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8885发布日期:2018-09-25 21:0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纤维素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

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高、有异味,并且具有强酸强碱性,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只一种光合细菌的广谱性不高,而且经光合细菌处理后的有机废水的出水BOD在200mg/L左右,达不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水处理效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以菌种反应器和接触氧化池配合使用,菌种反应器内接种混合菌种,有机废水处理效率高,能耗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初沉池、菌种反应器、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活性炭过滤器和出水池,还包括排泥管、菌种培养器和培养液储罐,其中,培养液储罐与菌种培养器连通,菌种培养器与菌种反应器连通,菌种反应器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内设有填料,排泥管与初沉池、二沉池和接触氧化池连通,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设有刮泥器。

作为优选,斜面较低的一侧与排泥管连通,可以便于排出沉淀物。

作为优选,填料为纤维球填料,纤维球填料对混合菌种的固定化效果较好,且其比表面积较大,可以固定更多的混合菌种,增大混合菌种与有机废水的接触面积。

作为优选,排泥管还与菌种反应器连通。

混合菌种为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细菌。

紫色非硫细菌可用于去除和分解有机物质,能耐受高浓度有机物。反硝化杆菌的反硝化能力强,能够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活化简单,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可以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消除有机废水中的氮素营养,净化水体。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繁殖快,耐酸碱,高氧和低氧环境下均能繁殖,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在增殖的同时,会释放出高生物活性的分解酵素,可以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还可以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反硝化杆菌和紫色非硫细菌的混合菌种接种与菌种反应器中,作为有机废水的处理菌种,其处理效率好于单一的光合细菌或普通活性污泥,另外,光合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氮、磷作为营养元素合成细胞物质,且能过量摄取废水中的磷酸盐,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耐盐能力强,在15~37℃温度范围内均可处理,且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

(2)光合细菌对有机物的负荷高,可处理浓度很高的有机废水,且不需稀释,并且有机废水的BOD越高,处理效果越好;

(3)设备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动力消耗低;

(4)前期投资少,见效快,可操作性强,运行费用低;

(5)本实用新型以菌种反应器配合接触氧化池使用,菌种反应器内接种混合菌种,COD去除率大于95%,BOD去除率大于96%,出水BOD低于20mg/L,达到有机废水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框架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格栅渠、2—初沉池、3—菌种反应器、4—接触氧化池、5—二沉池、6—活性炭过滤器、7—出水池、8—排泥管、9—菌种培养器、10—培养液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初沉池2、菌种反应器3、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活性炭过滤器6和出水池7,还包括排泥管8、菌种培养器9和培养液储罐10,其中,培养液储罐10与菌种培养器9连通,菌种培养器9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菌种反应器3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3内设有填料,排泥管8与初沉池2、二沉池5和接触氧化池4连通,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部设有刮泥器。

初沉池2和二沉池5斜面较低的一侧与排泥管8连通。

填料为纤维球填料。

排泥管8还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

菌种反应器内接种混合菌种,混合菌种为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0:2:3。

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细菌。

紫色非硫细菌可用于去除和分解有机物质,能耐受高浓度有机物。反硝化杆菌的反硝化能力强,能够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活化简单,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可以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消除有机废水中的氮素营养,净化水体。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繁殖快,耐酸碱,高氧和低氧环境下均能繁殖,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在增殖的同时,会释放出高生物活性的分解酵素,可以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还可以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

含亚硝酸盐的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纤维素等,其COD含量为2105mg/L,BOD含量为354mg/L,亚硝酸盐浓度为58mg/L。

该有机废水进入本实施例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行如下处理:

(1)有机废水经格栅渠1进入初沉池2进行初沉处理,在初沉池2中加入壳聚糖和甲壳素,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6.5,水力停留1h;

(2)经初沉池2处理的有机废水进入菌种反应器3,菌种培养器9中的混合菌种接种到菌种反应器3中,在菌种反应器3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锆,在光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发酵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2d;

(3)发酵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进入接触氧化池4进行氧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h,pH调整为7;

(4)氧化后的有机废水流入二沉池5,在二沉池5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8.5,水力停留1.5h;

(5)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4和二沉池5的沉淀物通过排泥管8排出,二沉池5的上清液通过活性炭过滤器6排入出水池7,得到出水。

混合菌种为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

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0:1:2。

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细菌。

步骤(2)中,发酵温度为15℃,混合菌种接种量占菌种反应器的体积比为20%。

步骤(2)中,光照强度为4500lx。

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该有机废水中的COD下降至102mg/L,BOD为13.2mg/L,亚硝酸盐浓度降低至0.3mg/L,达到有机废水排放标准,COD去除率为95.3%,BOD去除率为96.3%。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