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386发布日期:2018-07-11 01: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工艺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这种处理法使菌类微生物、原生生物一类的微型生物在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有技术中的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多数要使用到生物滴滤槽,生物滴滤槽采用滴滤原理,能够迅速除去水体内含氮、含磷、可溶性有机等有毒有害化合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但现有的技术存在生物滴滤槽利用率不高,同时由于整个系统必须曝气供氧,造成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包括水槽和转盘反应槽,所述转盘反应槽设置在水槽的顶部,所述转盘反应槽的侧壁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板、射流泵和第一导管,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生物滴滤槽,所述射流泵上设有输送主管,所述第一导管与转盘反应槽连通;所述水槽内部设有层状第一固定填料,所述水槽的底端外壁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与输送主管连通,所述生物滴滤槽底部连通有贯穿支撑板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质检仪和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分别连接有回流管和排水管,所述回流管远离分流阀的一端贯穿水槽的顶端外壁并向内延伸;所述生物滴滤槽的侧壁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远离生物滴滤槽的一端贯穿水槽外壁并向内延伸;所述转盘反应槽的底端外壁连通有排泥管,所述水槽的顶端外壁连通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输送主管远离第二导管的一端贯穿生物滴滤槽的顶端外壁并向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管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管。

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内壁设有激光液位仪,所述转盘反应槽的内壁设有溶氧仪。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输送主管、第二导管、回流管、排水管、排泥管、进水管的管壁均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转盘反应槽的内部设有转盘反应装置,所述转盘反应装置包括支撑架、生物转盘盘片、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支撑架为三角状盘片,所述支撑架的每个支角均套接有连杆,所述生物转盘盘片套接在连杆上,所述生物转盘盘片上覆盖有填料层,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支撑架转动。

优选的,所述水槽侧壁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射流泵、质检仪、分流阀、激光液位仪、溶氧仪、单向阀、驱动电机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生物滴滤槽的顶端内壁设有布水板,所述生物滴滤槽的底端内壁设有第二固定填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通过设有水槽,污泥经进水管进入到水槽内,经层状的第一固定填料上的生物膜水解和反硝化,水槽内的出水通过第二导管和射流泵输送到生物滴滤槽,生物滴滤槽内的布水板能够将水均布后均匀的洒在第二固定填料上,通过第二固定填料做进一步的水解和反硝化,进而通过输液管和分流管分配到转盘反应槽内,生物转盘盘片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其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含氮、含磷以及水溶性有害物质被硝化、分解和同步反硝化。

2、该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经转盘反应槽处理后的污水,可进一步通过第一导管回流至生物滴滤槽内,进行再一次的硝化分解处理,通过质检仪和分流器,可以将部分出水经排水管达标排放,部分达标的出水经回流管回流至水槽内,进行再次处理。

3、该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通过排泥管可以将生物转盘反应槽底部的污泥定期排放出去;通过激光液位仪与单向阀配合,可以避免水槽内的水温过高,造成污染。

4、该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通过对转盘反应槽内的氧含量进行监测,根据含氧量控制射流泵的工作,确保了高氨氮废水处理对氧的需求;通过设置生物滴滤槽,且生物滴滤槽均分别与水槽和转盘反应槽独立相连,根据进水水质和排放要求,经水槽和转盘反应槽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质检仪分析后,可选择性的进行再次处理或排出,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适用不同水质处理对氧含量的需求,提高了氧利用率,同时可根据不同水质和排放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支撑架与驱动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2转盘反应槽、201支撑架、202生物转盘盘片、203驱动电机、204驱动轴、3支撑板、4射流泵、5第一导管、6生物滴滤槽、7输送主管、8第一固定填料、9第二导管、10质检仪、11分流阀、12回流管、13排水管、14输液管、15排泥管、16进水管、17分流管、18激光液位仪、19溶氧仪、20单向阀、21控制面板、22布水板、23第二固定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包括水槽1和转盘反应槽2,转盘反应槽2设置在水槽1的顶部,转盘反应槽2的侧壁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板3、射流泵4和第一导管5,支撑板3的顶部设有生物滴滤槽6,射流泵4上设有输送主管7,第一导管5与转盘反应槽2连通;水槽1内部设有层状第一固定填料8,水槽1的底端外壁连通有第二导管9,第一导管5和第二导管9均与输送主管7连通,生物滴滤槽6底部连通有贯穿支撑板3的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质检仪10和分流阀11,分流阀11分别连接有回流管12和排水管13,回流管12远离分流阀11的一端贯穿水槽1的顶端外壁并向内延伸;生物滴滤槽6的侧壁连通有输液管14,输液管14远离生物滴滤槽6的一端贯穿水槽1外壁并向内延伸;转盘反应槽2的底端外壁连通有排泥管15,排泥管15可以将转盘反应槽2底部的污泥定期排放出去,水槽1的顶端外壁连通有进水管16。

输送主管7远离第二导管9的一端贯穿生物滴滤槽6的顶端外壁并向内延伸,输液管14的管壁连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分流管17,水槽1的内壁设有激光液位仪18,通过激光液位仪18与单向阀20配合,可以避免水槽1内的水温过高,造成污染,转盘反应槽2的内壁设有溶氧仪19,溶氧仪19对转盘反应槽2内的氧含量进行监测,根据含氧量控制射流泵4的工作,确保了高氨氮废水处理对氧的需求,第一导管5、输送主管7、第二导管9、回流管12、排水管13、排泥管15、进水管16的管壁均设有单向阀20,转盘反应槽2的内部设有转盘反应装置,转盘反应装置包括支撑架201、生物转盘盘片202、驱动电机203和驱动轴204,支撑架201为三角状盘片,支撑架201的每个支角均套接有连杆,生物转盘盘片202套接在连杆上,生物转盘盘片202上覆盖有填料层,驱动电机203通过驱动轴204带动支撑架201转动,水槽1侧壁设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分别与射流泵4、质检仪10、分流阀11、激光液位仪18、溶氧仪19、单向阀20、驱动电机203电性相连,生物滴滤槽6的顶端内壁设有布水板22,生物滴滤槽6的底端内壁设有第二固定填料23。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污泥经进水管16进入到水槽1内,经层状的第一固定填料8上的生物膜进行水解和反硝化,水槽1内的出水通过第二导管9和射流泵4输送到生物滴滤槽6,生物滴滤槽6内的布水板22能够将水均布后均匀的洒在第二固定填料23上,经第二固定填料23做进一步的水解和反硝化,进而通过输液管14和分流管17分配到转盘反应槽2内,生物转盘盘片202在驱动电机203的带动下,其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含氮、含磷以及水溶性有害物质被硝化、分解和同步反硝化,经转盘反应槽2处理后的污水,可进一步通过第一导管5回流至生物滴滤槽6内,进行再一次的硝化分解处理,通过质检仪10和分流阀11,可以将部分出水经排水管13达标排放,部分未达标的出水经回流管12回流至水槽1内,进行再次处理;设置的生物滴滤槽6均分别与水槽1和转盘反应槽2独立相连,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排放要求,经水槽1和转盘反应槽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质检仪10分析后,可选择性的进行再次处理或排出,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