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76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体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球的许多地方通过使用以净化水为目的的技术才可以获得安全干净的水是公知事实。已知技术之一是使水暴露于对水具有消毒效果的紫外线光。一般而言,已知用于使水受到紫外线光处理的家用设备,其中这些设备可以是其中在操作期间实现更多水净化处理的独立设备或者更大组件的部分。更大组件的示例是包括各种模块的组件,这些模块除了具有用于发射紫外线光的光源的模块之外还包括具有反向渗透过滤器的模块。当紫外线光用于处理水时,重要的是某一数量的水的所有部分暴露于光持续某一时间段。如果时间太短,则太多活跃微生物保留于水中并且未获得所需处理结果。一种确保水的有效处理的方式是在相对小的容器中设置用于发射紫外线光的光源并且让某一数量的水在该容器中停留适当长度的时间。然而有与使用相对小的容器有关的弊端、即一次仅能处理少量水的事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体不能持续净化,并且净化不彻底的问题。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沉降组件和净化组件,所述沉降组件包括有沉降槽、进水管、上磁铁、下磁铁、吸附网、出水管;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有外桶、内桶、螺套、电机、净化装置和搅拌叶;在所述沉降槽的左侧上端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并列设置有第一过滤盒和第二过滤盒;在所述沉降槽的上端设置上磁铁,在沉降槽的底端设置下磁铁,且上磁铁与下磁铁的磁性相吸;在所述沉降槽的内部中下端设置吸附网;在所述沉降槽的右端设置外桶;在所述外桶的内侧壁设置净化装置;在所述外桶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在所述外桶的内部中心设置内桶,且内桶的底端穿过外桶的底端,并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在所述内桶的内部中下端设置搅拌叶;在所述内桶的上侧壁周围设置漏孔;在所述内桶的底端设置螺套;在所述螺套的底端设置电机;所述出水管的左端设置在沉降槽的右侧上端,出水管的右端穿过外桶且延伸至内桶内部;所述机架底面四角均向内设置有一通槽,所述通槽的两相对内侧面垂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之间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通槽顶部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网由竹炭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磁铁呈螺帽状,且与沉降槽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侧面设置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与螺套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盒内设置有粗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盒内设置有细过滤网,所述细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粗过滤网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盒,所述第三过滤盒内设置有载硫活性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沉降组件和净化组件来对采集水进行处理,沉降组件通过上磁铁和下磁铁的相吸性,把通过的液体的内部杂质压向了沉降槽的底端,再通过吸附网吸附;接着采集水流进净化组件的内桶,通过电机带动内桶转动,同时带动搅拌叶转动,使内桶的内部形成漩涡,此时液体中的杂质进一步被清除到内桶底端,内桶上端的水通过漏孔流入到外桶中,此时在通过净化装置对液体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液体通过出水口流出。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净化效果好,移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方便移动的采集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架20,机架20内设置有沉降组件和净化组件,沉降组件包括有沉降槽1、进水管2、上磁铁3、下磁铁4、吸附网5、出水管16、外桶7、内桶8、螺套9、电机10、净化装置12和搅拌叶13;在沉降槽1的左侧上端设置进水管2;进水管内并列设置有第一过滤盒30和第二过滤盒31;第一过滤盒30内设置有粗过滤网40,第二过滤盒31内设置有细过滤网41,细过滤网41的孔径小于粗过滤网40的孔径;这样,液体先经过第一过滤盒30进行第一次粗过滤,再经过第二过滤盒31进行第二次细过滤来初步过滤掉液体内的杂质。

在沉降槽1的上端设置上磁铁3,在沉降槽1的底端设置下磁铁4,且上磁铁3与下磁铁4的磁性相吸;由于上磁铁3与下磁铁4相吸,因此流过沉降槽1的液体中的杂质被挤压到沉降槽1的底端。

下磁铁4呈螺帽状,且与沉降槽1之间为螺纹密封连接,便于打开沉降槽1,对其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在沉降槽1的内部中下端设置吸附网5,且吸附网5由竹炭制成,可以把液体中的杂质吸附在吸附网5上,并且吸附网5还能去除液体中的异味;在沉降槽1的右端设置外桶7;在外桶7的内侧壁设置净化装置12,且净化装置12能够散发出紫外光,可以对液体进行杀菌消毒;在外桶7的右侧底端设置出水口15,便于把净化好的液体排出;在外桶7的内部中心设置内桶8,且内桶8的底端穿过外桶7的底端,并且通过密封圈11密封,同时内桶8与外桶7之间可旋转;在内桶8的内部中下端设置搅拌叶13,且搅拌叶13呈倾斜状;通过转动内桶8带动搅拌叶13转动,使内桶8内的液体形成漩涡。

在内桶8的上侧壁周围设置漏孔14,通过漏孔14可以把内桶8上端净化的水过滤的外桶7内;在内桶8的底端设置螺套9,且内桶8与螺套9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在螺套9的底端设置电机10,通过电机10带动内桶8转动;出水管16的左端设置在沉降槽1的右侧上端,出水管16的右端穿过外桶7且延伸至内桶8内部,把沉降槽1净化后的液体,排到内桶8内,通过内部的装置在进一步净化,保证了液体的质量。出水口内设置有第三过滤盒50,第三过滤盒50内设置有载硫活性炭51进一步对液体进行消毒。

本装置通过上磁铁3和下磁铁4的相吸性,把通过的液体的内部杂质压向了沉降槽1的底端,再通过吸附网5吸附;接着水流进内桶8,通过电机10带动内桶8转动,同时带动搅拌叶13转动,使内桶8的内部形成漩涡,此时液体中的杂质进一步被清除到内桶8底端,内桶8上端的液体通过漏孔14流入到外桶7中,此时在通过净化装置12散发出的紫外光对液体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液体被排出使用。

机架20底面四角均向内设置有一通槽6,通槽6的两相对内侧面垂直设置有滑道61,滑道61之间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板62,通槽6顶部设置有一气缸63,气缸63能够驱动连接板62上下移动,连接板62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64。机架20侧面设置有一控制开关65,控制开关65连接气缸63。在需要对机架20进行移动时,便打开控制开关65,控制开关65驱动气缸63工作,气缸63驱动连接板62下移,万向轮64则伸出机架20底部,能够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位置后,气缸63则驱动万向轮64复位,万向轮64隐于机架20内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