该过程毛刷清洗组件不运作。

所述刷洗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刷洗升降座21上侧的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用于顶压在倒置瓶子上端的压板27。

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中部支架20、设于中部支架20且带动压板27上下升降的下压气缸28以及位于压板27和下压气缸28之间的弹性缓冲件29。

中部支架20包括上侧板以及前后侧板,上侧板用于固定下压气缸28,前后侧板起到防飞溅作用。

清洗瓶组通过下压组件和刷洗升降座21之间配合夹紧固定,保证了瓶子在清洗时的稳定性;并且下压组件设置,使得毛刷清洗组件可对瓶子内部施加一定压力,增加刷毛对瓶子内壁的摩擦力以及喷洗的水压,进而提高清洗效率。

所述毛刷清洗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毛刷24以及驱动毛刷24沿垂直轴转动的毛刷电机25。

可通过设置若干毛刷电机25配合齿轮驱动全部毛刷24转动。

所述毛刷清洗组件还包括向瓶口喷水的喷洗管26,所述喷洗管26设置在毛刷24的转动轴上。喷洗管26通过旋转水气接头连接水源。

所述顶升件22分设在刷洗升降座21前后侧,托盘6的前后外侧沿分设有与顶升件22限位配合的托耳62;所述托耳62为“︺”形,顶升件22上侧沿设有与托耳62外轮廓相匹配的矫正凹槽。

在刷洗升降座21顶升托盘6的过程中,矫正凹槽两侧的斜面配合“︺”形托耳62可自动在左右方向上对托盘6进行定位调节,并且顶升件22贴靠在托盘6的两侧,可防止托盘6在前后方向上的偏移,从而保证了刷洗升降座21上的毛刷清洗组件可准确伸入对应瓶口内。

所述进瓶组件3还包括位于滑动座a31初始工位上侧的抓瓶机械手7以及位于滑动座a31初始工位下侧的瓶子放置区8;所述抓瓶机械手7进行垂直升降运动将瓶子放置区8上的瓶子转运至托盘6。

工人将绑扎好的清洗瓶组堆叠在推车上,通过推车送入瓶子放置区8。为了保证抓瓶机械手7抓取的准确性,推车上设有定位清洗瓶组的限位结构,瓶子放置区8上设有定位推车的限位结构(如轨道)。

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出瓶组件4右侧的转运组件5;所述转运组件5包括传输带51及设置在出瓶组件4和传输带51之间的夹紧转动手52;所述夹紧转动手52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动轴以及固设在转动轴上且由气缸驱动开合一对夹臂。

所述出瓶组件4下侧还设有向瓶口喷水的喷水管和/或向瓶口吹气的吹气管9。

滑动座b41带着清洗瓶组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2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可在清洗瓶组被转运组件5送走之前,利用喷水管或吹气管9进行再清洗或者吹干。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前后平行分布的轨道11,各轨道11左右延伸,且滑动座a31和滑动座b41底部分别设有与轨道11配合的滑块;所述动力件a32和动力件b42为与轨道11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所述滑动座a31为开口朝右的u形框;所述滑动座b41为开口朝左的u形框。

u形框设置使得刷洗升降座21在顶升时,滑动座a31和滑动座b41的移动不受毛刷清洗组件的阻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