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件内壁的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7057阅读:1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件内壁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管件通常在汽车、摩托车、建筑等中起到支撑、连接、套管的作用。由于管件在加工或传送过程中会粘附上灰尘,因此管件在包装前都需要进行清理,在现有清理技术中,通常是在管件传送的过程中对管件的表面进行冲洗,但这种方式仅能对其表面进行清洗,但管件内壁的杂物则无法清洗到。另外就是将管件放入清洗池中进行搅拌清洗,但这种清洗方式虽然能对管件内壁起到清洗作用,但只能对附着力较弱的杂物进行清洗,而无法清洗掉粘附在管件内壁上附着力较强的杂物,且在清洗过程中还会对管件表面造成磨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管件内壁的清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件内壁不易清洗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用于管件内壁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洁液组分准备:乙醇、二亚乙基三胺、丙酮、松油、硅藻土、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步骤2:将步骤1中各组分置于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30min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30min,得清洁液备用;其中硅藻土分为两次放入,搅拌前将三分之二的硅藻土放入容器中同时进行搅拌,搅拌20min后加入剩余硅藻土继续搅拌;

步骤3:准备一个具有竖直通孔的清洗台,该通孔的直径大于待清洗管件的长度2-5cm,并在通孔的侧壁开设两个相对的槽孔,两个槽孔内均设置用于对管件端口进行支撑的定位机构和可伸入管件端口内对管件内孔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步骤4:将步骤2中的清洁液按40%-50%的浓度加水稀释,并将该稀释后的清洁液注入清洗机构中;

步骤5:将待清洗管件按15-25个/分钟的速度水平横向投入到步骤3的通孔中,管件下落至槽孔处时,启动定位机构和清洗机构,使定位机构伸入到管件两端口内对管件进行支撑,同时清洗机构伸入到管件两端口内,并将步骤4中的清洁液高压喷洒到管件的内壁上进行清洗。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步骤1中的组分配置以及步骤2对各组分的制备,从而使本清洁液降低了表面张力,并保证了清洁液ph为中性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本清洁液配合高压喷淋的方式对极性和非极性污染物都有良好的清洗效果,尤其是在狭小缝隙清洗方面也取得了有益效果,因此配合步骤3中的清洗机构对管件内孔壁进行高压冲洗时,可有效将粘附在内孔壁的污物清洗干净。

2、本方案中通过将定位机构和清洗机构同时伸入管件两端口内,对管件进行支撑的同时对管件内孔壁进行冲洗,不仅提高了对管件内壁粘附物的冲击力度,还避免了传统清洗方式中管件之间相互摩擦而导致表面磨损的问题。

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清洁液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乙醇45-60份、二亚乙基三胺5-10份、丙酮2-6份、松油8-15份、硅藻土3-10份、直链烷基苯磺酸钠2-5份,通过上述各组分的配置,使清洁液的清洗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方案2:作为优选方案1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清洁液的组分还包括消泡剂,所述消泡剂的重量份数为2-3份,以消除清洁液在制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

优选方案3:作为优选方案2的改进,步骤2中,为了保证各组分在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将30min之前的搅拌转速设置为80-110r/min,将30min之后的搅拌转速设置为50-60r/min。

优选方案4:作为优选方案3的改进,步骤5中,所述清洗机构的喷水压力为5-10mpa。

优选方案5:作为优选方案4的改进,步骤3中,将两个所述槽孔的水平高位置相错设置,且两者的高低差小于5cm,如此在冲洗过程中便于污水从倾斜的管件内孔及时排放,避免污水堆积在管件中,而减弱对管件的冲洗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管件内壁的清洗方法中清洗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清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通孔1、槽孔2、楔形块3、连接管4、接触开关5、弧形罩体6、启动板7、驱动板8、管件9。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清洁液组分准备:乙醇55kg、二亚乙基三胺8kg、丙酮4kg、松油10kg、硅藻土6kg、直链烷基苯磺酸钠3kg、消泡剂2kg;

步骤2:将步骤1中各组分置于容器中进行搅拌,共搅拌60min,得清洁液备用;其中搅拌30min后加入去离子水0.5kg,并将硅藻土分为两次放入容器中,搅拌前将4kg的硅藻土放入容器中同时进行搅拌,搅拌20min后加入剩余硅藻土继续搅拌20-30min;搅拌过程中,前30min的搅拌转速为100r/min,后30min的搅拌转速为50r/min。

步骤3:准备一清洗台,该清洗台的具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在清洗台的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一条通孔1,该通孔1的宽度略大于管件的长度。在通孔1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均横向开设有槽孔2,槽孔2内安装有清理单元,两个清理单元的水平位置相错设置,且两个清理单元的高度差为4cm,在冲洗过程中便于污水的及时排放,避免污水堆积在管件中,减弱对管件的冲洗力度。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左侧的清理单元为例,清理单元包括清洗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楔形块3,楔形块3横向滑动在槽孔2中,在无外力作用时,楔形块3的楔面位于通孔1中且楔形块3的楔面朝上。清洗机构包括有用于连接水泵的连接管4,该连接管4滑动铰接在楔形块3的左端。楔形块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动销,连接管4的上端开设有行程孔,滑动销滑动连接在行程孔中。所述槽孔2底部设有弧形罩体6,槽孔2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启动水泵的接触开关5,该接触开关5位于弧形罩体6内,弧形罩体6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侧。连接管4中部开设有条形孔,槽孔2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滑动连接在条形孔中,连接管4的下端连接有用于控制接触开关5的启动机构,启动机构包括由横板和竖板组成的启动板7,启动板7呈“l”型,竖板与连接管4侧壁滑动连接,横板与槽孔2下壁滑动连接,横板的厚度大于弧形罩体6开口的高度,所述横板的自由端沿竖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横板下表面设有可容纳弧形罩体6的槽体,槽体内设有用于与接触开关5相抵的驱动板8。槽孔2与连接管4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步骤4:将步骤2中的清洁液按40%-50%的浓度加水稀释,并将该稀释后的清洁液注入清洗机构中;

步骤5:将待清洗管件按20个/分钟的速度水平横向投入到步骤3的通孔中,管件9下落至与楔形块3接触时,管件9利用自身下落时的冲击力,推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3向槽孔2内运动,楔形块3则推动连通管下端沿通孔1方向转动,使左右两侧的连通管伸入管件9的两端内部,从而将管件9支撑在通孔1中,连通管在转动时带动启动板7向通孔1方向滑动,当启动板7内的驱动板8触动接触开关5时,接触开关5控制水泵启动,水泵将清洁液通过连通管喷洒到管件9内孔壁中从而对管件9内孔进行冲洗。同时当弧形罩体6位于启动板7槽体内时,可对清洗机构起到限位作用。由于两个连通管的高度差为4cm,在冲洗过程中便于污水的及时排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