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环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14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系统,特别是涉及废水环保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废水过滤技术不够成熟,经过过滤处理的废水合格率较低,剩余的废水被系统排出,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废水排出后对环境造成污染,过滤速度较慢,在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废水进行过滤时效率低,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水环保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废水环保系统,其包括主水泵模块、第一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所述主水泵模块与第一过滤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模块与第二过滤模块连接,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同时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连接,

所述主水泵模块包括低压开关、入水口、水泵电机和防水电磁阀,所述低压开关、入水口、水泵电机和防水电磁阀都安装在主水泵模块内,

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包括沉淀槽、第一进水口、第一滤芯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槽、第一进水口、第一滤芯和出水口都安装在第一过滤模块内,

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包括旋转机构、第二滤芯、压缩碳芯和加热器,所述旋转机构、第二滤芯、压缩碳芯和加热器都安装在第二过滤模块内,

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包括废水槽和提取管道,所述废水槽和提取管道安装在废水处理模块内。

优选地,所述提取管道同时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互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为高密度海绵。

优选地,所述水泵电机的额定电压为220伏。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废水环保系统采用高密度海绵循环过滤废水,有效的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杂质,带有废水处理模块,可用来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过滤效率高,速度快,使用较为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主水泵模块1、第一过滤模块2、第二过滤模块3、废水处理模块4、低压开关5、入水口6、水泵电机7、防水电磁阀8、沉淀槽9、第一进水口10、第一滤芯11、出水口12、旋转机构13、第二滤芯14、压缩碳芯15、加热器16、废水槽17、提取管道18。

一种废水环保系统,其包括主水泵模块1、第一过滤模块2、第二过滤模块3和废水处理模块4,主水泵模块1与第一过滤模块2连接,第一过滤模块2与第二过滤模块3连接,废水处理模块4同时与第一过滤模块2和第二过滤模块3连接,

主水泵模块1包括低压开关5、入水口6、水泵电机7和防水电磁阀8,低压开关5、入水口6、水泵电机7和防水电磁阀8都安装在主水泵模块1内,

第一过滤模块2包括沉淀槽9、第一进水口10、第一滤芯11和出水口12,沉淀槽9、第一进水口10、第一滤芯11和出水口12都安装在第一过滤模块2内,

第二过滤模块3包括旋转机构13、第二滤芯14、压缩碳芯15和加热器16,旋转机构13、第二滤芯14、压缩碳芯15和加热器16都安装在第二过滤模块3内,

废水处理模块4包括废水槽17和提取管道18,废水槽17和提取管道18安装在废水处理模块4内。

提取管道同时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连接。

第一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互相连接。

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为高密度海绵。

水泵电机的额定电压为220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废水由入水口导入主水泵模块,水泵电机将废水导入第一过滤模块,由沉淀槽对废水进行沉淀,由第一滤芯对废水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后杂质导入废水处理模块,第二过滤模块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

本发明废水环保系统采用高密度海绵循环过滤废水,有效的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杂质,带有废水处理模块,可用来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过滤效率高,速度快,使用较为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环保系统,其包括主水泵模块、第一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主水泵模块与第一过滤模块连接,第一过滤模块与第二过滤模块连接,废水处理模块同时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连接,主水泵模块包括低压开关、入水口、水泵电机和防水电磁阀,第一过滤模块包括沉淀槽、第一进水口、第一滤芯和出水口,第二过滤模块包括旋转机构、第二滤芯、压缩碳芯和加热器,废水处理模块包括废水槽和提取管道,本发明废水环保系统采用高密度海绵循环过滤废水,有效的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杂质,带有废水处理模块,可用来防止过滤出的杂质,过滤效率高,速度快,使用较为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璜泾新海农机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8.23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