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401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玻璃清洗机主要由传动系统、刷洗、清水冲洗、纯水冲洗、冷、热风干、电控系统等组成,玻璃清洗机虽然使用较为广泛,而现在的玻璃清洗机清洗效率不高且清洗效果不佳,同时清洗时通过没有设置用于承接清洗液的工具,使清洗液直接撒在地上,然后在地上开有沟槽流走清洗液,如此会造成清洗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清洗效率较高且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沿其输送方向依次划分有进料段、清洗段与出料段,其中所述进料段包括多条输送辊,所述输送辊沿输送方向排布;所述清洗段包括第一清洗装置和第二清洗装置,所述第一清洗装置与第二清洗装置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分别对玻璃进行第一次清洗与第二次清洗;

所述第一清洗装置与第二清洗装置均前后各开有入口与出口,所述入口朝向进料段使玻璃从入口进入第一清洗装置或第二清洗装置,所述出口朝向出料段使清洗后的玻璃由出口输出,并在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多条刷辊与输送辊,所述刷辊沿输送方向排布用于清洗玻璃的正面,刷辊与输送辊之间留有供玻璃通过的缝隙,位于第一清洗装置与第二清洗装置内的输送辊上均套有毛刷用于清洗玻璃的背面;第一清洗装置与第二清洗装置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分别设有多跟第一喷液管与第二喷液管,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分别与刷辊轴向平行分别用于向玻璃的正背面喷出清洗液;所述第一清洗装置的入口上侧与下侧各设置有与输送辊轴向平行的预清洗管用于在玻璃进入第一清洗装置前预先向玻璃喷出清洗液;

所述出料段包括多条输送辊与背光灯,所述背光灯设置于输送辊下侧用于检测清洗后的玻璃是否有杂质;

所述输送带下侧还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接水盘以及排水管,所述接水盘从清洗段延伸至出料段用于接收清洗液,所述排水管连接接水盘用于将接水盘内的清洗液排走。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清洗效果较佳,本方案中设置有两清洗装置依次对玻璃进行清洗,同时在玻璃进入清洗装置前,预先喷出清洗液,使玻璃的清洗效果更佳,而且清洗装置均开有入口与出口,尽可能地保证清洗过程的密封性,以减少清洗过程中装置外的灰尘等杂质对清洗效果的影响,提高了清洗效果;再配合刷辊与套有毛刷的输送辊,使玻璃的两面均可一次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还有在出料段设置有背光灯,以检测清洗后玻璃是否有杂质,保证玻璃的清洗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为机架,2为输送带,21为进料段,22为清洗段,23为出料段,24为输送辊,31为第一清洗装置,311为第一喷液管,32为第二清洗装置,321为第二喷液管,33为刷辊,34为毛刷,35为预清洗管,4为背光灯,5为排水装置,51为接水盘,52为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清洗效果较佳的玻璃清洗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上的输送带2;输送带2沿其输送方向依次划分有进料段21、清洗段22与出料段23,其中进料段21包括多条输送辊24,用于向清洗段22输送玻璃,输送辊24沿输送方向排布(在进料段21中的输送辊24沿输送方向等间隔排布,且输送辊24水平方向设置,每条输送辊24均轴向平行,且输送辊24与输送方向相垂直);清洗段22包括第一清洗装置31和第二清洗装置32,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分别对玻璃进行第一次清洗与第二次清洗;

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均前后各开有入口与出口,入口朝向进料段21使玻璃从入口进入第一清洗装置31或第二清洗装置32,出口朝向出料段23使清洗后的玻璃由出口输出,并在入口与出口之间设置有多条刷辊33与输送辊24,刷辊33沿输送方向排布用于清洗玻璃的正面,刷辊33与输送辊24之间留有供玻璃通过的缝隙(刷辊33与输送辊24均沿输送方向等间隔排布,刷辊33与输送辊24上下相对),位于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内的输送辊24上均套有毛刷34用于清洗玻璃的背面(输送辊24除了可清洗玻璃外还可以输送玻璃);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分别设有多跟第一喷液管311与第二喷液管321,第一喷液管311和第二喷液管321分别与刷辊33轴向平行分别用于向玻璃的正背面喷出清洗液(第一喷液管311或第二喷液管321分别设置于刷辊33的上侧与套有毛刷34的输送辊24的下侧(毛刷34为柱形结构),分别用于向玻璃的正面与背面喷出清洗液,以方便刷辊33与毛刷34对玻璃进行清洗);第一清洗装置31的入口上侧与下侧各设置有与输送辊24轴向平行的预清洗管35用于在玻璃进入第一清洗装置31前预先向玻璃喷出清洗液;

出料段23包括多条输送辊24与背光灯4,位于出料段23的输送辊24亦沿输送方向等间隔排布,背光灯4设置于输送辊24下侧用于检测清洗后的玻璃是否有杂质;

输送带2下侧还设置有排水装置5,所水装置5包括接水盘51以及排水管52,接水盘52从清洗段22延伸至出料段23用于接收清洗液(接水盘51水平方向设置,同时接水盘5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输送辊24以保证完全接上清洗液,不会泄露),排水管52连接接水盘51用于将接水盘51内的清洗液排走。

为了驱动刷辊33与输送辊24转动,还有可以设置电机与多个齿轮,齿轮连接刷辊33或输送辊24,然后通过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刷辊33与输送辊24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将有杂质的玻璃平放于进料段21上,然后通过输送辊24将玻璃输送至第一清洗装置31,在玻璃即将进入第一清洗装置31时,通过预清洗管35先向玻璃的正背面喷出清洗液(该清洗液可为清水),然后玻璃依次通过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玻璃在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内时,第一喷液管311和第二喷液管321分别向玻璃的正背面喷出清洗液,然后通过刷辊33与毛刷34对玻璃的正背面进行清洗(玻璃在第一清洗装置31与第二清洗装置32内时通过输送辊24进行移动),当玻璃清洗完后,从第二清洗装置32的出口输出并移动出料段23;玻璃在出料段23时,通过输送辊24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开启背光灯以观察玻璃的清洗质量(观察玻璃上是否含有杂质),若清洗效果较佳,即可输出,若还含有较多杂质,便重新对玻璃进行清洗。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