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479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主要包括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两种方法,而生物处理已成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最经济最适用最广泛的方法。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用于城市污水中的脱碳、脱氮和脱磷等污水处理工艺中。

由于好氧生物处理往往需要建造相对较大的池体构筑物,占地面积大,氧利用率较低,传质速率慢等导致停留时间较长,当需要加快污泥和污水的混合速率,增大消化液的循环量来提高处理效果时,通常要外加回路进行污泥和消化液的回流保证较高的污泥浓度或者增加水力停留时间、空间序列控制系统,以及增加动力消耗、设备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来实现,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池体占地面积大、增大消化液的循环量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它占地面积小,并既可以实现反应池内好氧区和缺氧区混合液的内循环流动,又可以实现沉淀区污泥回流至缺氧区,还可以通过清水回流实现反应池的外循环流动,提高反应池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反应池内依次设置好氧区、沉淀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位于所述反应池的外筒,所述沉淀区和缺氧区分别位于所述反应池内筒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好氧区的底部通过下回流口与所述缺氧区的下部连通,所述好氧区的中部通过上回流口与所述缺氧区的上部连通;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置中心导流筒和出水堰,所述好氧区的上部与所述中心导流筒连通,所述出水堰与反应池的出水管连通,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端开口,中心导流筒的下方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缺氧区底部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池为圆柱状,所述外筒和内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池外设有配水池,所述反应池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反应池与配水池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进水管将所述配水池与反应池的好氧区底部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在线pH计。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池外设置有清水回流管,所述清水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反应池沉淀区的上部连通,清水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配水池连通,清水回流管上设有清水回流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环设于整个好氧区的底部,曝气装置的位置略高于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的下回流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好氧区的上部通过过水斜管与所述中心导流筒连通,所述过水斜管有多个,环设在所述沉淀区上部的四周,每个过水斜管分别将中心导流筒和好氧区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区内还设置污泥斗,所述污泥斗位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下方,所述污泥斗的上端与所述上回流口的上边缘连接,污泥斗的下端与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上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泥斗的下端连通,排泥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缺氧区的底部设有锥形斜面,缺氧区的底部中心高于反应区的底部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合理布局好氧区、沉淀区和缺氧区的位置,既可实现反应池好氧区和缺氧区内混合液的内循环流动,又可实现沉淀区的污泥的回流,还可以通过清水回流完成反应池的外循环流动,提高整个反应池的稳定性。

采用圆柱形池体增大了各反应区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区内流体的传质和循环速率,较高的污泥浓度和内循环系统提高了生化降解效率;沉淀区和缺氧区上下位布置,可以有效利用重力回流污泥,减少外置动力消耗,缺氧区底部呈锥形斜面,对混合液的流动起导向作用,能保证污泥和混合液的充分回流。

沉淀区内设置过水斜管和中心导流筒可以促使进入沉淀区的的混合液能够平稳沉淀,减少因扰动导致出水浑浊;沉淀区设置清水回流管可以对配水池的进水进行缓冲,减少因水质波动对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沉淀区下部设置污泥斗、污泥回流管和排泥管,能够有效控制污泥的回用和排放。

配水池既是生化反应区的缓冲、调节池,也是整个反应池的外循环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配水池;11、进水口;12、搅拌机;20、好氧区;21、过水斜管;211、过水斜管挡板;22、曝气装置;231、上取样口;232、中取样口;233、下取样口;24、DO溶解氧仪;25、放空阀;30、缺氧区;31、上回流口;311、上挡板;32、下回流口;321、下挡板;33、锥形斜面;40、沉淀区;41、中心导流筒;42、清水回流管;421、清水回流阀;43、出水堰;44、污泥斗;45、污泥回流管;46、排泥管;461、排泥阀;50、循环泵;51、进水管;511、在线pH计;6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反应池包括外筒和内筒,反应池内依次设置好氧区20、沉淀区40和缺氧区30,好氧区20位于反应池的外筒,沉淀区40和缺氧区30分别位于反应池内筒的上部和下部;好氧区20的底部通过下回流口32与缺氧区30的下部连通,下回流口32的上边缘朝好氧区20的一侧设有下挡板321;好氧区20的中部通过上回流口31与缺氧区30的上部连通,上回流口31的上边缘朝好氧区20的一侧设有上挡板311;沉淀区40的上部设置中心导流筒41和出水堰43,出水堰43固定安装于中心导流筒41的外周,好氧区20的上部与中心导流筒41连通,出水堰43与反应池的出水管60连通,中心导流筒41的下端开口,中心导流筒41的下方设有污泥回流管45,污泥回流管45与缺氧区30底部连通。

整个好氧区20设有上、中、下三个取样口,分别为上取样口231、中取样口232、下取样口233,用于观察反应区(即好氧区20)内活性污泥的形态。好氧区20还设有DO溶解氧仪24,用于检测好氧区20溶解氧的浓度。好氧区20的最底端设有放空阀25,用于排空池体内的污水和污泥进行检修。

优选地,污泥回流管45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反应池为圆柱状,外筒和内筒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反应池外设有配水池10,反应池上设有进水口11,反应池与配水池10之间设有循环泵50,循环泵50通过进水管51将配水池10与反应池的好氧区20底部连通。优选地,配水池10内设置搅拌机12。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进水管51上设有在线pH计511,用于监测进入反应区的污水的酸碱性,保证好氧区20活性污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反应池外设置有清水回流管42,清水回流管42的一端与反应池沉淀区40的上部连通,清水回流管42的另一端与配水池10连通,清水回流管42上设有清水回流阀421。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好氧区20内设置有曝气装置22,曝气装置22环设于整个好氧区20的底部,曝气装置22的位置略高于缺氧区30和好氧区20连接的下回流口32。优选地,根据反应池的高度,可在好氧区20的中部增加曝气装置22,以保证整个好氧区20的溶解氧浓度,且曝气装置22的位置略高于缺氧区30和好氧区20连接的上下回流口32。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好氧区20的上部通过过水斜管21与中心导流筒41连通,过水斜管21有多个,环设在沉淀区40上部的四周,每个过水斜管21分别将中心导流筒41和好氧区20连通。优选地,过水斜管21的进水口上边缘朝好氧区20一侧设有过水斜管挡板211。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沉淀区40内还设置污泥斗44,污泥斗44位于中心导流筒41的下方,污泥斗44的上端与上回流口31的上边缘连接,污泥斗44的下端与污泥回流管45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沉淀区40的底部设有排泥管46,排泥管46的一端与污泥斗44的下端连通,排泥管46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排泥管46上设有排泥阀461。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缺氧区30的底部设有锥形斜面33,缺氧区30的底部中心高于反应区的底部外侧,利于缺氧区30的混合液和污泥回流入好氧区20。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从配水池10的进水口11进水,在搅拌机12的作用下充分混合,根据需要调节进水pH值。配水池10通过进水管51经循环泵50将污水泵入好氧区20的底部,污水在曝气装置22的提升搅动作用下与好氧区20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混合液在缺氧区30上回流口31处上挡板311的作用下,部分混合液流至缺氧区30内与沉淀区40回流的污泥混合,高污泥浓度的混合液在缺氧区30底部锥形斜面33的作用下经下回流口32处下挡板321导流至好氧区20完成一次内循环。部分混合液继续上升,在中部曝气装置22下继续充氧,可保证整个好氧区20的溶解氧浓度,好氧区20上部的混合液经过水斜管挡板211导流作用进入过水斜管21流入沉淀区40的中心导流筒41中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清水经出水堰43和出水管60流出;根据需要,可将另一部分清水经清水回流管42回流至配水池10中,完成一次外循环。沉淀区40的污泥经污泥斗44收集,经重力浓缩后通过喇叭形污泥回流管45回流至缺氧区30,完成一次污泥的循环;剩余污泥经排泥管46排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