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65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污水处理的设备,尤其是一种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原理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添加一定量的填料,填料表面长有高活性的生物膜,通过提供氧源,生满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经过与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触,使水中有机物得到吸附和降解,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较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处理负荷高,处理效果好,剩余污泥少,污泥处理费用较低等优点。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池深较浅,氧气利用率不高,因此所需曝气量大,能耗较高。

(2)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对于特定的来水比较节省占地面积,但是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COD≥3000mg/L)来说,由于其池深较浅,因此构筑物占地面积较大,导致一次性投资较高。

(3)生物接触氧化法兼具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于一体,但由于其对污泥的截留作用有限,因此大量的活性污泥随水流飘出,导致装置内活性污泥含量较低,降低反应器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氧气利用率低、降低能耗、占地面积小且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降解能力的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设有弹性填料层及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固定于反应器壳体的底部;反应器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排泥口及与所述曝气管相连通的进气口,反应器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的底流口通过污泥回流管连入反应器壳体的底部。

所述弹性填料层包括上弹性填料层和下弹性填料层,上、下弹性填料层之间设有空隙,上、下弹性填料层均通过承托架固定于反应器壳体内。

所述反应器壳体的高度至少为10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反应器壳体内安装弹性填料层,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于弹性填料层上,另一方面弹性填料层有利于截留活性污泥,保证反应器壳体内污泥浓度;通过将出水口与旋流分离器相连,有助于将随水流飘出的活性污泥进行回流,进一步保证反应器壳体内污泥的浓度;而通过在反应器壳体底部设置曝气管,达到了深层曝气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废水中氧气的浓度;而弹性填料层的设置使得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的被切割,有利于水气传质,极大的提高了氧气利用率,因此,弹性填料层与曝气管的设置使反应器内溶解氧的含量得到提高。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负荷高、能耗少、占地面积小、一次性投资少等优点,经实践表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减少曝气气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排泥口、3-曝气管、4-反应器壳体、5-进水口、6-污泥回流管、7-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8-旋流分离器、9-出水口、10-上弹性填料层、11-下弹性填料层、12-承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污泥自动回流的生化反应器,在柱状反应器壳体4内设有弹性填料层及曝气管3,曝气管3固定于反应器壳体4的底部;其中,弹性填料层优选由高密度弹性填料形成,该弹性填料层包括两层:上弹性填料层10和下弹性填料层11,上弹性填料层10与下弹性填料层11之间设有空隙,上弹性填料层10及下弹性填料层1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承托架12,上弹性填料层10及下弹性填料层11均通过承托架12固定于反应器壳体4内。反应器壳体4的底部设有进水口5、排泥口2及与曝气管3相连通的进气口1。反应器壳体4的顶部设有出水口9,出水口9与旋流分离器8的进料口相连通,旋流分离器8的底流口通过污泥回流管6连入反应器壳体4的底部,泥水分离后的清水由旋流分离器的出水口7端流出。

为使反应器实现深层曝气,利于提高氧气的利用率,优选将反应器壳体4的高度设计为10米或10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

通过在反应器壳体4中设置高密度的上、下弹性填料层10、11,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微生物附着场所,便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同时弹性填料层有利于对漂浮的污泥进行截留,以提高出水水质和维持反应器中具有一定浓度生物量,形成高生物相的环境,提高了污水处理处理负荷;另一方面,弹性填料层中的高密度弹性填料使得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切割,不断的更新水气的接触面,有利于水气的传质,从而提高氧气在污水中的利用率,可以减少因曝气产生的能耗。

通过旋流分离器8的作用可进一步将由出水口9流出的污泥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污泥在旋流分离器8的底流口端聚集,在反应器壳体4底部水、气上升流的抽吸作用下,自动通过污泥回流管6中回流至反应器壳体4中,从而提高反应器壳体4中的污泥浓度,提高处理负荷。若反应器壳体4中的污泥浓度过高,或者泥龄过大,则可通过排泥口2排出,以维持污泥量和污泥活性,确保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