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534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超临界机组基建调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清洗阶段对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基建机组对高压抽汽回热系统及设备冲洗大多数采用老的传统工艺,即机组在约20%负荷工况运行,利用机组自身汽源对抽汽回热系统管道及设备进行冲洗,具体冲洗设备的结构如图1(图中虚线处为临时冲洗管路,实线处为抽汽回热系统正式管道)所示,具体冲洗方法为:先分别对单个高加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再通过正常疏水逐级自流至末级高加,在末级高加危急疏水管上设计临时冲洗管路,将该管路接至雨水井进行冲洗,冲洗至水质化验符合要求时,疏水才允许回收至除氧器。

但该冲洗工艺存在以下明显不足:

1、机组必须长时间的处于低负荷状态进行高压加热器汽侧系统冲洗,以满足冲洗参数要求和管道设备的安全,汽机必然长时间处于不利工况区,低负荷的长时间运行严重影响汽轮机叶片寿命。此方法必须安排停机恢复工作,增加了机组整套试运周期,时间成本显著增加。

2、系统冲洗过程中遗留死角,三号高加至除氧器段管路无法进行冲洗,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该系统管路距离除氧器距离也相当远,初步估算约40多米,该管路内的垃圾会直接进入除氧器。

3、系统冲洗过程中,因使用的是正式系统阀门,系统冲洗的垃圾会堵塞系统疏水阀门,造成高加系统疏水阀门卡涩,给机组运行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机组长时间处于低负荷状态进行冲洗,也有基建机组在分系统调试过程中,对高加汽侧系统管道通过辅汽供汽临时管道4接临时汽源(辅助蒸汽)进行冲洗,冲洗工艺流程如图2(图中虚线处为临时冲洗管路,实线处为抽汽回热系统正式管道)所示。但这种冲洗方法对辅助蒸汽量要求比较大,过程中加热器系统设备进出水温差大,高加正常疏水管路不能得到有效的冲洗,对加热器设备有间接损害影响,且通过几个工程案例实践下来,整个高加汽侧系统冲洗效果不理想。机组整套调试过程中,给水泵入口滤网差压高频繁报警,安装单位分别对两台给泵入口滤网轮换清洗,现场滤网拆开后发现内部都是锈皮﹑铁渣沙子等垃圾,最为严重的是机组因给泵入口滤网堵塞,导致给水泵严重汽蚀,造成锅炉给水流量低低,锅炉MFT跳闸,给机组设备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且无安全隐患的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包括多级高压加热器,除末级高压加热器外的各高压加热器汽侧分别通过对应的正常疏水管与后一级高压加热器汽侧相连,末级高压加热器汽侧通过对应的正常疏水管与除氧器相连;除氧器与凝结水系统相连;其中,凝结水系统通过凝结水临时管道与首级高压加热器的危急疏水管相连;各级高压加热器的抽汽管道分别通过对应的废液临时管道直接连通至废液池。

除末级高压加热器外的各级高压加热器的正常疏水管分别通过对应的高加汽侧临时管道与后一级加热器汽侧无流通阻碍地直接相连。

凝结水系统的凝汽器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凝结水减温水管道与凝结水临时管道相连。

除首级高压加热器的各级高压加热器的危急疏水管处均设有临时阀门,并通过临时管路与机组排水槽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拆除了现有回热系统中的所有正式疏水调节阀门,避免了冲洗阶段对阀门的损坏,确保机组运行阶段阀门动作可靠;同时危急疏水调节阀门替换成临时阀,既避免了冲洗阶段对正式疏水阀的损坏,又能通过临时阀调节水量。

2、通过凝结水临时管道,经首级高压加热器的危急疏水管将凝结水引入回热系统中,方便在机侧碱洗阶段实施对回热系统的清洗,避免机组在低负荷段因系统冲洗而长时间的停留,对汽轮机本体设备起到了保护,同时也避免了大量高品质的蒸汽因冲洗而排放掉,对机组来说起到节能效果。

3、本实用新型对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结构改进,使冲洗安排在机侧碱洗阶段,避免了整套启动初始阶段的水冲及管路恢复工作,明显缩短了整套启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现有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高加,2-#2高加,3-#3高加,11-#1高加抽气管道,21-#2高加抽气管道,31-#3高加抽气管道,12-#1高加危急疏水管,22-#2高加危急疏水管,32-#3高加危急疏水管,13-#1高加正常疏水管,23-#2高加正常疏水管,33-#3高加正常疏水管,4-辅汽供汽临时管道,5-凝结水临时管道,6-废液临时管道,7-高加汽侧临时管道,8-除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包括#1高加(高压加热器)1、#2高加2、#3高加3、#1高加抽气管道11、#1高加危急疏水管12、#1高加正常疏水管13、#2高加抽气管道21、#2高加危急疏水管22、#2高加正常疏水管23、#3高加抽气管道31、#3高加危急疏水管32、#3高加正常疏水管33、除氧器8、凝结水系统、凝结水临时管道5、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和废液临时管道6。凝结水系统的凝汽器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和凝结水减温水管道相连;凝结水减温水管道通过凝结水临时管道5与#1高加危急疏水管12相连;各高加正常疏水管13、23分别通过对应的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与相邻的后一高加汽侧2、3直接相连;各高加抽汽管道11、21、31分别通过对应的废液临时管道6直接连通至废液池。

本实用新型超超临界机组高压抽汽回热系统的结构改进主要试用于清洗阶段,该清洗安排在机侧碱洗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预准备工作:取出除氧器8内的喷嘴(喷嘴清洗结束后恢复);拆除所有高加危急疏水调节阀,加装临时手动隔离阀,拆除所有高加正常疏水调节阀,除#3高加至除氧器处疏水调节阀加装临时手动阀,其他正常疏水调节阀处采用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短接;将抽汽主管路在各段电动门处断开,通过废液临时管道6接至废液池;将凝结水水源通过凝结水临时管道5经#1高加危急疏水管12接入抽汽回热系统,并在以下冲洗过程中抽汽管路支吊架确认加固。#2高加危急疏水管22、#3高加危急疏水管32处安装临时阀门,并通过临时管接至机组排水槽。

2、第一阶段水洗:

第一回路:高加抽汽管路﹑高加汽侧及危机疏水管路冲洗

#1高加系统流程: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凝结水减温水管道→凝结水临时管道5→#1高加危急疏水管12→#1高加(高压加热器)1汽侧→#1高加抽汽管道11→废液临时管道6→排放至废液池

#2高加系统流程: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凝结水减温水管道→凝结水临时管道5→#1高加危急疏水管12→#1高加1汽侧→#1高加正常疏水管13→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2高加2汽侧→#2高加危急疏水管22→排放至雨水井(#2高加2汽侧→#2高加抽汽管道21→废液临时管道6→排放至废液池)

#3高加系统流程: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凝结水减温水管道→凝结水临时管道5→#1高加危急疏水管12→#1高加1汽侧→#1高加正常疏水管13→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2高加2汽侧→#2高加正常疏水管23→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3高加3汽侧→#3高加危急疏水管32→排放至雨水井

(#3高加3汽侧→ #3高加抽汽管道31→废液临时管道6→排放至废液池)

第二回路:整个高压回热系统循环冲洗

系统流程:凝汽器→凝结水泵→凝结水管道→凝结水精处理旁路→凝结水减温水管道→凝结水临时管道5→#1高加危急疏水管12→#1高加1汽侧→#1高加正常疏水管13→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2高加2汽侧→#2高加正常疏水管23→高加汽侧临时管道7→#3高加3汽侧→#3高加正常疏水管33→除氧器8→低压给水管→临时管→凝汽器。

该阶段冲洗过程中,冲洗用水采用除盐水,并采用大流量、变流量水进行冲洗,冲洗流量控制在300~500m3/h。

3、第二阶段碱洗:

按照碱洗方案配置相应浓度的碱洗液。

往系统内注满碱洗液,关闭各高加抽汽管道11、21、31处的阀门和#2高加危急疏水管22、#3高加危急疏水管32处的临时阀门,通过凝结水泵,按300 m3/h流量对系统进行循环碱洗,循环冲洗8-10小时后,打开各高加抽汽管道11、21、31处的阀门和#2高加危急疏水管22、#3高加危急疏水管32处的临时阀门,将系统内的碱液排放完毕。

4、第三阶段水洗:

按照步骤(2)中第一阶段水洗的冲洗原则,对系统及设备再次进行水冲洗,至冲洗水质目测清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