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59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综合原因,致使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工业废水、农药废水、淡水产业、生活污水排入城市、乡村的河流、湖泊及浅海等,造成水环境污染,河湖富营养化和河道黑臭是我国城乡水环境普遍现象。

如何综合治理河流、湖泊及浅海现存的污染状态,恢复水环境良好的动态,是一个物理、化学、生物、水文气象等系统性技术问题,并不是单一技术能够于予解决的。动态水环境是一条环链,其重要环节是泥。解决泥中的污染因子,激活、恢复土壤中微生物、生物体系,从而恢复达到河道、湖泊及浅海的自净能力是关键所在。

目前,河流、湖泊及浅海的清淤主要采用围堰清淤,即先将河流、湖泊及浅海分成几段进行筑堤坝围堰,再将坝内的流水抽干,然后再挖污泥,将发臭的污泥运走后,在河底回填干净的砂石,最后拆除堤坝注入新水。用这种方法清挖污泥,操作麻烦,缺陷多转移污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这种方法只是单纯的清淤,不能够同时净化已经严重污染的河流、湖泊及浅海水体水质。

采用河道治理物化复合剂快速同步处理污水和污泥的污染,是一种更有效的强制性对河流、湖泊及浅海进行快速原位清淤净化的方法,为河流、湖泊及浅海的生态系统重建创造了条件。而目前对于这种投放物理化复合剂的方法一般均采用在水体表面投放,让其慢慢沉入水底,在下降的过程中对水体进行净化,但是由于水体越往深处延伸,其污染沉淀的污泥越多,而投放的复合剂的量会随着水体下降而减少,当达到水底时,已经很难将水底已经沉淀的污泥净化完全,因此需要一款针对性投放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其长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复合剂投放,能够保证整个水体内都有足够量的复合剂进行分解净化,大大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管、二号管、支管、出料孔、投料管、投料机、进气管、高压气泵、投料控制阀、进气控制阀;一号管的上端旋接有二号管,二号管的上端旋接有投料管,投料管的上端与投料机的出口连接,投料管的下端内部设有投料控制阀,投料管的下端位于投料控制阀下方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与高压气泵连接,且进气管内设有进气控制阀;所述的一号管和二号管的侧壁均设有若干个出料孔,出料孔上连接有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管与出料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管的外壁绕设有密封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管上出料孔和二号管上出料孔的分布密度比为4:3-2。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管和二号管的侧壁均呈梯形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其长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复合剂投放,能够保证整个水体内都有足够量的复合剂进行分解净化,大大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号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一号管1、二号管2、支管3、出料孔4、丝堵5、投料管6、投料机7、进气管8、高压气泵9、投料控制阀10、进气控制阀11、密封胶圈12、密封胶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一号管1、二号管2、支管3、出料孔4、投料管6、投料机7、进气管8、高压气泵9、投料控制阀10、进气控制阀11;一号管1的上端旋接有二号管2,二号管2的上端旋接有投料管6,投料管6的上端与投料机7的出口连接,投料管6的下端内部设有投料控制阀10,投料管6的下端位于投料控制阀10下方连接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上端与高压气泵9连接,且进气管8内设有进气控制阀11;所述的一号管1和二号管2的侧壁均设有若干个出料孔4,出料孔4上连接有支管3。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管3与出料孔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12。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管2的外壁绕设有密封胶带1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管1上出料孔4和二号管2上出料孔4的分布密度比为4: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管1和二号管2的侧壁均呈梯形结构,避免水底压强过高,导致管道压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复合剂放在投料机7中,打开投料控制阀6,将复合剂送入二号管2和一号管1中后,关闭投料控制阀6,打开进气控制阀8,同时打开高压气泵9,向二号管2和一号管1内送入高压气体,此时管道内的复合剂会从支管3中喷射至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可选择性使用支管3的数量,在未安装支管3的出料孔4上利用丝堵5堵塞,有效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河道治理物理化复合剂投放装置,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其长度,以适应不同水深的复合剂投放,能够保证整个水体内都有足够量的复合剂进行分解净化,大大提高水体净化效率,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实施例一:

参看图3,本实施例中在投料机7和高压气泵9上均连接两组投料管6和进气管8,投料机7和高压气泵9放置在船舶上,投料管6和进气管8架设在船舷上,且分布在两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