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06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粉尘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自己的屋子进行装修,装修时工作人员通常会刮扫墙面使得墙面趋于平滑,然而刮扫过程中飘落的粉尘却悄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接触或吸入粉尘,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怎样在墙面上刮扫时回收飘落的粉尘成为一大难题,目前人们都是借助工具在墙面上进行刮扫再对落入地面的粉尘进行回收,工作人员在刮扫墙面上的粉尘时需要戴口罩进行工作,不能完全避免粉尘的吸入,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进行下一处粉尘刮扫时需要借助攀爬工具再次攀爬工作,影响了工作进度,同时,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长期站立在攀爬工具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效率,工作人员在刮扫时落下的粉尘会在刮扫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消耗时间长,不容易清理干净,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可以解决现有墙面上刮扫粉尘再对落入地面的粉尘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刮扫墙面上的粉尘时需要戴口罩进行工作,不能完全避免粉尘的吸入,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进行下一处粉尘刮扫时需要借助攀爬工具再次攀爬工作,影响了工作进度,同时,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长期站立在攀爬工具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效率,工作人员在刮扫时落下的粉尘会在刮扫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消耗时间长,不容易清理干净,工作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的功能,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不存在安全隐患,自动移动到指定位置,自动化回收粉尘,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包括升降移动装置和回收装置,升降移动装置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升降,回收装置对粉尘起到回收的作用,所述的回收装置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的上端,升降移动装置与回收装置相配合使用完成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工艺。

所述的升降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位移机构,移动机构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端安装有位移机构,移动机构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升降机构带动位移机构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升降移动装置上的位移机构带动回收装置进行左右移动使得回收装置能够紧贴住墙面,自动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避免了工作人员再次攀爬后工作,不存在安全隐患,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支撑板、双向驱动电机、两个主动转轴、两个主动车轮、两个辅助车轮与两个限位支链,移动支撑板安装在回收装置的下端,移动支撑板的后端下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双向驱动电机,双向驱动电机的每个输出轴上均通过联轴器与一个主动转轴相连接,每个主动转轴上均安装有一个主动车轮,两个主动车轮对称安装在移动支撑板的后端下侧,移动支撑板的前端下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辅助车轮,移动支撑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支链,双向驱动电机带动两个主动车轮进行转动,两个辅助车轮进行辅助转动,当本发明移动到工作位置时,移动机构上的两个限位支链对两个主动车轮与两个辅助车轮进行限位,自动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限位支链包括限位角度板、限位一号板、限位二号板、限位块与限位气缸,限位角度板安装在移动支撑板的下端,限位角度板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限位块上,限位块的侧壁安装在限位二号板的侧壁上,限位二号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限位一号板相连接,限位一号板的下端设置有矩形槽,限位二号板上端位于矩形槽内,限位一号板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支撑板的下端,移动支撑板后端的限位支链上的限位气缸带动限位二号板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紧贴在两个主动车轮的轮胎表面上,移动支撑板前端的限位支链上的限位气缸带动限位二号板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紧贴在两个辅助车轮的轮胎表面上,对车轮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机构能够静止在原地,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推动机构、两个调节机构和两个吸收机构,推动机构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上端的右侧,两个调节机构对称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上端的左侧,每个调节机构上端均安装有一个吸收机构,推动机构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回收装置上的两个调节机构同时工作带动两个吸收机构移动到工作的位置,回收装置对刮扫时飘落的粉尘进行自动化吸收处理,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推动机构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坐在位置上进行工作,提高了效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板、旋转滑板、旋转滑块、旋转滑槽、圆环板、两个卡紧支链、四个支撑液压缸、矩形支撑板、攀爬梯、攀爬板和攀爬液压缸,旋转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移动支撑板的上端,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下端均匀安装有旋转滑板,旋转滑板的下端安装有旋转滑块,旋转滑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旋转滑槽相连接,旋转滑槽安装在移动支撑板上,且旋转电机位于旋转滑槽内,圆环板安装在移动支撑板的上端,圆环板上均匀设置有卡扣槽,且旋转滑槽位于圆环板内,旋转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卡紧支链,旋转板的上端均匀安装有四个支撑液压缸,四个支撑液压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矩形支撑板的下端,攀爬梯的下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支撑板上端的右侧,旋转板上端的右侧安装有攀爬板,攀爬板的外侧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攀爬液压缸,攀爬液压缸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攀爬梯的内壁上,工作人员通过攀爬梯攀爬到指定位置,攀爬液压缸带动攀爬梯向外调节使得攀爬梯远离矩形支撑板,旋转电机在旋转滑块与旋转滑槽的辅助下带动旋转板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两个卡紧支链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卡紧支链卡进圆环板的卡扣槽内,升降机构上的四个支撑液压缸带动矩形支撑板进行高度调节使得矩形支撑板到达工作位置,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卡紧支链包括卡紧块、卡紧气缸、卡紧方块、卡紧滑块、卡紧滑槽和卡紧l型架,卡紧块安装在旋转板的下端,旋转板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气缸,卡紧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卡紧方块上,卡紧方块的上端安装有卡紧滑块,卡紧滑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卡紧滑槽相连接,卡紧滑槽安装在旋转板的下端,卡紧方块的前端安装有卡紧l型架,两个卡紧支链上的两个卡紧气缸在两个卡紧滑块与两个卡紧滑槽的辅助下带动两个卡紧l型架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卡紧l型架能够卡进圆环板的卡扣槽内,卡紧支链能及时对升降机构进行限位,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位移机构包括位移支撑板、位移电机、位移齿轮、位移齿条、两个位移滑块和两个位移滑槽,两个位移滑槽对称安装在矩形支撑板上,每个位移滑槽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位移滑块相连接,每个位移滑块均安装在位移支撑板上,位移支撑板下端的后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位移电机,位移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位移齿轮,位移齿轮上啮合有位移齿条,位移齿条安装在矩形支撑板上,位移电机带动位移齿轮进行转动,位移机构上的位移齿轮在两个位移滑块与两个位移滑槽的辅助下带动位移齿条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小范围的调节位移使得回收装置能够紧贴在墙面上,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推动块、推动气缸、推动方块、推动支撑板、两个推动滑块、两个推动滑槽和坐椅,推动块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的上端,推动块的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推动方块上,推动方块安装在推动支撑板的下端,推动支撑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推动滑块,每个推动滑块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推动滑槽相连接,每个推动滑槽均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的上端,推动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坐椅,推动机构上的推动气缸在两个推动滑块与两个推动滑槽的辅助下带动坐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坐椅进行工作,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u型架、调节电机、丝杠、移动块、调节滑块、调节滑槽、调节l型架、辅助滑块和辅助滑槽,调节u型架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的上端左侧,调节u型架的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一端相连接,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u型架的另一端,丝杠中部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调节滑槽相连接,调节滑槽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上,移动块的上端安装有调节l型架,调节l型架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滑块,辅助滑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辅助滑槽相连接,辅助滑块与辅助滑槽相配合带动调节l型架进行辅助移动,辅助滑槽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上,调节电机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移动块通过螺纹的传动方式在丝杠上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机构上的移动块在调节滑块与调节滑槽的辅助下带动调节l型架进行移动,自动化调节吸收机构到指定位置,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吸收机构包括进风网、两个移动电动滑块、两个移动操作板、两个吸收电机、两个旋转操作板、旋转十字刷、一号吸收滑槽、一号吸收滑块、二号吸收滑槽、二号吸收滑块、一号固定操作板、二号固定操作板、支撑操作板、吸收海绵、两个一号滑板、两个二号滑板、两个滑动气缸、两个微调气缸、封闭板、一号气管、气泵、真空泵、二号气管、吸盘、操作框、出水喷头、两个一号辅助块、两个二号辅助块、排出板、两个辅助滚动支链和回收支链,操作框设置有开口槽,且操作框设置有排出槽,开口槽安装有进风网,操作框外壁上安装有排出板,且排出板位于排出槽处,操作框的两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移动电动滑块,每个移动电动滑块上均安装有一个移动操作板,每个移动操作板上均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一个吸收电机,每个吸收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旋转操作板,两个旋转操作板内壁之间安装有旋转十字刷,旋转十字刷更加有效地刮去粘附在海绵上的粉尘,操作框上端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出水喷头,操作框上端内壁上安装有一号吸收滑槽,一号吸收滑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号吸收滑块相连接,一号吸收滑块下端安装在一号固定操作板上,一号固定操作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一号滑板,且一号滑板设置有滑动槽,每个一号滑板上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二号滑板相连接,且每个二号滑板均位于一个滑动槽内,每个二号滑板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个一号辅助块,每个一号辅助块均通过法兰安装有一个滑动气缸,每个滑动气缸的底端均安装在二号辅助块,每个二号辅助块均安装在一个一号滑板上,两个一号滑板下端安装在二号固定操作板上,一号固定操作板与二号固定操作板之间安装有吸收海绵,二号固定操作板下端安装有二号吸收滑块,二号吸收滑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二号吸收滑槽相连接,二号吸收滑块与二号吸收滑槽相配合带动两个一号滑板进行前后移动,二号吸收滑槽安装在支撑操作板上,支撑操作板安装在操作框的内壁之间,支撑操作板的中部安装有封闭板,且封闭板设置有吸收槽,封闭板的中部安装有微调气缸,微调气缸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一号滑板的侧壁上,气泵通过底座安装在操作框的下端内壁上,气泵与封闭板之间通过一号气管相连接,且一号气管的管口与吸收槽相对应,真空泵通过底座安装在操作框的上端内壁上,操作框外壁上均匀安装有吸盘,真空泵与吸盘之间通过二号气管相连接,操作框下端内壁上安装有回收支链,且回收支链与排出槽相对应,操作框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辅助滚动支链,两个辅助滚动支链带动吸收机构在墙面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真空泵开始工作,真空泵产生动力通过二号气管使得吸盘吸附在墙面上,气泵开始工作,气泵产生动力通过一号气管使得墙面上的粉尘被吸收进来,粉尘通过进风网进入到吸收机构内,两个微调气缸在一号吸收滑槽与一号吸收滑块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出水喷头能够对吸收海绵进行喷水,粉尘通过进风网后遇到含有水的吸收海绵使得粉尘粘附在含有水的吸收海绵上,两个微调气缸在一号吸收滑槽与一号吸收滑块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旋转十字刷能够接触到吸收海绵,两个滑动气缸带动两个二号滑板相向运动,两个二号滑板相互闭合减小了旋转十字刷刮去吸收海绵上的粉尘难度,两个吸收电机带动旋转十字刷进行转动,两个移动电动滑块带动旋转十字刷向下运动使得旋转十字刷刮去粘附在吸收海绵上的粉尘,刮去的粉尘输送到回收支链上,两个吸收机构上的两个回收支链将刮去粉尘进行排除,自动化吸收粉尘,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效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辅助滚动支链包括两个滚动l型架、滚动支撑板、滚轮和滚动气缸,两个滚动l型架之间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操作框的内壁上,两个滚动l型架之间通过滚动支撑板相连接,滚动支撑板的侧壁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滚动气缸,滚动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操作框的外壁上,两个滚动l型架的外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滚轮,两个辅助滚动支链上的两个滚动气缸带动两个滚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辅助吸收机构贴近墙面进行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回收支链包括回收框、调节板、回收块、回收气缸、调节块和调节气缸,回收框的低端右侧通过铰链安装在操作框的下端内壁上,回收框的上端为开口结构,且回收框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侧壁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调节块上,调节块安装在回收框的内壁上,回收框的外壁上安装有回收块,回收块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有回收气缸,回收气缸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操作框的下端内壁上,回收气缸带动回收框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回收框内的粉尘能够滚动,回收支链上的调节气缸带动调节板进行调节使得回收框内的粉尘能够输送出去,自动化对粉尘进行收集排出,提高了效率。

工作时,首先,升降移动装置上的移动机构开始工作,移动机构上的双向驱动电机带动两个主动车轮进行转动,两个辅助车轮进行辅助转动,当本发明移动到工作位置时,移动机构上的两个限位支链对两个主动车轮与两个辅助车轮进行限位,限位支链开始工作,移动支撑板后端的限位支链上的限位气缸带动限位二号板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紧贴在两个主动车轮的轮胎表面上,移动支撑板前端的限位支链上的限位气缸带动限位二号板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紧贴在两个辅助车轮的轮胎表面上,工作人员通过攀爬梯攀爬到指定位置,攀爬液压缸带动攀爬梯向外调节使得攀爬梯远离矩形支撑板,旋转电机在旋转滑块与旋转滑槽的辅助下带动旋转板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两个卡紧支链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卡紧支链卡进圆环板的卡扣槽内,升降机构上的四个支撑液压缸带动矩形支撑板进行高度调节使得矩形支撑板到达工作位置,两个卡紧支链上的两个卡紧气缸在两个卡紧滑块与两个卡紧滑槽的辅助下带动两个卡紧l型架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卡紧l型架能够卡进圆环板的卡扣槽内,位移机构开始工作,位移机构上的位移电机带动位移齿轮进行转动,位移机构上的位移齿轮在两个位移滑块与两个位移滑槽的辅助下带动位移齿条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回收装置上的推动机构开始工作,推动机构上的推动气缸在两个推动滑块与两个推动滑槽的辅助下带动坐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坐椅进行工作,调节机构开始工作,调节机构上的调节电机带动丝杠进行转动,移动块通过螺纹的传动方式在丝杠上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机构上的移动块在调节滑块与调节滑槽的辅助下带动调节l型架进行移动,两个辅助滚动支链开始工作,两个辅助滚动支链上的两个滚动气缸带动两个滚轮进行辅助滚动,避免吸盘与墙面直接接触而产生损伤,调节机构移动到工作位置后,两个辅助滚动支链开始工作,两个辅助滚动支链上的两个滚动气缸带动两个滚轮向远离墙面的方向进行调节,吸收机构上的真空泵开始工作,真空泵产生动力通过二号气管使得吸盘吸附在墙面上,气泵开始工作,气泵产生动力通过一号气管使得墙面上的粉尘被吸收进来,粉尘通过进风网进入到吸收机构内,两个微调气缸在一号吸收滑槽与一号吸收滑块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出水喷头能够对吸收海绵进行喷水,粉尘通过进风网后遇到含有水的吸收海绵使得粉尘粘附在含有水的吸收海绵上,两个微调气缸在一号吸收滑槽与一号吸收滑块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旋转十字刷能够接触到吸收海绵,两个滑动气缸带动两个二号滑板相向运动,两个二号滑板相互闭合减小了旋转十字刷刮去吸收海绵上的粉尘难度,两个吸收电机带动旋转十字刷进行转动,两个移动电动滑块带动旋转十字刷向下运动使得旋转十字刷刮去粘附在吸收海绵上的粉尘,刮去的粉尘输送到回收支链上,两个吸收机构上的两个回收支链将刮去粉尘进行排除,回收支链开始工作,回收支链上的回收气缸带动回收框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回收框内的粉尘能够滚动,回收支链上的调节气缸带动调节板进行调节使得回收框内的粉尘能够输送出去,可以实现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墙面上刮扫粉尘再对落入地面的粉尘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刮扫墙面上的粉尘时需要戴口罩进行工作,不能完全避免粉尘的吸入,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进行下一处粉尘刮扫时需要借助攀爬工具再次攀爬工作,影响了工作进度,同时,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长期站立在攀爬工具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效率,工作人员在刮扫时落下的粉尘会在刮扫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消耗时间长,不容易清理干净,工作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的功能,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不存在安全隐患,自动移动到指定位置,自动化回收粉尘,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升降移动装置,自动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避免了工作人员再次攀爬后工作,不存在安全隐患,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设置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对刮扫时飘落的粉尘进行自动化吸收处理,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推动机构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坐在位子上进行工作,提高了效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回收装置与位移支撑板之间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回收装置与位移支撑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2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2的b向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2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3的x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装修墙面刮扫粉尘的自动化回收设备,包括升降移动装置1和回收装置2,升降移动装置1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升降,回收装置2对粉尘起到回收的作用,所述的回收装置2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的上端,升降移动装置1与回收装置2相配合使用完成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工艺。

所述的升降移动装置1包括移动机构11、升降机构12和位移机构13,移动机构11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12,升降机构12上端安装有位移机构13,移动机构11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升降机构12带动位移机构13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升降移动装置1上的位移机构13带动回收装置2进行左右移动使得回收装置2能够紧贴住墙面,自动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避免了工作人员再次攀爬后工作,不存在安全隐患,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移动机构11包括移动支撑板117、双向驱动电机111、两个主动转轴112、两个主动车轮113、两个辅助车轮114与两个限位支链116,移动支撑板117安装在回收装置2的下端,移动支撑板117的后端下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双向驱动电机111,双向驱动电机111的每个输出轴上均通过联轴器与一个主动转轴112相连接,每个主动转轴112上均安装有一个主动车轮113,两个主动车轮113对称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的后端下侧,移动支撑板117的前端下侧对称安装有两个辅助车轮114,移动支撑板117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支链116,双向驱动电机111带动两个主动车轮113进行转动,两个辅助车轮114进行辅助转动,当本发明移动到工作位置时,移动机构11上的两个限位支链116对两个主动车轮113与两个辅助车轮114进行限位,自动移动到指定的工作位置,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限位支链116包括限位角度板1161、限位一号板1162、限位二号板1163、限位块1164与限位气缸1165,限位角度板1161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的下端,限位角度板1161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有限位气缸1165,限位气缸1165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限位块1164上,限位块1164的侧壁安装在限位二号板1163的侧壁上,限位二号板116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限位一号板1162相连接,限位一号板1162的下端设置有矩形槽,限位二号板1163上端位于矩形槽内,限位一号板1162的上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的下端,移动支撑板117后端的限位支链116上的限位气缸1165带动限位二号板1163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1163紧贴在两个主动车轮113的轮胎表面上,移动支撑板117前端的限位支链116上的限位气缸1165带动限位二号板1163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1163紧贴在两个辅助车轮114的轮胎表面上,对车轮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机构11能够静止在原地,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回收装置2包括推动机构21、两个调节机构22和两个吸收机构23,推动机构21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上端的右侧,两个调节机构22对称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上端的左侧,每个调节机构22上端均安装有一个吸收机构23,推动机构2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回收装置2上的两个调节机构22同时工作带动两个吸收机构23移动到工作的位置,回收装置2对刮扫时飘落的粉尘进行自动化吸收处理,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推动机构21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坐在位置上进行工作,提高了效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所述的升降机构12包括旋转电机121、旋转板122、旋转滑板123、旋转滑块124、旋转滑槽125、圆环板126、两个卡紧支链127、四个支撑液压缸128、矩形支撑板129、攀爬梯1210、攀爬板1211和攀爬液压缸1222,旋转电机1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的上端,旋转电机1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板122,旋转板122下端均匀安装有旋转滑板123,旋转滑板123的下端安装有旋转滑块124,旋转滑块12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旋转滑槽125相连接,旋转滑槽125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上,且旋转电机121位于旋转滑槽125内,圆环板126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的上端,圆环板126上均匀设置有卡扣槽,且旋转滑槽125位于圆环板126内,旋转板122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卡紧支链127,旋转板122的上端均匀安装有四个支撑液压缸128,四个支撑液压缸128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矩形支撑板129的下端,攀爬梯1210的下端通过铰链安装在移动支撑板117上端的右侧,旋转板122上端的右侧安装有攀爬板1211,攀爬板1211的外侧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攀爬液压缸1222,攀爬液压缸1222的顶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攀爬梯1210的内壁上,工作人员通过攀爬梯1210攀爬到指定位置,攀爬液压缸1222带动攀爬梯1210向外调节使得攀爬梯1210远离矩形支撑板129,旋转电机121在旋转滑块124与旋转滑槽125的辅助下带动旋转板122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两个卡紧支链127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卡紧支链127卡进圆环板126的卡扣槽内,升降机构12上的四个支撑液压缸128带动矩形支撑板129进行高度调节使得矩形支撑板129到达工作位置,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卡紧支链127包括卡紧块1271、卡紧气缸1272、卡紧方块1273、卡紧滑块1274、卡紧滑槽1275和卡紧l型架1276,卡紧块1271安装在旋转板122的下端,旋转板122的侧壁上安装有卡紧气缸1272,卡紧气缸1272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卡紧方块1273上,卡紧方块1273的上端安装有卡紧滑块1274,卡紧滑块127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卡紧滑槽1275相连接,卡紧滑槽1275安装在旋转板122的下端,卡紧方块1273的前端安装有卡紧l型架1276,两个卡紧支链127上的两个卡紧气缸1272在两个卡紧滑块1274与两个卡紧滑槽1275的辅助下带动两个卡紧l型架1276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卡紧l型架1276能够卡进圆环板126的卡扣槽内,卡紧支链127能及时对升降机构12进行限位,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位移机构13包括位移支撑板131、位移电机132、位移齿轮133、位移齿条134、两个位移滑块135和两个位移滑槽136,两个位移滑槽136对称安装在矩形支撑板129上,每个位移滑槽136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位移滑块135相连接,每个位移滑块135均安装在位移支撑板131上,位移支撑板131下端的后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位移电机132,位移电机13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位移齿轮133,位移齿轮133上啮合有位移齿条134,位移齿条134安装在矩形支撑板129上,位移电机132带动位移齿轮133进行转动,位移机构13上的位移齿轮133在两个位移滑块135与两个位移滑槽136的辅助下带动位移齿条13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小范围的调节位移使得回收装置2能够紧贴在墙面上,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推动机构21包括推动块211、推动气缸212、推动方块213、推动支撑板214、两个推动滑块215、两个推动滑槽216和坐椅217,推动块211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的上端,推动块211的侧壁上安装有推动气缸212,推动气缸212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推动方块213上,推动方块213安装在推动支撑板214的下端,推动支撑板214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推动滑块215,每个推动滑块215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推动滑槽216相连接,每个推动滑槽216均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的上端,推动支撑板214的上端安装有坐椅217,推动机构21上的推动气缸212在两个推动滑块215与两个推动滑槽216的辅助下带动坐椅217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坐椅217进行工作,方便了工作人员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调节机构22包括调节u型架221、调节电机222、丝杠223、移动块224、调节滑块225、调节滑槽226、调节l型架227、辅助滑块228和辅助滑槽229,调节u型架221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的上端左侧,调节u型架221的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调节电机222,调节电机22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与丝杠223的一端相连接,丝杠22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调节u型架221的另一端,丝杠223中部设置有移动块224,移动块224的下端安装有调节滑块225,调节滑块22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调节滑槽226相连接,调节滑槽226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上,移动块224的上端安装有调节l型架227,调节l型架227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滑块228,辅助滑块228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辅助滑槽229相连接,辅助滑块228与辅助滑槽229相配合带动调节l型架227进行辅助移动,辅助滑槽229安装在升降移动装置1上,调节电机222带动丝杠223进行转动,移动块224通过螺纹的传动方式在丝杠223上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机构22上的移动块224在调节滑块225与调节滑槽226的辅助下带动调节l型架227进行移动,自动化调节吸收机构23到指定位置,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所述的吸收机构23包括进风网231、两个移动电动滑块232、两个移动操作板2325、两个吸收电机2326、两个旋转操作板235、旋转十字刷236、一号吸收滑槽237、一号吸收滑块238、二号吸收滑槽2351、二号吸收滑块239、一号固定操作板2310、二号固定操作板2311、支撑操作板2312、吸收海绵2313、两个一号滑板2314、两个二号滑板2315、两个滑动气缸2316、两个微调气缸2317、封闭板2318、一号气管2319、气泵2320、真空泵2321、二号气管2322、吸盘2323、操作框2324、出水喷头2327、两个一号辅助块2328、两个二号辅助块2329、排出板2330、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和回收支链234,操作框2324设置有开口槽,且操作框2324设置有排出槽,开口槽安装有进风网231,操作框2324外壁上安装有排出板2330,且排出板2330位于排出槽处,操作框2324的两端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移动电动滑块232,每个移动电动滑块232上均安装有一个移动操作板2325,每个移动操作板2325上均通过电机座安装有一个吸收电机2326,每个吸收电机232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旋转操作板235,两个旋转操作板235内壁之间安装有旋转十字刷236,旋转十字刷236更加有效地刮去粘附在海绵上的粉尘,操作框2324上端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出水喷头2327,操作框2324上端内壁上安装有一号吸收滑槽237,一号吸收滑槽237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号吸收滑块238相连接,一号吸收滑块238下端安装在一号固定操作板2310上,一号固定操作板2310的下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一号滑板2314,且一号滑板2314设置有滑动槽,每个一号滑板2314上均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一个二号滑板2315相连接,且每个二号滑板2315均位于一个滑动槽内,每个二号滑板2315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一个一号辅助块2328,每个一号辅助块2328均通过法兰安装有一个滑动气缸2316,每个滑动气缸2316的底端均安装在二号辅助块2329,每个二号辅助块2329均安装在一个一号滑板2314上,两个一号滑板2314下端安装在二号固定操作板2311上,一号固定操作板2310与二号固定操作板2311之间安装有吸收海绵2313,二号固定操作板2311下端安装有二号吸收滑块239,二号吸收滑块239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二号吸收滑槽2351相连接,二号吸收滑块239与二号吸收滑槽2351相配合带动两个一号滑板2314进行前后移动,二号吸收滑槽2351安装在支撑操作板2312上,支撑操作板2312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内壁之间,支撑操作板2312的中部安装有封闭板2318,且封闭板2318设置有吸收槽,封闭板2318的中部安装有微调气缸2317,微调气缸2317的顶端通过法兰安装在一号滑板2314的侧壁上,气泵2320通过底座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下端内壁上,气泵2320与封闭板2318之间通过一号气管2319相连接,且一号气管2319的管口与吸收槽相对应,真空泵2321通过底座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上端内壁上,操作框2324外壁上均匀安装有吸盘2323,真空泵2321与吸盘2323之间通过二号气管2322相连接,操作框2324下端内壁上安装有回收支链234,且回收支链234与排出槽相对应,操作框2324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带动吸收机构23在墙面上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真空泵2321开始工作,真空泵2321产生动力通过二号气管2322使得吸盘2323吸附在墙面上,气泵2320开始工作,气泵2320产生动力通过一号气管2319使得墙面上的粉尘被吸收进来,粉尘通过进风网231进入到吸收机构23内,两个微调气缸2317在一号吸收滑槽237与一号吸收滑块238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231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出水喷头2327能够对吸收海绵2313进行喷水,粉尘通过进风网231后遇到含有水的吸收海绵2313使得粉尘粘附在含有水的吸收海绵2313上,两个微调气缸2317在一号吸收滑槽237与一号吸收滑块238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231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旋转十字刷236能够接触到吸收海绵2313,两个滑动气缸2316带动两个二号滑板2315相向运动,两个二号滑板2315相互闭合减小了旋转十字刷236刮去吸收海绵2313上的粉尘难度,两个吸收电机2326带动旋转十字刷236进行转动,两个移动电动滑块232带动旋转十字刷236向下运动使得旋转十字刷236刮去粘附在吸收海绵2313上的粉尘,刮去的粉尘输送到回收支链234上,两个吸收机构23上的两个回收支链234将刮去粉尘进行排除,自动化吸收粉尘,避免了工作人员因长期工作吸入大量的粉尘,不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效率,耗费时间短,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等优点。

所述的辅助滚动支链233包括两个滚动l型架2331、滚动支撑板2332、滚轮2333和滚动气缸2334,两个滚动l型架2331之间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内壁上,两个滚动l型架2331之间通过滚动支撑板2332相连接,滚动支撑板2332的侧壁上通过销轴安装有滚动气缸2334,滚动气缸2334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外壁上,两个滚动l型架2331的外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滚轮2333,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上的两个滚动气缸2334带动两个滚轮2333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辅助吸收机构23贴近墙面进行位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回收支链234包括回收框2341、调节板2346、回收块2342、回收气缸2343、调节块2344和调节气缸2345,回收框2341的低端右侧通过铰链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下端内壁上,回收框2341的上端为开口结构,且回收框2341的右端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调节板2346,调节板2346的侧壁上通过销轴安装有调节气缸2345,调节气缸2345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调节块2344上,调节块2344安装在回收框2341的内壁上,回收框2341的外壁上安装有回收块2342,回收块2342的下端通过销轴安装有回收气缸2343,回收气缸2343的底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操作框2324的下端内壁上,回收气缸2343带动回收框2341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回收框2341内的粉尘能够滚动,回收支链234上的调节气缸2345带动调节板2346进行调节使得回收框2341内的粉尘能够输送出去,自动化对粉尘进行收集排出,提高了效率。

工作时,首先,升降移动装置1上的移动机构11开始工作,移动机构11上的双向驱动电机111带动两个主动车轮113进行转动,两个辅助车轮114进行辅助转动,当本发明移动到工作位置时,移动机构11上的两个限位支链116对两个主动车轮113与两个辅助车轮114进行限位,限位支链116开始工作,移动支撑板117后端的限位支链116上的限位气缸1165带动限位二号板1163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1163紧贴在两个主动车轮113的轮胎表面上,移动支撑板117前端的限位支链116上的限位气缸1165带动限位二号板1163进行调节使得限位二号板1163紧贴在两个辅助车轮114的轮胎表面上,工作人员通过攀爬梯1210攀爬到指定位置,攀爬液压缸1222带动攀爬梯1210向外调节使得攀爬梯1210远离矩形支撑板129,旋转电机121在旋转滑块124与旋转滑槽125的辅助下带动旋转板122旋转到合适的位置,两个卡紧支链127进行调节使得两个卡紧支链127卡进圆环板126的卡扣槽内,升降机构12上的四个支撑液压缸128带动矩形支撑板129进行高度调节使得矩形支撑板129到达工作位置,两个卡紧支链127上的两个卡紧气缸1272在两个卡紧滑块1274与两个卡紧滑槽1275的辅助下带动两个卡紧l型架1276进行移动使得两个卡紧l型架1276能够卡进圆环板126的卡扣槽内,位移机构13开始工作,位移机构13上的位移电机132带动位移齿轮133进行转动,位移机构13上的位移齿轮133在两个位移滑块135与两个位移滑槽136的辅助下带动位移齿条13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回收装置2上的推动机构21开始工作,推动机构21上的推动气缸212在两个推动滑块215与两个推动滑槽216的辅助下带动坐椅217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坐椅217进行工作,调节机构22开始工作,调节机构22上的调节电机222带动丝杠223进行转动,移动块224通过螺纹的传动方式在丝杠223上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机构22上的移动块224在调节滑块225与调节滑槽226的辅助下带动调节l型架227进行移动,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开始工作,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上的两个滚动气缸2334带动两个滚轮2333进行辅助滚动,避免吸盘2323与墙面直接接触而产生损伤,调节机构22移动到工作位置后,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开始工作,两个辅助滚动支链233上的两个滚动气缸2334带动两个滚轮2333向远离墙面的方向进行调节,吸收机构23上的真空泵2321开始工作,真空泵2321产生动力通过二号气管2322使得吸盘2323吸附在墙面上,气泵2320开始工作,气泵2320产生动力通过一号气管2319使得墙面上的粉尘被吸收进来,粉尘通过进风网231进入到吸收机构23内,两个微调气缸2317在一号吸收滑槽237与一号吸收滑块238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231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出水喷头2327能够对吸收海绵2313进行喷水,粉尘通过进风网231后遇到含有水的吸收海绵2313使得粉尘粘附在含有水的吸收海绵2313上,两个微调气缸2317在一号吸收滑槽237与一号吸收滑块238的辅助下带动吸收海绵231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旋转十字刷236能够接触到吸收海绵2313,两个滑动气缸2316带动两个二号滑板2315相向运动,两个二号滑板2315相互闭合减小了旋转十字刷236刮去吸收海绵2313上的粉尘难度,两个吸收电机2326带动旋转十字刷236进行转动,两个移动电动滑块232带动旋转十字刷236向下运动使得旋转十字刷236刮去粘附在吸收海绵2313上的粉尘,刮去的粉尘输送到回收支链234上,两个吸收机构23上的两个回收支链234将刮去粉尘进行排除,回收支链234开始工作,回收支链234上的回收气缸2343带动回收框2341进行角度调节使得回收框2341内的粉尘能够滚动,回收支链234上的调节气缸2345带动调节板2346进行调节使得回收框2341内的粉尘能够输送出去,实现了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墙面上刮扫粉尘再对落入地面的粉尘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刮扫墙面上的粉尘时需要戴口罩进行工作,不能完全避免粉尘的吸入,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进行下一处粉尘刮扫时需要借助攀爬工具再次攀爬工作,影响了工作进度,同时,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因长期站立在攀爬工具上,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影响效率,工作人员在刮扫时落下的粉尘会在刮扫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消耗时间长,不容易清理干净,工作劳动强度大与效率低等难题,达到了墙面上粉尘的自动化回收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