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739发布日期:2019-01-13 17:5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减量化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污水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相应剩余污泥的产生量有较大的增大。活性污泥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细胞物质,有机物浓度高且主要是为固形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理,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而成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

目前剩余污泥处理技术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烧等。每种处理技术不仅成本高,而且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只有从源头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泥产生量,才是可持续且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从源头实现污泥减量化,减少污泥处理成本的污泥减量装置及方法。

微生物对有机碳的新陈代谢一方面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将其转化为生物体,例如1000g营养物质系统中,其中600g用来合成微生物, 400g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表明在细菌生长阶段能减少40%的有机物,当生物体中的有机碳也可以作为微生物底物并重复上述新陈代谢时,那么污泥量就会减少。

本发明创造通过管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活性污泥的减量化。也就是将剩余污泥加入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在微生物作用下,使剩余污泥消化、降解。由于管式膜流道宽、膜内流速快,耐污染能力强,可以在更高的污泥浓度下正常运行,提高剩余污泥的消化效率,同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本技术利用生物方法实现活性污泥的减量,工艺简单,减少了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泥处置费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降解剩余污泥的生化池;

与所述生化池连通的管式膜反应器,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还设有浓缩污泥回流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池与一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生化池之间通过设有污泥回流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池与一曝气装置连通,所述曝气装置为所述生化池提供曝气。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为鼓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池与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之间设有泵,优选为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提供大循环流量,确保管式膜在较高污泥浓度下不易污堵,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池中包括若干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生化池的侧壁且交错设置,所述隔离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生化池的侧壁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和所述隔离板使得所述生化池中形成错流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挡泥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挡泥部件为立方体形、半弧形体或棱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泥部件在所述隔离板上均匀或非均匀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曝气孔,所述曝气孔的位置与所述挡泥部件位置重合或错开。

本发明创造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方法,以利用微生物自身内源呼吸进行氧化分解,从根本上减少污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处理剩余污泥进入生化池,进行消化降解;

步骤2、生化池中污泥通过泵进入管式膜反应器,进行泥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利用曝气装置向所述生化池内曝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8-36小时;溶解氧在 4.5mg/L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生化池处理一定时间后排出至过滤器中,将毛发、大颗粒泥砂等不能降解的杂质外排,过滤后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路回流至所述生化池。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中的管式膜为管式超滤膜,膜面流速为2-6m/s。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管式膜反应器处理后的浓缩污泥通过浓缩污泥回流管路回流至所述生化池中继续进行剩余污泥的消化降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调节进、出管式MBR生化池污泥量就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2)无需通过经分离、浓缩、消化、脱水及污泥焚烧、填埋、热处理等步骤来增加处理污泥的费用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主要是依靠利用微生物自身内源呼吸进行氧化分解,所以减量化是从根本上、实质上减少污泥;

(4)出水水质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流程图;

图2-图3为本发明创造所述生化池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发明创造隔离板、挡泥部件和曝气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创造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试剂;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降解剩余污泥的生化池,所述生化池与一曝气装置连通,所述曝气装置为所述生化池提供曝气,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与所述鼓风机连通的位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曝气管,所述生化池与一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生化池之间通过设有污泥回流管路;

与所述生化池连通的管式膜反应器,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还设有浓缩污泥回流管路。

所述生化池与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之间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提供大循环流量,确保管式膜在较高污泥浓度下不易污堵,可以正常运行。

一种活性污泥减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处理剩余污泥进入生化池,利用曝气装置向所述生化池内曝气,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8-36小时;溶解氧在4.5mg/L以下,所述剩余污泥被消化降解;

步骤2、生化池中污泥通过泵进入管式膜反应器,进行泥水分离,所述管式膜反应器中的管式膜为管式超滤膜,膜面流速为2-6m/s,所述管式膜反应器处理后的浓缩污泥通过浓缩污泥回流管路回流至所述生化池中继续进行剩余污泥的消化降解。

所述步骤1中所述生化池处理一定时间后排出至过滤器中,将毛发、大颗粒泥砂等不能降解的杂质外排,过滤后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路回流至所述生化池。

所述步骤1中的待处理的剩余污泥的浓度小于等于2%。

优选的,所述生化池中包括若干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生化池的侧壁且交错设置,所述隔离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生化池的侧壁之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和所述隔离板使得所述生化池中形成错流孔道。

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挡泥部件,所述挡泥部件为立方体形、半弧形体或棱柱形,所述挡泥部件在所述隔离板上均匀或非均匀阵列,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曝气孔,所述曝气孔的位置与所述挡泥部件位置重合或错开。

所述隔离板能够使得所述生化池中剩余污泥沿错流孔道流动,且增加了剩余污泥的附着面积,在生化池中微生物对剩余污泥进行消解,隔离板能够使得未被消解的污泥附着在其上,而不是直接沉入池底,在曝气装置的曝气的作用下,污泥可以进一步被微生物消解,避免大量堆积到池底之后无法接触微生物,因此,增强了相同体积的生化池的消解能力。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上设有曝气孔,下方的气体或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曝气孔上升,增强了生化池中流体扰动,附着在隔离板上的污泥也能够进一步的重新扩散到液体中进行消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