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800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现有技术在处理污泥只是将污泥进行干燥,不能对污泥进一步进行加工,不能保证处理后的污泥效率,且处理费用高,不适用于一般企业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泥管,所述上盖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贯穿设有出水管,所述上盖的上端还设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横架,所述横架的上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贯穿横架并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固定在出水管上,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下端设有污泥压缩机,所述污泥压缩机的下端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下端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一侧设有压泥箱,所述压泥箱的上端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贯穿压泥箱的上端并延伸至压泥箱的内部,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泥箱内的底部设有承载板,所述压泥箱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泥口。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压泥箱的下端设有底座。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下端呈圆台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中,污泥从进泥管进入罐体内,静置3个小时后通过出水管将上清液排出,通过气缸可以调节出水管的下端高度,保证上清液全部排出,之后打开第一阀门,污泥进入污泥压缩机,实现压缩、初步干燥,再由绞龙输送机输送至压泥箱,实现压泥,保证污泥压制后的运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快速处理污泥,而且处理费用低,适合企业操作,保证污泥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第一输送管、3污泥压缩机、4第二输送管、5压板、6液压油缸、7压泥箱、8承载板、9底座、10绞龙输送机、11第一阀门、12进泥管、13支撑杆、14气缸、15固定件、16第二阀门、17出水管、18套管、19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端设有上盖19,上盖19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泥管12,污泥从进泥管12进入罐体1内,上盖19的上端另一侧设有套管18,套管18内贯穿设有出水管17,上盖19的上端还设有两个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上端设有横架,横架的上端设有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末端贯穿横架并连接有固定件15,且固定件15固定在出水管17上,通过气缸14可以调节出水管17的下端高度,保证上清液全部排出,罐体1的下端设有第一输送管2,第一输送管2的下端设有污泥压缩机4,污泥压缩机3的下端设有第二输送管4,第二输送管4的下端设有绞龙输送机10,污泥进入污泥压缩机3,实现压缩、初步干燥,绞龙输送机10的一侧设有压泥箱7,压泥箱7的上端设有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贯穿压泥箱7的上端并延伸至压泥箱7的内部,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压板5,压泥箱7内的底部设有承载板8,压泥箱7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泥口,由绞龙输送机10输送至压泥箱7,实现压泥,保证污泥压制后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中,出水管17上设有第二阀门16。第一输送管2上设有第一阀门11。压泥箱7的下端设有底座9。罐体1的下端呈圆台形结构,保证污泥全部进入污泥压缩机3。固定件15为固定环,并固定套接在出水管17上。

本实用新型中,污泥从进泥管12进入罐体1内,静置3个小时后通过出水管17将上清液排出,通过气缸14可以调节出水管17的下端高度,保证上清液全部排出,之后打开第一阀门11,污泥进入污泥压缩机3,实现压缩、初步干燥,再由绞龙输送机10输送至压泥箱7,实现压泥,保证污泥压制后的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