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87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泳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泳污水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泳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泳加工工艺过程中,在多个工序中都需要利用水源进行清洗,因而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利用过的水源在排放时也需要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因此需要通过污水处理设备来净化水源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将水源进行重复利用。

而目前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先将药剂稀释后再通过进口泵将药剂输入到水池中,由于污水要连续不断进行净化,而且在不同工序添加不同的药剂,需要多个泵连续工作,泵在连续工作中极易损坏,需要频繁的更换水泵,从而影响净化效率和净化成本。而且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不利于直接观察污水净化情况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污水处理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结构复杂、容易损坏,污水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泳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净水池、药剂池和用于安装药剂池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高度高于净水池,所述药剂池和净水池之间通过药剂输送管连通,所述药剂输送管上设有药剂输送开关,所述安装架和净水池之间设有观测台,所述净水池上设有打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高度高于净水池的安装架,使得药剂池中的药剂可以无需通过泵便能连续不断的输送到净水池中,并且通过药剂输送开关打开和关闭药剂输送管的药剂输送,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净水池包括打捞槽,所述打捞装置安装在打捞槽上,所述打捞槽的一侧依次设有破乳槽、中和槽、絮凝槽和聚凝槽,且破乳槽、中和槽、絮凝槽和聚凝槽之间相邻的两个槽体互相连通,所述聚凝槽和打捞槽连通。

进一步,所述药剂池包括与破乳槽连通的第一药剂槽、与中和槽连通的第二药剂槽、与絮凝槽连通的第三药剂槽和与聚凝槽连通的第四药剂槽。

进一步,所述药剂池上安装有供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上设有与第一药剂槽连通的第一供水支管、与第二药剂槽连通的第二供水支管、与第三药剂槽连通的第三供水支管和与第四药剂槽连通的第四供水支管,各个供水支管上均设有供水开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药剂池设置多个药剂槽便于分序逐步加入药剂,实现污水的逐步净化处理,而且将对应的药剂和对应工序的净水槽体连通,有利于多个净化工步互不干扰的同时进行,提高净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打捞装置包括链轮、链条和捞渣机构,所述链轮安装在打捞槽上,链条和链轮连接,所述捞渣机构安装在链条上,链条带动捞渣机构沿着打捞槽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捞渣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和链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滤网通过支架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架和支撑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弯曲部,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牵引绳。

进一步,所述支撑轴上设有两个支架,两个支架下端弯曲部的开口分别朝向打捞槽的两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支架,使得捞渣机构无论沿着打捞槽向左移动或是向右移动均能打捞沉淀物和杂质,提高打捞效率,而且支架与支撑轴转动连接,便于通过牵引绳提起捞渣机构进行杂质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A向剖视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安装架;

2 观测台;

31 第一药剂槽;

32 第二药剂槽;

33 第三药剂槽;

34 第四药剂槽;

4 净水池;

41 破乳槽;

42 中和槽;

43 絮凝槽;

44 聚凝槽;

45 打捞槽;

5 供水总管;

51 供水支管;

52 供水开关;

6 药剂输送管;

61 药剂输送开关;

71 转轴;

72 链轮;

73 链条;

81 支撑轴;

811 限位柱;

82 轴套;

821 限位槽;

83 滤网;

84 牵引绳;

85 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泳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净水池4、药剂池和用于安装药剂池的安装架1,安装架1的高度高于净水池4,从而使得药剂池和净水池产生高度落差,使得药剂池内的药剂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入净水池内。药剂池和净水池4之间通过药剂输送管6连通,药剂输送管6上设有药剂输送开关61,药剂输送开关61可以采用阀门或直接设置水龙头实现药剂输送的关闭和打开,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安装架1和净水池4之间设有观测台2,通过设置观测台2便于添加药剂和观察净水池4中的污水处理情况。净水池4上设有打捞装置,通过打捞装置捞取净水池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如图1和图2所示,净水池4包括打捞槽45,打捞装置安装在打捞槽45上,打捞槽45的一侧依次设有破乳槽41、中和槽42、絮凝槽43和聚凝槽44,破乳槽41和中和槽42之间的壁体上部设有通孔,污水由该通孔从破乳槽41中流入到中和槽42内;中和槽42和絮凝槽43之间的壁体上部设有通孔,污水由该通孔从中和槽42中流入到絮凝槽43内;絮凝槽43和聚凝槽44之间的壁体下部设有通孔,污水由该通孔从絮凝槽43流入到聚凝槽44内;聚凝槽44和打捞槽45之间的壁体下部设有通孔,污水由该通孔从聚凝槽44中流入到打捞槽45中。破乳槽41、中和槽42、絮凝槽43之间的壁体上的通孔设置在壁体的上部,有利于污水顺利流入下一步工序的槽体内,絮凝槽43、聚凝槽44、打捞槽45之间的壁体上的通孔设置在壁体的下部,有利使得污水可以平稳的流入下一步工序的槽体内,为了辅助污水从流通方向和速度,可以将破乳槽41、中和槽42、絮凝槽43、聚凝槽44的底部倾斜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药剂池包括与破乳槽41连通的第一药剂槽31、与中和槽42连通的第二药剂槽32、与絮凝槽43连通的第三药剂槽33和与聚凝槽44连通的第四药剂槽34,各个药剂槽通过药剂输送管6和对应的破乳槽41、中和槽42、絮凝槽43、聚凝槽44连通。药剂池上安装有供水总管5,供水总管5上设有与第一药剂槽31连通的第一供水支管、与第二药剂槽32连通的第二供水支管、与第三药剂槽33连通的第三供水支管和与第四药剂34槽连通的第四供水支管51,各个供水支管上均设有供水开关52,供水开关52可以采用阀门或直接设置水龙头实现药剂输送的关闭和打开,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由于在进行电泳污水处理时,会将电泳污水集中汇合输送到电泳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处,电泳污水处理设备安装一般安装在工厂的下层,因此供水总管5的无需通过泵便能实现供水,为了便于供水方便,可以在供水总管上设置供水总开关;若需要从外部引入水源时,最多也只需要一个泵为供水总管提供供水动力,减少泵的数量,也降低了成本。

如图2至图6所示,打捞装置包括链轮72、链条73和捞渣机构,链轮72安装在打捞槽45上,打捞槽4为长方体槽体,在四个顶角处安装有轴承座,打捞槽45同一端的两个轴承座上安装有转轴71,链轮72安装在转轴上,同一侧的两个链轮72通过链条73连接,电机驱动转轴71转动,转轴71带动链轮72转动,链条73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链条上的捞渣机构沿着打捞槽来回移动,实现捞渣。

如图2至图6所示,捞渣机构包括支撑轴81,支撑轴81的两端和链条73固定连接,支撑轴81上安装有滤网83,滤网83是通过支架85安装在支撑轴81上的,支架81的下端设有弯曲部,支架81可以采用J型结构,滤网固定挂设在支架85上撑开,滤网83的密度和间隙根据需求设置,通过在支架81下端设置弯曲部,有利于兜住沉淀物。支架81的上端固定设有轴套82,通过轴套82和支撑轴81转动连接,轴套82的内壁设有限位槽821,支撑轴81上设有和限位槽821配合的限位柱811,通过限位柱811和限位槽821配合,避免支架沿支撑轴81的轴向移动,同时限制了支架的转动范围,避免支架在捞渣过程中过渡摆动。支架81的下端设有牵引绳84,通过牵引绳84可以将支架84提起来,从而将滤网83打捞的沉淀物清理干净。支撑轴81上设有两个支架85,两个支架85下端弯曲部的开口分别朝向打捞槽的两端,即两个支架85对称设置,使得捞渣机构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都能进行捞渣,提高捞渣效率,加快污水净化处理。

其工作过程为:在第一药剂槽31中加入盐酸,第二药剂槽32中加入氢氧化钠,第三药剂槽中33中加入PAC(PAC即为聚合氯化铝),第四药剂槽34中加入PAM(PAM即为聚丙烯酰胺),通过添加药剂使得净水池4中的各个槽体逐步净化处理,处理之后的污水送入到打捞槽进行最后的沉淀物打捞,处理完成的污水可以继续循环使用,也可以直接排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合理的结构布局,减少泵的使用数量,但同时保证了各个污水处理工序的同步进行,降低了成本,而且通过捞渣机构对打捞槽内的沉淀物充分打捞,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打捞质量,提高了净化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