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8138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甜菜制果胶生产工艺对水资源需求巨大,制备1吨成品果胶大约需要600吨的水,以日产4吨成品果胶的生产规模计算,则每日需要2400吨的水,用水成本很大,进而提高了果胶的生产成本,而产生的污水量也在2160吨左右。现有技术中对甜菜制果胶生产的工艺废水不做处理或做简单处理,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甜菜制果胶产生的离子交换水和结晶母液分别进入三效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回收副产品氯化钠和氯化铵,三效蒸发器得到的冷却出水和甜菜制果胶产生的蒸煮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

2)调节池中的污水输送至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气浮处理得到的浮渣进入浮渣池,浮渣池内的渣用压滤机处理,压滤机处理得到的压滤水输送至调节池进行回用;

3)气浮处理得到的水输送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

4)厌氧处理得到的水输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有氧处理,有氧处理得到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自流进入中间水池;

5)中间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处理,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处理得到的滤液依次经过保安过滤器和超滤装置进行过滤,超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气浮池进行重新处理,超滤得到滤液进入回用水池,以便回用。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离子交换水、结晶母液和蒸煮污水的流速控制在20~40吨/小时。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调节池中设有电磁流量计,废水在调节池的停留时间控制在7~10小时。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气浮池停留时间控制1~2小时。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厌氧池中设有弹性立体填料和潜水搅拌机,弹性立体填料规格150×0.5mm,有效长度4m;材质聚丙烯;成膜重量50-100kg/m3;比表面积300m2/m3;潜水搅拌机功率n=1.5kw,叶轮直径260mm,叶轮轮速980r/min;弹性立体填料上培养附着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厌氧池停留时间控制25~35小时。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生物接触氧化池为设有填料的曝气池,填料材质为合成纤维,抗拉强度6.8~7.1克/单丝,伸长率4%,有效长度4m;经过培养驯化,氧化池中形成以cod降解菌和硝化菌为优势菌种的菌胶团,菌胶团附着在组合填料上形成生物絮体和生物膜;曝气管通气量为7~15m2/套,氧利用率≥28%,动力效率6.5kgo2/kw.h,供氧量0.68kgo2/h,气孔密度34000个/套,气泡直径0.2~3mm;生物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为20~25小时。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多介质过滤器滤料为石英砂和活性炭,滤层1~1.5m,滤速10m/h,接触时间10~20min。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超滤装置使用温度5~45℃,使用压力0~0.6mpa。

所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包括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以及能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反硝化菌。

上述的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设计合理,经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工艺废水能够达到80%的回用效率,极大程度上改善甜菜制果胶生产工艺中的用水问题,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甜菜制果胶配套水资源回用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甜菜制果胶产生的离子交换水和结晶母液分别进入三效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回收副产品氯化钠和氯化铵,三效蒸发器得到的冷却出水和甜菜制果胶产生的蒸煮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其中控制离子交换水、结晶母液和蒸煮污水的流速为20~40吨/小时,最佳为30吨/小时;三效蒸发器主要用于脱盐;调节池是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以保证额定流量提升至后续处理系统,减少水量和水质对系统的冲击负荷,调节池中设有电磁流量计,废水在调节池的停留时间控制在7~10小时,最佳为9小时;

2)调节池中的污水输送至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气浮处理得到的浮渣进入浮渣池,浮渣池内的渣用压滤机处理,压滤机处理得到的压滤水输送至调节池进行回用;其中气浮池为气浮净水器由混凝反应室和分离室组成,利用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作为工作液体,使污水中经混凝的污染物比重小于1而分离出来。废水用泵提升至气浮池,并同时投加凝聚剂,使废水的ss能得到明显下降,同时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codcr和bod5。利用溶气系统提供的溶气水,与经过混合反应后的水中杂质粘附在一起,形成气、水、颗粒的三相混合体(泡沫)浮于液面上,再用刮渣机刮去液面上的浮渣,达到分离、净化的效果,使废水中的各种悬浮杂质得到去除,浮渣排入浮渣池内,浮渣池内的渣由板框压滤机处理。气浮池的配套设备包括溶气罐,循环泵,空压机,溶气释放器和刮泥机。污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为1~2小时,最佳为1.5小时;

3)气浮处理得到的水输送至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厌氧池首先进行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池可使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菌作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小分子有机物,提高b/c值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产生的易降解有机物,可以作为共代谢物促进微生物在厌氧阶段或后续阶段对难降解有机物的代谢作用,大分子水解酸化后,再进行产乙酸,产甲烷阶段,把小分子直接分解为甲烷和水;厌氧池中设有弹性立体填料和潜水搅拌机,弹性立体填料规格150×0.5mm,有效长度4m;材质聚丙烯;成膜重量50~100kg/m3;比表面积300m2/m3;潜水搅拌机功率n=1.5kw,叶轮直径260mm,叶轮轮速980r/min;弹性立体填料上设有厌氧微生物和兼氧微生物,包括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以及能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反硝化菌;厌氧池停留时间控制25~35小时,最佳为30小时;

4)厌氧处理得到的水输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有氧处理,有氧处理得到的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处理得到的上清液自流进入中间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为设有填料的曝气池,填料材质为合成纤维,抗拉强度6.8~7.1克/单丝,伸长率4%,有效长度4m;经过培养驯化,氧化池中形成以cod降解菌和硝化菌为优势菌种的菌胶团,菌胶团附着在组合填料上形成生物絮体和生物膜;曝气管通气量为7~15m2/套,氧利用率≥28%,动力效率6.5kgo2/kw.h,供氧量0.68kgo2/h,气孔密度34000个/套,气泡直径0.2~3mm;生物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为20~25小时,最佳为22.5小时;

5)中间水池中的水输送至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处理,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处理得到的滤液依次经过保安过滤器和超滤装置进行过滤,超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气浮池进行重新处理,超滤得到滤液进入回用水池,以便回用;其中多介质过滤器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滤料采用石英砂和活性炭,滤层1~1.5m,滤速10m/h,污水接触时间10~20min,通过在其进水管道投加高效絮凝剂,采用微絮凝过滤方式,使水中部分悬浮物、有机物和胶体变成微絮体在石英砂和活性炭中截留而去除;超滤装置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超滤装置使用温度5~45℃,使用压力0~0.6mpa。

通过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废水回用率达到80%以上,水质符合回用标准。

进水水质参数如下:

经过本发明处理后出水水质参数如下:

去除率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