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706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属于废物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768238.3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包括入料斗、固体处理器、前门把手、出料斗、电气箱,所述入料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体处理器,所述固体处理器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前门把手,所述前门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前方设置有所述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方设置有挡料胶皮,所述挡料胶皮的一侧设置有入料调节器,所述入料调节器的下方设置有工作灯,所述工作灯的下方设置有保护罩。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固体处理效果好,处理噪音小,工作效率高,现有技术在处理废物时忽略了废气处理,使废气直接排入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降低了处理质量,并且对操作工人造成了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处理废物时忽略了废气处理,使废气直接排入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降低了处理质量,并且对操作工人造成了伤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脚、电控柜、出水口、残渣出口、支撑台、搅拌桶、固定铁盘、中转管、搅碎箱、进料口、废气处理箱、出料筒、加热筒、合页、电控箱门,所述支撑脚设于电控柜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支撑台连接于电控柜上方,所述电控柜啮合于搅拌桶表面,所述搅拌桶垂直连接支撑台,所述搅拌桶通过中转管与搅碎箱相连接,所述进料口设于搅碎箱上方,所述固定铁盘环绕连接于中转管的下半部分,所述废气处理箱设于搅碎箱的右侧并连接于出料筒上方,所述出料筒设于搅拌桶右侧,所述加热筒安装于出料筒下方并设于搅拌桶右侧,所述合页活动连接于电控箱门左侧,所述电控箱门啮合于电控柜表面的右侧,所述废气处理箱设有催化室、过滤管、活性炭吸附层、出气管,所述催化室与出料筒相连接,所述过滤管设于催化室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连接于过滤管上方,所述出气管与活性炭吸附层互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设有2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残渣出口设有握把。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直径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于电控柜左侧的左下角。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管设有2个以上固定螺丝,能将中转管更好的固定住。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门设有门把手,能避免人们直接与电箱箱门直接接触,防止被电控箱门上的静电电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废气处理箱,能将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吸收净化,使其排入空气中时污染性较低,较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废物处理的质量,对操作工人不会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脚-1、电控柜-2、出水口-3、残渣出口-4、支撑台-5、搅拌桶-6、固定铁盘-7、中转管-8、搅碎箱-9、进料口-10、废气处理箱-11、出料筒-12、加热筒-13、合页-14、电控箱门-15、催化室-1101、过滤管-1102、活性炭吸附层-1103、出气管-1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脚1、电控柜2、出水口3、残渣出口4、支撑台5、搅拌桶6、固定铁盘7、中转管8、搅碎箱9、进料口10、废气处理箱11、出料筒12、加热筒13、合页14、电控箱门15,所述支撑脚1设于电控柜2下方的四个角,所述支撑台5连接于电控柜2上方,所述电控柜2啮合于搅拌桶6表面,所述搅拌桶6垂直连接支撑台5,所述搅拌桶6通过中转管8与搅碎箱9相连接,所述进料口10设于搅碎箱9上方,所述固定铁盘7环绕连接于中转管8的下半部分,所述废气处理箱11设于搅碎箱9的右侧并连接于出料筒12上方,所述出料筒12设于搅拌桶6右侧,所述加热筒13安装于出料筒12下方并设于搅拌桶6右侧,所述合页14活动连接于电控箱门15左侧,所述电控箱门15啮合于电控柜2表面的右侧,所述废气处理箱11设有催化室1101、过滤管1102、活性炭吸附层1103、出气管1104,所述催化室1101与出料筒12相连接,所述过滤管1102设于催化室1101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103连接于过滤管1102上方,所述出气管1104与活性炭吸附层1103互相啮合,所述支撑脚1设有2个以上,所述残渣出口4设有握把,所述出水口3直径为5cm,所述出水口3设于电控柜2左侧的左下角,所述中转管8设有2个以上固定螺丝,能将中转管8更好的固定住,所述电控箱门15设有门把手,能避免人们直接与电箱箱门15直接接触,防止被电控箱门15上的静电电到。

在使用时,将固体废物通过进料口10倒入,通过搅碎箱9搅碎后进入搅拌桶6搅拌,再通过出料筒13,将物料进行加热后排出,加热后会产生废气,废气进入催化室1101内进行催化,将大量有害气体氧化还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再经过过滤管1102的二次过滤,经过活性炭吸附层1103将其中的色素粒子吸附掉,再从出气管1104排出,使排出的气体污染程度较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柜2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箱。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脚1、电控柜2、出水口3、残渣出口4、支撑台5、搅拌桶6、固定铁盘7、中转管8、搅碎箱9、进料口10、废气处理箱11、出料筒12、加热筒13、合页14、电控箱门15、催化室1101、过滤管1102、活性炭吸附层1103、出气管11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处理废物时忽略了废气处理,使废气直接排入空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降低了处理质量,并且对操作工人造成了伤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将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吸收净化,使其排入空气中时污染性较低,较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废物处理的质量,对操作工人不会造成危害,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催化室1101与出料筒12相连接,所述过滤管1102设于催化室1101上表面的中心,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103连接于过滤管1102上方,所述出气管1104与活性炭吸附层1103互相啮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