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898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



背景技术:

隔油池利用废水中悬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从而达到将废水中的油质去掉的目的,下,现阶段的隔油池的结构均较为简单,可能实现在废水流动速率较快而对废水中的油质取出效率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并将所述箱体依次分隔成为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一级隔油腔和所述二级隔油腔的通槽;

一级进口隔板,所述一级进口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一级隔油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水管的内侧;

一级出口隔板,所述一级出口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一级隔油腔内,且位于所述通槽的一侧;

二级进口隔板,所述二级进口隔板设置在所述二级隔油腔内,且位于所述通槽的一侧;

所述一级隔油腔和所述二级隔油腔的上部均设置有出油口,所述一级隔油腔和所述二级隔油腔的顶部均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一级隔油腔的底部设置出渣口。

具体地,所述出水管为L型管,所述出水管的竖管竖直设置在所述二级隔油腔内,且竖管的下端位于所述二级隔油腔的下部,所述出水管的横管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

所述出水管的横管和所述进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通槽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所述进水管所在水平面的下方;

所述出油口所在水平面位于所述通槽所在水平面与所述进水管所在水平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一级进口隔板的下端与箱体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一级出口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底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二级进口隔板为L型板,所述二级进口隔板的横板与所述通槽的上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进口的竖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二级隔油腔内,所述二级进口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箱体底面之间距离不小于所述出水管的竖管的下端与所述箱体底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一级隔油腔的底部设置有斜块,所述斜块的高端位于所述进水管的下方,所述斜块的底端位于所述一级出口隔板的下方,所述出渣口位于所述斜块的底端与所述一级出口隔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通过设置两个隔油腔,并在隔油腔之间的流动通道设置在底部,使得水质能够在箱体底部流动,而油质留在隔油腔顶部,从而可以将废水中的油质去除,同时将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可以在减缓或加快废水流速的情况下,均实现良好的去油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包括箱体1、隔板2、一级进口隔板5、一级出口隔板6和二级进口隔板7,箱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3和出水管4;隔板2竖直设置在箱体1内部,并将箱体1依次分隔成为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隔板2的中部设置有连通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的通槽;一级进口隔板5竖直设置在一级隔油腔内,且位于进水管3的内侧;一级出口隔板6竖直设置在一级隔油腔内,且位于通槽的一侧;二级进口隔板7设置在二级隔油腔内,且位于通槽的一侧;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的上部均设置有出油口9,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的顶部均设置有出气口10,一级隔油腔的底部设置出渣口8。

出水管4为L型管,出水管4的竖管竖直设置在二级隔油腔内,且竖管的下端位于二级隔油腔的下部,出水管4的横管水平设置在箱体1上部;出水管4 的横管和进水管3位于同一水平面,通槽所在的水平面位于进水管3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出油口9所在水平面位于通槽所在水平面与进水管3所在水平面之间。一级进口隔板5的下端与箱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一级出口隔板6的下端与箱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二级进口隔板7为L型板,二级进口隔板7的横板与通槽的上侧面固定连接,二级进口的竖板竖直设置在二级隔油腔内,二级进口隔板7的下端与箱体1底面之间距离不小于出水管4的竖管的下端与箱体1底面之间的距离,一级隔油腔的底部设置有斜块11,斜块11的高端位于进水管3的下方,斜块11的底端位于一级出口隔板6的下方,出渣口8位于斜块 11的底端与一级出口隔板6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级水平隔油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进水管3将废水流入至一级隔油腔内,然后在一级进口隔板5的遮挡下,流动至箱体1底部,其中的油质上浮,水质下沉,水质从一级出口隔板6 的下端流过并穿过通槽流动至二级隔油腔,在二级进口隔板7的遮挡下,流动至箱体1底部,其中油质上浮,水质下沉,水质从出口管流出,一级隔油腔和二级隔油腔上部的油质从出油口9排出,一级隔油腔内的残渣从出渣口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