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177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大豆在制成豆制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筛选等步骤,在清洗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水,现有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静置、过滤等方式,其处理不彻底、再次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其处理彻底、环保节能、操作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下部通过输水管与第二处理室连通,所述进水管内从进水侧依次设置有隔板一、隔板二和过滤网一,所述第一处理室内设置有激流发生器,所述第二处理室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过滤网二和过滤网三,所述第二处理室上设置有金属排水管,所述金属排水管上缠绕有若干线圈,所述线圈与设置在第二处理室外的电源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二与过滤网三之间设置有吸附层。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层的材料为活性炭。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一、过滤网二和过滤网三的材料为尼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大豆清洗废水处理分为两级进行,其有效的增加了废水处理的彻底性,同时通过电磁线圈对其进行磁化,从而达到了处理彻底、环保节能、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第一处理室,2为第二处理室,3为进水管,4为输水管,5为隔板一,6为隔板二,7为过滤网一,8为激流发生器,9为过滤网二,10为过滤网三,11为金属排水管,12为线圈,13为电源,14为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清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室1和第二处理室2,所述第一处理室1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水管3,另一侧下部通过输水管4与第二处理室2连通,所述进水管3内从进水侧依次设置有隔板一5、隔板二6和过滤网一7,所述第一处理室1内设置有激流发生器8,所述第二处理室2内设置有与之相匹配过滤网二9和过滤网三10,所述第二处理室2上设置有金属排水管11,所述金属排水管11上缠绕有若干线圈12,所述线圈12与设置在第二处理室2外的电源13连通,所述过滤网二9与过滤网三10之间设置有吸附层14,所述吸附层14的材料为活性炭,所述过滤网一7、过滤网二9和过滤网三10的材料为尼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