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氮除磷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08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氮除磷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氮除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为生物脱氮除磷,主要有AAO工艺、Bardenpho工艺、UCT工艺、SBR工艺。例如AAO工艺的流程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菌分解,然后进入缺氧区,反消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消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的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释放,沉淀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其余的生物脱氮除磷方式与此工艺流程相似,处理过程较为复杂繁琐,处理效率低,净化效果不佳,仍然容易出现氮和磷的超标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脱氮除磷罐,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方式处理流程复杂繁琐,处理效率低,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氮除磷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内上部设置了上隔网,下部设置了下隔网,在上隔网与下隔网之间的罐体内腔中装置滤料,在罐体壁面位于下隔网的下方设置了进水管和放空管,在罐体的顶部设置了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氮除磷罐将废水从罐体底部通入,在废水通过滤料时,利用滤料吸附处理,清水从罐体的顶部排水管排出,滤料上附着有微生物,一方面滤料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水中的铵,另一方面滤料表面生物膜中的硝化菌将吸附在沸石上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形成了一个自我吸收、自我硝化的循环净化过程,实现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的三个过程,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除氮除磷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料为沸石,沸石具有四面体骨架结构的多孔性含水硅铝酸盐晶体,有良好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同时沸石比表面积大,对微生物无毒害,易于附着微生物作为生物载体,沸石滤料还可采用碱或盐溶液进行再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溢水槽,排水管连接在溢水槽上,罐体内处理完成的清水从罐体顶部溢出收集到溢水槽中,溢水槽起到缓存收集的作用,清水再从排水管集中排出,保障脱氮除磷罐长效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隔网包括下支撑柱、下支撑架和下不锈钢网,下支撑柱的下部支撑在罐体底部,下支撑柱的顶部连接着与罐体内径匹配的下支撑架,下支撑架上装置着下不锈钢网,使得滤料集中在上隔网和下隔网之间的区域,保障脱氮除磷罐长效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不锈钢网设置有两层,下不锈钢网的孔数为200目,避免滤料穿透,保障长效稳定工作,避免滤料穿透流失降低了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隔网包括上支撑架和上不锈钢网,上支撑架为角钢制成的框架并且焊接在罐体内壁,上不锈钢网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不锈钢网设置有两层,上不锈钢网的孔数为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的底部在下隔网的下方设置了曝气装置,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废水与滤料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并且防止大颗粒的悬浮物吸附在滤料上影响吸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曝气装置在罐体的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的曝气器,保障搅拌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顶部还开设有人孔,并且在罐体内壁设置有连接人孔至罐体底部的内梯,所述的人孔上还设置有丝网盖,罐体顶部的外围还设置有操作平台,并且在罐体的外壁设置了通至操作平台的爬梯,方便罐体的清理维护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氮除磷罐实现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的过程,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通过生物方式不但能使滤料不断得到再生,还能提高脱氨氮的硝化性能,利用微生物作用有效地去除氨氮,沸石滤料可采用碱或盐溶液进行再生,可以继续循环使用,降低处理成本,保障除氮除磷的效率,处理后的废水还能够达到降低色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曝气装置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脱氮除磷罐,简化净化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滤料可循环重复使用,降低处理成本,提高除氮除磷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脱氮除磷罐,包括罐体1,罐体1由δ=8mm的普通钢板制作而成,罐体1内上部设置了上隔网2,下部设置了下隔网3,在上隔网2与下隔网3之间的罐体1内腔中装置滤料4,滤料4采用沸石,在罐体1壁面位于下隔网3的下方设置了进水管5和放空管6,在罐体1的顶部设置了排水管7。

沸石具有四面体骨架结构的多孔性含水硅铝酸盐晶体,有良好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同时沸石比表面积大,对微生物无毒害,易于附着微生物作为生物载体,一方面沸石用于生物载体富集硝化菌;另一方面沸石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水中的铵,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沸石表面生物膜中的硝化菌将吸附在沸石上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形成了一个自我吸收、自我硝化的循环过程。沸石滤料孔径一般在0.4nm左右,而NH4+的离径为0.286nm,很容易进入晶穴内部进行离子交换。因此,沸石对氨氮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其交换能力远大于离子交换树脂。经稳定运行一定时间后,沸石滤料还可采用碱或盐溶液进行再生,可以继续循环使用。当吸附氨达到饱和后,可用5%的NaCl盐水循环再生(4小时),而较浓的NH4-N废水需加NaCl液,用折点法脱氮生成氮气后再排放。

罐体1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溢水槽8,溢水槽8采用δ=6mm的钢板制成,溢水槽8的槽底低于罐体1顶部边缘,罐体1中处理完成的净水溢流到溢水槽8中,溢水槽8起到收集缓存的作用,排水管7连接在溢水槽8上,排水管7再将净水集中排出,罐体1顶部还开设有人孔,并且在罐体1内壁设置有连接人孔至罐体底部的内梯11,所述的人孔上还设置有丝网盖,避免滤料穿漏,罐体1顶部的外围还设置有操作平台12,并且在罐体1的外壁设置了通至操作平台12的爬梯13,方便维护、清理工作。

下隔网3包括下支撑柱31、下支撑架32和下不锈钢网33,下支撑柱31由钢管制成,下支撑柱31的下部支撑在罐体1底部,下支撑柱31的顶部连接着与罐体1内径匹配的下支撑架32,下支撑架32采用8号槽钢制成,下支撑架32上装置着下不锈钢网33;上隔网2由上支撑架21和上不锈钢网22组成,上支撑架21为采用4号角钢制成的框架并且焊接在罐体1内壁,上不锈钢网22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支撑架21上。上不锈钢网22、下不锈钢网33都设置有两层,并且上不锈钢网22、下不锈钢网33的孔数为200目,还可将不锈钢网22、下不锈钢网33分为两个或四个对称的网拼装而成。

罐体1的底部在下隔网3的下方设置了曝气装置9,曝气装置9在罐体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的曝气器91,起到充分的搅拌作用,使废水和滤料充分接触,并且防止大颗粒悬浮物吸附在滤料上,吸收后的渣滓经重力沉淀作用从罐体1底部的放空管6排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