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200发布日期:2018-07-24 21:33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化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饮水标准是CaCo3。但是CaCo3的浓度在50-100mg/l时,更适宜人体生理上的需要。一般我国北方的自来水都是偏硬水,如果人们经常喝了硬水和很硬水后就会在人体内产生结石等病情,可是很软水中又没有人们日常所需的钙离子、镁离子和钠离子等微量元素,所以一般把软化后的水与没有软化的水进行按比例混合,这样使水达到饮用标准;但在现有的结构中软化水处理装置中,通过树脂颗粒进行软化,但当树脂颗粒吸收的离子越多,树脂颗粒的吸收离子能力越低,所以需要对树脂颗粒进行重新处理、再生;需要把整个软化水处理装置的桶体拆开,再把树脂颗粒全部取出,树脂颗粒在桶体内清理难度较大;而且需要把桶体内部的零件拆出,操作极为不方便。

故有必要对现有软化水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它包括有桶体、框体、第一三通阀、连通管、流量调节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桶体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把桶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腔体的内腔和连通管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另外一端口为进水口;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流量调节阀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另一端和第二腔体的内腔接通;所述隔板的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接通;所述框体的内腔装满有离子交换树脂颗粒;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呈开口状;所述框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进水管相匹配的凹形;所述框体的各个侧壁上和凹形的各个面上均布满有出水孔;所述框体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盖网;所述盖网一端通过合页铰接在框体边缘处;所述框体上设置固定有封板;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封板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相接通;所述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环;所述通孔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框体依次穿过密封圈和凸环后插入到第二腔体的内腔;所述进水管插入到凹形的内腔;所述进水管的末端抵压在凹形的内底壁上;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封板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锁紧固定在桶体上;所述密封圈压紧在封板和凸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表面压紧在盖网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的前端面设置有倒角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呈锥形状;所述进水管的外径从第一腔体沿第二腔体的方向逐渐减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桶体的内腔设置有隔板;隔板把桶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三通阀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腔体的内腔和连通管一端相接通;第一三通阀的另外一端口为进水口;连通管另一端与流量调节阀一端相接通;第二三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另一端和第二腔体的内腔接通;隔板的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接通;框体的内腔装满有离子交换树脂颗粒;框体的上表面呈开口状;框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进水管相匹配的凹形;框体的各个侧壁上和凹形的各个面上均布满有出水孔;框体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盖网;盖网一端通过合页铰接在框体边缘处;框体上设置固定有封板;桶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封板相匹配的通孔;通孔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相接通;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环;通孔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圈;框体依次穿过密封圈和凸环后插入到第二腔体的内腔;进水管插入到凹形的内腔;进水管的末端抵压在凹形的内底壁上;桶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封板通过螺栓与螺纹孔锁紧固定在桶体上;密封圈压紧在封板和凸环之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水从第一三通阀的进水口进入,分两路流出,其中一路流入到连通管,另一路流入到第一腔体内;进入到第一腔体内的水体经过进水管和凹形的出水孔流入到框体的内腔与离子交换树脂颗粒进行离子交换,使水体软化,然后在进入到第二三通阀和流量调节阀中的水体混合,得到适合人体吸收的水体;调整流量调节阀;调节进入第一腔体与连通管的水体比例;而在框体进行拆出时,需要先松开螺纹孔上的螺栓,然后封板往外拉出,使框体拉出到第二腔体内腔;然后打开盖网,把框体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全部倒出进行更换或再生;该结构中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离子交换树脂颗粒通过盖网全部密封在框体的内部;在更换或再生时,仅需要松开螺栓,把框体整体取出即可,然后直接打开盖网,拆装方便,清理难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拆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桶体;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103、螺纹孔;104、通孔;

104a、凸环;2、密封圈;3、封板;301、把手;4、离子交换树脂颗粒;

5、框体;501、凹形;501a、出水孔;6、进水管;7、限位块;

701、倒角斜面;8、隔板;9、第一三通阀;10、连通管;11、流量调节阀;

12、第二三通阀;13、盖网;14、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便更换树脂颗粒的软化水处理装置,它包括有桶体1、框体5、第一三通阀9、连通管10、流量调节阀11和第二三通阀12;所述桶体1的内腔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把桶体1分隔成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腔体101的内腔和连通管10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一三通阀9的另外一端口为进水口;所述连通管10另一端与流量调节阀11一端相接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2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流量调节阀11另一端和第二腔体102的内腔接通;所述隔板8的侧壁上固定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相接通;所述框体5的内腔装满有离子交换树脂颗粒4;所述框体5的上表面呈开口状;所述框体5的前端面设置有与进水管6相匹配的凹形501;所述框体5的各个侧壁上和凹形501的各个面上均布满有出水孔501a;所述框体5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盖网13;所述盖网13一端通过合页14铰接在框体5边缘处;所述框体5上设置固定有封板3;所述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封板3相匹配的通孔104;所述通孔104与第二腔体102的底部相接通;所述通孔10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环104a;所述通孔104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圈2;所述框体5依次穿过密封圈2和凸环104a后插入到第二腔体102的内腔;所述进水管6插入到凹形501的内腔;所述进水管6的末端抵压在凹形501的内底壁上;所述桶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103;所述封板3通过螺栓与螺纹孔103锁紧固定在桶体1上;所述密封圈2压紧在封板3和凸环104a之间;水从第一三通阀9的进水口进入,分两路流出,其中一路流入到连通管10,另一路流入到第一腔体101内;进入到第一腔体101内的水体经过进水管6和凹形501的出水孔501a流入到框体5的内腔与离子交换树脂颗粒4进行离子交换,使水体软化,然后在进入到第二三通阀12和流量调节阀11中的水体混合,得到适合人体吸收的水体;使用时,根据当地的水质进行评估,进行调整流量调节阀11;调节进入第一腔体101与连通管10的水体比例;而在框体5进行拆出时,需要先松开螺纹孔103上的螺栓,然后封板3往外拉出,使框体5拉出到第二腔体102内腔;然后打开盖网13,把框体5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4全部倒出进行更换或再生;该结构中离子交换树脂颗粒4离子交换树脂颗粒4通过盖网13全部密封在框体5的内部;在更换或再生时,仅需要松开螺栓,把框体5整体取出即可,然后直接打开盖网13,拆装方便,清理难度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隔板8上固定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底表面压紧在盖网13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7的前端面设置有倒角斜面701;在框体5插入到第二腔体102时,利用倒角斜面701进行导向,限位块7压紧在盖网13上,防止受到猛烈的水流时,水流把盖网13冲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封板3上设置有把手30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水管6呈锥形状;所述进水管6的外径从第一腔体101沿第二腔体102的方向逐渐减少;利用进水管6的锥形面插入到凹形501内对框体5定位。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水从第一三通阀的进水口进入,分两路流出,其中一路流入到连通管,另一路流入到第一腔体内;进入到第一腔体内的水体经过进水管和凹形的出水孔流入到框体的内腔与离子交换树脂颗粒进行离子交换,使水体软化,然后在进入到第二三通阀和流量调节阀中的水体混合,得到适合人体吸收的水体;调整流量调节阀;调节进入第一腔体与连通管的水体比例;而在框体进行拆出时,需要先松开螺纹孔上的螺栓,然后封板往外拉出,使框体拉出到第二腔体内腔;然后打开盖网,把框体内部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全部倒出进行更换或再生;该结构中离子交换树脂颗粒离子交换树脂颗粒通过盖网全部密封在框体的内部;在更换或再生时,仅需要松开螺栓,把框体整体取出即可,然后直接打开盖网,拆装方便,清理难度低;在框体插入到第二腔体时,利用倒角斜面进行导向,限位块压紧在盖网上,防止受到猛烈的水流时,水流把盖网冲开;进水管呈锥形状;利用进水管的锥形面插入到凹形内对框体定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