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19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制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制药废水,制药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现有的制药废水处理站采用“调节酸化——uasb反应器——接触氧化——沉淀——消毒”的处理工艺。原项目设计进水cod值为3000,但根据我公司实地取样检查,本项目进水经调节池调节后,cod值为13000,远超原设计进水水质。原污水处理工艺已无法使出水达到排放要求。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格栅池、酸化调节池、ua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多介质过滤器、取样井,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的酸化调节池和uasb反应器之间顺序连接有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上均设置有加药口,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加药口均与加药装置连通,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所述的ua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均设置有污泥出口,ua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的污泥出口均与污泥浓缩池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浓缩池上设置有上清液回流口,上清液回流口通过管道与酸化调节池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压缩空气进口连接有空气压缩机。进一步地,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直径均为3m,高度均为7m,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有效容积均为45m3,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上均设置有ph计。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壳体内依次可拆卸的设置有粗过滤层和中过滤层、精过滤层和过滤孔板。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药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池(1)和酸化调节池(2);步骤2、经过步骤1的制药废水依次进入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进行微电解处理,在微电解处理的同时,加药装置(14)向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中添加药剂来调节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的ph值,使ph值达到9-12;步骤3、经过步骤2的制药废水依次通过uasb反应器(5)、生物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消毒池(9)和多介质过滤器(10)进行处理;步骤4、经过步骤3的的制药废水进入取样井(11),在取样井(11)的制药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即可达标排放。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药剂包括酸、碱和消泡剂。进一步地,步骤3中,生物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和消毒池(9)的污泥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3)连接,污泥浓缩池(13)连接有板框压滤机(12),污泥浓缩池(13)的上清液循环回流到步骤1的酸化调节池(2)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增设铁碳微电解工艺,具体是在酸化调节池和uasb反应器之间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每座有效容积为45m,增大了有效容积,利用铁碳填料在ph值9-12时,他会产生1.2伏压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其工作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和等凝沉淀共同作用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再流向后续处理部,使后部减轻负荷,处理达标,污水站所处理的生产废水各项指标:ph、色度、cod、bod、ss、氨氮、总磷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2、污泥浓缩池上设置有上清液回流口,上清液回流口通过管道与酸化调节池连通,污泥浓缩池内的上清液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能耗。3、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直径均为3m,高度均为7m,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有效容积均为45m3,这种结构是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的一种优选方式,是达到排放指标的一个临界选择。4、多介质过滤器包括粗过滤层和中过滤层、精过滤层和过滤孔板,过滤效果好。附图说明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多介质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格栅池,2-酸化调节池,3-铁碳微电解塔a,4-铁碳微电解塔b,5-uasb反应器,6-空气压缩机,7-生物接触氧化池,8-沉淀池,9-消毒池,10-多介质过滤器,10-1-进液口,10-2-粗过滤层,10-3-中过滤层,10-4-精过滤层,10-5-过滤孔板,10-6-壳体,10-7-出液口,11-取样井,12-板框压滤机,13-污泥浓缩池,14-加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格栅池1、酸化调节池2、uasb反应器5、生物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消毒池9、多介质过滤器10、取样井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装置14,所述的酸化调节池2和uasb反应器5之间顺序连接有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上均设置有加药口,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的加药口均与加药装置14连通,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13、板框压滤机12,所述的uasb反应器5、生物接触氧化池7和沉淀池8均设置有污泥出口,uasb反应器5、生物接触氧化池7和沉淀池8的污泥出口均与污泥浓缩池13连接。本实施例中,增设铁碳微电解工艺,具体是在酸化调节池和uasb反应器之间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塔a和铁碳微电解塔b,每座有效容积为45m,增大了有效容积,利用铁碳填料在ph值9-12时,他会产生1.2伏压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其工作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和等凝沉淀共同作用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再流向后续处理部,使后部减轻负荷,处理达标,污水站所处理的生产废水各项指标:ph、色度、cod、bod、ss、氨氮、总磷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污泥浓缩池13上设置有上清液回流口,上清液回流口通过管道与酸化调节池2连通。实施例3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7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口,压缩空气进口连接有空气压缩机6。所述的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的直径均为3m,高度均为7m,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的有效容积均为45m3,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上均设置有ph计。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以上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10包括壳体10-6,壳体10-6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10-1和出液口10-7,壳体10-6内依次可拆卸的设置有粗过滤层10-2和中过滤层10-3、精过滤层10-4和过滤孔板10-5。实施例5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药废水依次通过格栅池(1)和酸化调节池(2);步骤2、经过步骤1的制药废水依次进入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进行微电解处理,在微电解处理的同时,加药装置(14)向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中添加药剂来调节铁碳微电解塔a(3)和铁碳微电解塔b(4)的ph值达到9-12;步骤3、经过步骤2的制药废水依次通过uasb反应器(5)、生物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消毒池(9)和多介质过滤器(10)进行处理;步骤4、经过步骤3的的制药废水进入取样井(11),在取样井(11)的制药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即可达标排放。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药剂包括酸、碱和消泡剂。进一步地,步骤3中,生物接触氧化池(7)、沉淀池(8)和消毒池(9)的污泥出口均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3)连接,污泥浓缩池(13)连接有板框压滤机(12),污泥浓缩池(13)的上清液循环回流到步骤1的酸化调节池(2)中。铁碳微电解是指:将铁屑和碳颗粒浸没在酸性废水中时,由于铁和碳之间的电极电位差,废水中会形成无数个微原电池。这些细微电池是以电位低的铁成为阳极,电位高的碳做阴极,在含有酸性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铁碳填料:铁碳填料又名微电解填料、铁碳微电解填料、内电解填料,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微电解填料。它是由铁、碳、gl催化剂等多种原材料经高温烧结而成。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其自身产生1.2伏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其工作原理: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后,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如下表: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排放标准ph6-96-96-9色度40045mg/l≤50codcr13000mg/l90mg/l≤100mg/lbod55800mg/l16mg/l≤20mg/lss1200mg/l45mg/l≤50mg/l氨氮30mg/l10mg/l≤15mg/l总磷15mg/l0.35mg/l≤0.5mg/l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