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89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餐饮业发达,餐饮废水总量大,处理成本高,由于国内很多的餐厅及厨房都设置在一楼,又没有地下室安装成品油水分离器,因安装条件受限,许多餐饮企业只能选择传统的砌砖或混凝土隔油池,传统隔油池步进占地面积大,且人工清油、清渣极为不便,处理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水分离器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矩形框架及油水分离机构,所述油水分离机构与所述矩形框架均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油水分离机构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内部;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包括除渣器及所述除渣器相连的油水分离器,所述除渣器连接进水管,所述油水分离器连接出水管,所述油水分离器上设有储油桶,所述油水分离器的排油口连接所述储油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渣器内部设有过滤篮,所述过滤篮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过滤篮与所述除渣器为可拆卸式设计。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上部为倒锥形,油水分离器的顶端向上延伸设有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的顶部设有排油口,所述柱形结构设置于集油盘内,所述集油盘通过排油管连接所述储油桶,所述排油管上设有排油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水分离器包括贯穿所述集油盘、柱形结构由上至下设置的手动搅拌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水分离器与所述除渣器的连接处设有折流挡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水分离器靠近所述排油口处设有设备检修孔。

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将油水分离机构设置于底座上,安装简便,油水分离机构的下部埋设于地下,减小了油水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高度,便于人工清理,解决了人工清油、清渣不便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底座1、矩形框架2、除渣器3、油水分离器4、进水管5、出水管6、过滤篮7、储油桶8、折流挡板9、设备检修孔10、排油管11、排油阀12、柱形结构13、集油盘14、手动搅拌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埋地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矩形框架2及油水分离机构,矩形框架2底座1上,矩形框架2与底座1为一体式设计,油水分离机构设于底座1上并置于矩形框架2内。油水分离机构的下部埋设于地下,减小了油水分离器4的占用空间,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高度,便于人工清理。

油水分离机构包括除渣器3及油水分离器4,除渣器3连接进水管5,油水分离器4连接出水管6,油水分离器4与所述除渣器3的连接处设有折流挡板9。除渣器3内部设有过滤篮7,过滤篮7连接进水管5或设于进水管5的下部,且过滤篮7与除渣器3之间为可拆卸式设计。油水分离器4的上部为倒锥形,油水分离器4的顶端向上延伸设有柱形结构13,柱形结构13的顶部设有排油口,柱形结构13设置于集油盘14内,集油盘14通过排油管11连接储油桶8,排油管11上设有排油阀12,储油桶8置于油水分离器4的平台上,油水分离器4内设有贯穿集油盘14、柱形结构13由上至下设置的手动搅拌器15,搅拌器能够加速油脂的外排,防止油脂凝结。油水分离器4靠近排油口处设有设备检修孔10。

工作过程:餐饮废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埋地式油水分离器4,首先安装在除渣器3进水口的过滤篮7将大颗粒的食物残渣去除,然后废水经除渣器3内折流挡板9折流后进入油水分离器4,油水分离器4独特的锥形设置,使得进入油水分离器4内的餐饮废水流速下降,由于油比水轻,废水中的油脂不断上浮集聚在锥体上方形成油脂层,当油脂层积累到一定厚度时,浮油会自动流入集油盘14里,排油阀12开启让油脂通过排油管11流入集油桶中,便于收集后外运,经除油处理后的餐饮废水由出水管6排出。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