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83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辊筒或辊轴作为传送装置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由于辊筒通常采用PVC或橡胶等材质制成,且需要直接接触被输送物,因此需要保持辊筒的清洁,否则容易导致被输送物产生背面轮痕,影响后续制程。

例如在TFT-LCD工艺中,由于基板背面不洁净,辊筒容易被污染。现有的清洁方式为人工擦拭辊筒,单人单次只能清洁一个辊筒。然而,例如显影机等设备通常安置有数百个辊筒,采用现有的清洁方式则会导致清洁时间过长,影响正常生产,同时浪费人力的问题。如减少作业时间则需多人同时作业,而此种方式会导致在设备内引入微粒的可能性增加,发生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并且,在辊筒应用的某些领域中,被输送物的长度可达数米,辊筒更需长于被输送物,因此导致辊筒中部位置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节省人力且清洁效果较佳的清洁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清洗工件进行清洁的清洁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其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弧杆、清洁材料层、管路以及水泵;所述弧杆横截面呈与待清洗工件形状匹配的弧形且具有内腔,所述弧杆的内弧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于所述内腔的通孔;所述清洁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弧杆的内弧面;所述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腔,另一端连接于一清洁液源;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管路,以将清洁液输入所述内腔;其中,所述弧杆置于待清洗工件时,所述水泵将所述清洁液源的清洁液输入所述内腔,所述清洁材料层由所述内腔吸收所述清洁液,且所述清洁材料层与所述待清洗工件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弧杆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圆弧形对应的弧度小于等于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材料层的材质为海绵或尼龙;和/或,所述管路的材质为橡胶;和/或,所述清洁剂为纯水或酒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弧杆包括铰合组件;所述铰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弧杆的中央位置,以将所述弧杆分为两个半弧部,两个所述半弧部通过所述铰合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半弧部的腔体共同界定所述弧杆的内腔;其中,所述弧杆通过两个所述半弧部的相对转动,调节所述弧杆的横截面与所述待清洗工件形状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背管;所述背管设置于所述弧杆的外弧面,且所述背管的管腔与所述弧杆的内腔连通;其中,所述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背管,并通过所述背管与所述内腔间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背管位于所述弧杆的外弧面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弧杆包括设置于所述弧杆的中央位置的铰合组件,以将所述弧杆分为两个半弧部,两个所述半弧部通过所述铰合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半弧部的腔体连通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背管位于所述弧杆的外弧面的与所述铰合组件对应的位置且且连通于两个所述半弧部的腔体;和/或两个所述半弧部的分别具有独立的腔体,所述背管位于所述弧杆的外弧面的与所述铰合组件对应的位置且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腔体;和/或两个所述半弧部的分别具有独立的腔体,所述背管为两根,两根所述背管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半弧部的外弧面且各自连通于对应的所述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弧杆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其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多个清洁单元、管路、水泵以及连接组件;多个所述清洁单元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传送设备的多个待清洗工件对应,每个所述清洁单元包括弧杆及清洁材料层;所述弧杆横截面呈与待清洗工件形状匹配的弧形且具有内腔,所述弧杆的内弧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于所述内腔的通孔;所述清洁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弧杆的内弧面;所述管路一端连接于多个所述内腔,另一端连接于一清洁液源;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管路,以将清洁液输入多个所述内腔;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多个所述清洁单元之间;其中,多个所述清洁单元置于所述传送设备时,多个所述弧杆分别对应置于多个所述待清洗工件,所述水泵将所述清洁液源的清洁液输入各所述内腔,各所述清洁材料层由各所述内腔吸收所述清洁液,且多个所述清洁材料层分别与多个所述待清洗工件接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通过将弧杆设计为与待清洗工件形状匹配的结构,并利用管路和水泵向弧杆的内腔提供清洁液,以在清洁液的冲刷下利用清洁材料层对待清洗工件进行清洁。相比于现有对待清洗工件的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解放了人力,同时优化了待清洗工件清洁的效果。另外,弧杆可根据待清洗工件的尺寸对应设计,避免现有清洁方式无法清洁大尺寸待清洗工件的中部位置的问题。

再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能够将上述带有清洁材料层的弧杆成阵列设置多个,并利用连接组件将多个弧杆连接。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多个待清洗工件的自动清洁的功能,在优化待清洗工件清洁效果的同时,大幅提升清洁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清洁设备设置于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示出的清洁设备设置于滚轮时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滚轮;

210.弧杆;

211.内腔;

212.通孔;

215.铰合组件;

216.半弧部;

220.清洁材料层;

230.管路;

240.水泵;

250.背管;

251.管腔;

260.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中央”、“上方”、“内”、“外”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实施方式一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是以清洁设于辊轴的多个滚轮100为例,进一步地,是以清洁TFT-LCD产线中各设备的滚轮的清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其他结构或其他设备的待清洁工件,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主要包括弧杆210、清洁材料层220、背管250、管路230、水泵240以及超声波发生器260。配合参阅图2至图6所示,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所述清洁设备的截面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所述清洁设备的俯视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所述清洁设备的仰视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所述清洁设备设置于滚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所述清洁设备设置于滚轮时的截面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清洁设备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弧杆210的纵向方向与滚轮100的辊轴方向相同,且弧杆210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滚轮100的长度,滚轮100的长度大致为邻设于辊轴两端的两个滚轮100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弧杆210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弧杆210延伸方向的截面)是呈与滚轮100形状匹配的弧形。并且,弧杆210的内部设有内腔211,弧杆210的内弧面设置有多个连通于内腔211的通孔212,以供内腔211中的清洁液沿通孔212由下弧面流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弧杆21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设计。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弧杆210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亦大于或等于滚轮100的长度的设计,是为保证弧杆210能够完全覆盖在待清洁的部分滚轮100的上方,因此弧杆210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亦可小于滚轮100的长度,并可在清洁过程中沿滚轮100的辊轴方向移动弧杆210,以达到清洁滚轮100全部位置的目的。又如,可采用狭缝等结构替代弧杆210的内弧面开设的通孔212。另外,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其他类型的待清洗工件时,弧杆的横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弧形,可以根据待清洗工件的结构与形状灵活选择弧杆的横截面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弧杆2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优选为圆弧形,且该圆弧形可以与滚轮100的对应于弧杆210内弧面的圆周部分匹配。另外,为了便于弧杆210由滚轮100上方向下置于滚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圆弧形对应的弧度优选为小于或等于180°。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弧杆210还包括铰合组件215。具体而言,铰合组件215设置在弧杆210的中央位置并沿弧杆210纵向方向延伸。基于铰合组件215的设置,弧杆210分为两个半弧部216,这两个半弧部216通过铰合组件215可转动地连接,从而使弧杆210通过两个半弧部216的相对转动,实现清洁设备在用于清洁不同直径的滚轮100时,弧杆210均能够调节其横截面与滚轮100形状匹配。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材料层220设置在弧杆210的内弧面,以在弧杆210置于滚轮100上方时,与滚轮100对应于弧杆210内弧面的圆周部分接触,配合弧杆210内腔211流出的清洁液对滚轮100进行擦拭清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材料层220的材质可以优选为海绵或尼龙等软质材料,避免刮伤滚轮100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清洁材料层220亦可由其他方式替代,例如排刷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背管250设置于弧杆210的外弧面的顶部,能够使背管250管腔251内的清洁液能由弧杆210内腔211的最高处流入内腔211,保证清洗液流入内腔211的充分和顺畅。具体而言,背管250的长度与弧杆210纵向方向上的长度相等,且完全位于弧杆210外弧面的纵向方向上。背管250的管腔251连接于管路230的一端,且背管250的管腔251与弧杆210的内腔211连通,以供管路230中的清洁液由背管250的管腔251流入弧杆210的内腔21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背管250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设计。例如,背管250可以设置在弧杆210的外弧面的其他位置。又如,背管250的长度并不限于等于弧杆210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另外,亦可不设置背管250,即将管路230直接连接于弧杆210,而使清洁液由管路230直接流入弧杆210的内腔211。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弧杆210的中央位置还设置有铰合组件215,以将弧杆210分为两个半弧部216。具体而言,该铰合组件215可以为一铰轴及相关连接件,且铰合组件215是沿弧杆210长度方向延伸。据此,两个半弧部216通过铰合组件215可转动地连接而形成弧杆210,且两个半弧部216的腔体共同界定弧杆210的内腔211。

具体而言,半弧部216的腔体与管路230的连接方式可以灵活选择多种设计方式。例如,背管250位于弧杆210的外弧面的与铰合组件215对应的位置且连通于两个保护部的腔体。又如,两个半弧部216的腔体均为独立结构,背管250位于弧杆210的外弧面的与铰合组件215对应的位置且分别连通于两个腔体。再如,两个半弧部216的分别具有独立的腔体,背管250为两根,两根背管250分别位于两个半弧部216的外弧面且各自连通于对应的腔体。另外,当弧杆210不设置背管250时,两个半弧部216的腔体可与管路230直接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管路230一端连接于背管250,另一端连接于一清洁液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管路230与弧杆210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弧杆210的结构灵活变换,可参考上述关于背管250和铰合组件215的内容中对管路230连接位置的说明,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管路230的材质优选为橡胶,以便于在清洁设备与清洁液源之间绕过障碍物,扩展清洁设备的应用场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管路230上设置阀门,以控制清洁液供应的启闭和流量。另外,该阀门可以选用自动阀门或手动阀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泵240设置于管路230,用于将清洁液源内储存的清洁液由清洁液源经管路230输入弧杆210(背管250)。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声波发生器260设置在管路230上,且优选地位于弧杆210与水泵240之间,以提升清洗液对滚轮100冲刷清洁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弧杆210内腔中,或设置在其他靠近清洁液流出位置的结构,以减少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的能量损失。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剂可以优选为纯水或酒精,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5和图6所示,基于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的示例性说明,该清洁设备清洁滚筒的工作过程大致包括:将弧杆210置于待清洁的滚轮100上方,降下弧杆210使其内弧面设置的清洁材料层220与滚轮100接触。开启阀门并启动水泵240和超声波发生器260,将清洁液源内的清洁液通过管路230输入弧杆210的内腔211,同时启动传送装置使滚轮100转动。清洁液由弧杆210流出并冲刷滚轮100,清洁材料层220通过滚轮100的转动实现对滚轮100整个圆周的清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通过将弧杆设计为与滚轮形状匹配的结构,并利用管路和水泵向弧杆的内腔提供清洁液,以在清洁液的冲刷下利用清洁材料层对滚轮进行清洁。相比于现有对滚轮的清洁方式,本实用新型解放了人力,同时优化了滚轮清洁的效果。另外,弧杆可根据滚轮的尺寸对应设计,避免现有清洁方式无法清洁大尺寸传送设备的中部位置滚轮的问题。

实施方式二

针对例如显影机的传送设备具有数百根辊轴的应用环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举例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设备可以包括多个清洁单元、管路、水泵以及连接组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清洁单元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传送设备的多个辊轴对应。每个清洁单元的结构即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弧杆(设有清洁材料层),且可选择地设置背管。并且,管路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多个弧杆的内腔,另一端连接于一清洁液源。水泵设置于管路,以将清洁液输入多个弧杆的内腔。其中,弧杆、清洁材料层、背管、管路和水泵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连接于多个清洁单元之间,且连接组件可以与多个弧杆连接,亦可与多个背管连接。据此,多个清洁单元置于传送设备时,多个弧杆分别对应置于多个辊轴,水泵将清洁液源的清洁液输入各弧杆的内腔,各弧杆内弧面设置的清洁材料层由各自对应的弧杆内腔吸收清洁液,配合清洁液的冲刷对相应的辊轴上的多个滚轮进行清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能够将上述带有清洁材料层的弧杆成阵列设置多个,并利用连接组件将多个弧杆连接。据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具有多个辊轴的传送设备的自动清洁的功能,在优化滚轮清洁效果的同时,大幅提升清洁的效率。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清洁设备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清洁设备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清洁设备的任何细节或清洁设备的任何部件。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