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354发布日期:2018-07-11 01:0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分离悬浮固体的一种常用处理构筑物,根据工艺布置的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其中二沉池主要作用是使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一般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污水处理量较小的农村地区,二沉池宜设备化,池型宜采用竖流式或斜板沉淀池。但是不论是竖流式沉淀池还是斜板沉淀池都有其不足之处:(1)竖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由设在池中心的中心导流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下设伞形挡板使污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但是由于竖流式沉淀池的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且为使池内配水均匀,池径不宜过大,不利于后期技术人员的维修、更换;(2)斜板沉淀池由于停留时间短,其缓冲能力较差,运行中遇到水质、水量变化时出水水质波动较大,并且斜板要定期更换,在维护和管理方面有一定难度。

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一体化沉淀池,一般采用单种沉淀池,泥水分离效果不高,出水水质不稳定,且由于池体规格限制,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或更换困难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该装置不仅将竖流式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结合在一起,增大了沉淀区的面积,提高了整个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并且采用模块化的组合安装方式,运行中模块单元出现问题时,只需维修或更换该模块单元,方便了后期维护和管理的同时也节约了维修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包括进水管和中心导流管,所述的进水管设于外壳上,所述的中心导流管竖向焊接于进水管上,中心导流管的下端安装有反射板,中心导流管的侧面安装有阻流板,所述的阻流板的侧面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泥斗和排泥管,所述的泥斗与排泥管相连通;所述的支撑板上倾斜固定有多个斜板,所述的斜板的上方设有出水堰槽,所述的出水堰槽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水堰槽支撑板上,出水堰槽的侧面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的外壳上部安装有顶盖,且顶盖与外壳铰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的材质为钢。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与外壳的材质为碳钢。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板的数量为20个。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组合安装方式,将核心部件单独加工形成独立的模块单元,各个模块单元拼接组装形成完整的设备,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一体化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只需将内部损坏的单元调出后维修或更换,不但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而且节约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污水通过中心导流管先进入竖流式沉淀池,经反射板阻拦后向四周分布的水流进入斜板沉淀池,减轻了斜板沉淀池的负荷,沉淀区的面积也大大增加,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和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中心导流管;3、反射板;4、阻流板;5、斜板;6、出水堰槽;7、出水管;8、泥斗;9、排泥管;10、支撑板;11、螺栓;12、外壳;13、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嵌入式高效沉淀池装置,包括进水管1和中心导流管2,进水管1的材质为钢,进水管1设于外壳12上,中心导流管2竖向焊接于进水管1上,中心导流管2的下端安装有反射板3,上述中心导流管2、进水管1及反射板3为一完整模块单元,可直接嵌入设备中,组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减轻了后期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中心导流管2的侧面安装有阻流板4,上述阻流板4的侧面焊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下方设有泥斗8和排泥管9,泥斗8与排泥管9相连通。上述支撑板10上倾斜固定有20个斜板5,斜板5可随时调出设备,进行清理和更换,斜板5的上方设有出水堰槽6,上述出水堰槽6通过螺栓11固定在出水堰槽支撑板上,出水堰槽6与出水堰槽支撑板为另一完整模块单元嵌入在设备中,亦可随时维修和更换。出水堰槽6的侧面连接有出水管7;上述外壳12上部安装有顶盖13,且顶盖13与外壳12铰链连接,顶盖13和外壳12均为碳钢材质,多层防腐,且外立面为金属油漆涂层,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污水从进水管1进入中心导流管2,中心导流管2下口设有反射板3,在反射板3的阻挡下,水流由垂直向下变成向反射板3四周分布,左侧污水自下而上均匀地分布在竖流式沉淀池中,右侧污水在阻流板4的作用下从竖流式沉淀池池底缓慢地流入斜板5中,经过澄清后的上清液从设置在池壁顶端的出水堰槽6的堰口溢出,通过出水管7流出池外,被分离出来的污泥沉降至泥斗8中,部分污泥用于回流,剩余污泥排出池体外。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的双重组合,使得污水先经过竖流式沉淀池,污水中一部分可沉颗粒被去除后,再均匀地流入斜板中,大大减轻了斜板的负荷,弥补了斜板沉淀池缓冲能力方面的不足,此外沉淀区面积增大,分离效果更加显著,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