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强抓握的微结构包装表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1515发布日期:2019-02-12 22: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用于增强抓握的微结构包装表面的制作方法

本国际申请要求于2016年6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55,081的优先权。本申请也是于2017年2月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5/424,627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又要求于2016年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91,833的优先权,所有这些申请均通过引用并入。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粘附、附接或整合到制品包括杯、瓶、塞、罐、碗、盘、容器、盒、吊牌和可能与人的手或手指接触的其他物体的标签、表面以及其他特征。标签、表面或其他特征可以使人能增强对物品的抓握。

2)相关技术的描述

制品、容器和其他物体诸如上文所列的那些可以容纳冷的液体,使表面具有露点以下的温度,使得外表面上形成水。当表面产生这种冷凝时,其可能变得光滑,使物体更难持握。此外,具有流体诸如清洁剂、洗发液、防晒霜和类似物项的容器可能在容器的外表面包括内容物,产生光滑表面。这可能降低使用者的抓握能力。

一些容器可能包括不同的容器取向、压痕等等,以增加使用者的抓握能力。其他容器可以包括涂层或粘结物,其可以增加容器与使用者的手之间的摩擦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物体或其他接触表面(接触表面层),其提供改善的摩擦和抓握性质,诸如降低抓握强度要求以及改善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与手之间的摩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肉眼不可见或几乎不可见同时提供改善的物理性质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可以在不影响给定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的美观的情况下提供改善的质量。

本公开的一些目的可以包括提供一种使得使用者能更安全地抓握物体并降低打滑的风险——尤其是物体在外面上产生冷凝或有其他液体的情况下——的标签。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公开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物理性质的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来实现,该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包括:具有微结构区域的基层;设置在微结构区域上的复合微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直径(或宽度)在80μm至120μm之间第一微特征的第一微结构组、具有第二直径(或宽度)在第一直径的25%至41%之间的第二微特征的第二微结构组和具有第三直径(或宽度)在第一直径的3%至6%之间的第三微特征的第三微结构组;以及粘附至基层的粘附层,配置成将基层粘附至物体。出于本发明的目的,粘附层可以包括传统的粘结剂,诸如胶水。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范围的情况下,粘附层还可以包括适用于将基层粘附至物体的任何其他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物体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具有微结构区域的基层、设置在微结构区域上的复合微结构,复合微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层上的第一微结构组;具有设置在基层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第一微结构组上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微结构组;以及具有设置在基层上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微结构组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第二微结构组上的第三部分的第三微结构组;以及粘附至基层的粘附层,配置为将基层粘附至物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物体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设置在表面上的微结构组,包括:第一微特征,第一微特征具有在15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直径、在30μm至1500μm的范围内的深度以及在100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间距;以及第二微特征,第二微特征具有比第一微特征直径小25%至41%的直径;其中,由微结构组得到的(贡献的)微结构组与人抓握表面的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在1%至25%的范围内。

本发明可以包括下述情况,第一组微特征具有变形边缘,使得第一微特征组在基层上形成凸部(峰)和凹部(谷)。复合微结构可以具有在30μm至100μm范围内的高度,并且复合微结构与皮肤的接触百分比在1%至7%的范围内。该组第一微结构可以具有取自由下述组成的组的截面:圆形、方形、卵形、三角形、矩形、条形或其任何组合。基层和粘附层可以是半透明的或透明的。

第一微结构组可以具有在26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的间距,第二微结构组可以具有小于第一组微特征的间距的24%的间距,且第三微结构组可以具有小于第一组微特征的间距的15%的间距。第一、第二和第三微结构组可以对齐或未对齐。

本发明可以包括具有改善物理性质的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包括:具有微结构区域的基层;设置在微结构区域上的微结构组,该微结构组具有在15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直径、在30μm至1500μm的范围内的深度以及在100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间距的微特征;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干提升力根据提升测试超过7磅;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湿提升力根据提升测试超过8磅;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在0.5%至30%的范围内的该微结构组与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并且因此提供具有改善抓握物理性质的能粘附至容器的微结构标签。

本发明可以包括具有改善物理性质的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包括:设置在表面上的具有微特征的微结构组,微特征具有在15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直径、在30μm至1500μm的范围内的深度以及在100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间距;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干提升力根据提升测试超过7磅;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湿提升力根据提升测试超过8磅;由该微结构组得到的该微结构组与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在0.5%至30%的范围内;并且因此提供具有改善抓握物理性质的能粘附至容器的微结构标签。表面可以是容器或的外表面或基层。

附图说明

下文将描述设计用于实现本发明的配置及其其他特征。阅读下面的说明书并参考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另一正视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若干物理方面。

图4a和图4b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若干物理方面。

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若干物理方面。

图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立体图。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立体图。

图9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侧截面图。

图9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方面的透视侧视图。

图11示出了当在各种条件下测试图案时的实验结果的图表。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满足某些目的,而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可以满足某些其他目的。每个目的在其所有方面可能不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每个方面。因此,可以相对于本公开的任何一个方面选择性地看待前述目的。阅读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及特征。

然而要理解的是,前述发明内容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均是优选实施方式,且不应视为限制性的。特别地,虽然本公开包括对数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参考,但要理解的是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描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修改和应用。同样,根据该发明内容和下面描述的某些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其他目的、特征、益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也容易理解。根据上文结合所附实施例、数据、附图以及由此得到的所有合理推论——单独地或考虑到本文包括的参考——将明白这些目的、特征、益处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本文公开的主题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可以使用与本文描述的那些方法、装置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装置和材料实践或检验本文公开的主题,但本文描述代表性的方法、装置和材料。

图1示出了具有前标签12和后标签14的饮料容器10。前标签和后标签上可以附接或制造一个或多个微结构。标签可以设置在容器的相反面上并配置成使容器的两侧都接触持握者的手。微结构可以放置在整个标签上或部分标签上。前标签12可以包括前微结构区域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微结构区域16可以是水平取向的条带,设计成当正常持握容器时接合持握者的拇指或手掌区域。因此,前微结构区域16可以定位成朝向前标签12的顶侧。后标签可以包括后微结构区域18。后微结构区域18可以配置成当正常持握容器时接合持握者的手指。因此,后微结构区域18可以比前微结构区域16更大,和/或可以延伸得更远或者定位在前微结构区域16的高度处或高度之下。前后标签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微结构制造,然后粘附至容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个标签可以环绕容器并包括前微结构区域16和后微结构区域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标签可以是透明的或部分透明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结构自身可以具有在25至1500微米的范围内的高度,其中微结构特征具有在50至1000微米的范围内的宽度。特征之间的间隔可以在200微米至5000微米的范围内。微结构特征可以包括墩状物,墩状物在顶部上具有2d形状,2d形状取自由下述组成的组:圆形、方形、卵形、三角形、矩形、或线性脊状、条形或其他几何形状或其组合。覆盖有微结构特征的微结构区域的百分比按密度算可以在0.25至25%的范围内。微结构特征诸如墩状物的侧边的拔模角度可以大于45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拔模角度大于60度。微结构特征的高度与微结构特征的宽度限定的高宽比可以在0.5至5的范围内。

肉眼从顶部方向看时,微结构特征宽度可以为100微米或更小。因此,肉眼可能不容易看见或察觉微结构特征,使得微结构特征通常是不可见或看不见的微结构。从上方看时,这些微结构特征可以具有在20至2000微米的范围内的宽度。肉眼可以看见大于100微米的微结构特征。

本文描述的微结构可以包括下述物理性质:肉眼不可见、当与持握者的皮肤(湿的或干的)接触时对于抓握具有高摩擦、生产成本低,以及无需大表面面积的微结构就可以达到高抓握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结构的微特征可以是可见的,并具有高抓握力的性质,而且同时对容器的表面覆盖百分比低。拔模角度可以大于60度,可以使用微结构特征阵列,代替一些宏观特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标签印刷以及在标签上印刷图片(纸、塑料或其他)后,通过印刷透明聚合物(喷墨、热转印、快速原型打印等),标签、物体或接触表面可以包括不可见或可见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可行的印刷工艺,诸如电子束印刷、浇铸和固化、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压花印刷等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标签印刷到内表面上后,可以通过对收缩包装或干净塑料标签的反面进行压花增加不可见或可见特征。

参照图2,可以在容器自身上制造微结构,其中,该配置类似于图1所示的标签的布置。容器可以包括前微结构区域16和后微结构区域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结构可以包括高度在70μm至1000μm之间的微结构特征。微结构在标签或容器上的微特征密度在0.5%至25%的范围内,并且可以降低从热表面(诸如外壁)到靠在背离热表面的微特征的外端上的第二表面(诸如手)的热传递。微结构特征可以均匀分布或呈随机的图案化阵列。

图3示出了可以包括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若干微特征图案。示出图案为图案300(无微结构)、302、304、306、308和310。图案302、308和310一般包含具有为椭圆的并可以包括圆形边缘的截面的微特征。各微特征可以布置成使得微特征的长轴以约180度与相邻微特征交替或者呈交替正交图案。图案304包括大致为圆形的截面,并具有大致平坦或圆形顶端。微特征可以以偏置的线性方式布置,使得竖行相对于相邻竖行偏置。图案306包括以大致平行的形式沿基底表面延伸的脊状物。图案308一般包含具有从上方看为椭圆形的截面的微特征。各微特征可以布置成使得微特征的长轴以约180度与相邻微特征交替或者成交替正交图案。

图4a和图4b示出了示出具有大致圆形截面的微特征的立体图。微结构特征402可以是墩状物、柱状物或筒状物并相对于当前行的上一行和下一行以交替图案布置。此外,特征402可以包括平坦顶部、弯曲顶部、尖状顶部或任何其他形状。图4a和图4b示出了具有平坦顶部的特征402。

图5a和图5b示出了大致卵形截面的微结构特征502。微结构特征502可以布置成使得微特征的长轴以约180度相对于相邻微特征交替,或者呈交替正交图案。图5b示出了自顶向下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图案,其中,标签、封闭件或容器上布置了墩状微结构602。微结构602可以包括柱状物604,在每个柱状物604的顶部具有比例更小的第二微结构606。

对于柱状物604本身,其可以具有方形截面、圆形截面、梯形截面、多边形截面、不对称截面或任何其他形状的截面。每个柱状物604中可以包括圆形倒角基部。标签或容器的接触表面或基底上的微结构可以具有多个柱状物604,其中,柱状物604具有63cm2/100cm2至242cm2/100cm2之间的面积。

在操作中,本公开的特征可以增加对容器(直接或通过其标签)的抓握,无论容器和持握者的手是湿的还是干的,而不会引起疼痛或擦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橡胶、塑料、金属、纸或其他材料的物体,并且可以包括物项诸如瓶、标签、运动器材、工具和使用者持握的其他物体。

图7示出了具有可以包括如图所示的平地和沟槽或者凸部和凹陷结构的微结构特征的示例图案700。图7示出了示例凸部702和凹陷704。

图8示出了另一示例图案,其中微结构特征802倒置,陷入基底800。

图9a和图9b示出了各微结构如何层叠在彼此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结构可以包括叠加在彼此上的各层。这些层一起可以形成复合微结构。可以向基底或表面904诸如标签或者容器的表面施加第一层902。第一层902可以包括第一组第一微结构906,第一组第一微结构906各自可以具有在80μm至120μm的范围内的直径、在260μm至300μm之间的间距以及30μm至50μm的深度。可以在第一层902上施加第二层908,第二层908可以包括第二微结构组910,第二微结构组910各自可以具有在10μm至50μm的范围内的直径、在40μm至80μm之间的间距以及30μm至50μm的深度。当第二层908放置在第一层902上时,第一层的保真度可以维持在90%或更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施加第二层908可以减少第一层902的各个微结构906的翘曲。可以在第一和/或第二层上放置具有第三微结构组914的第三层9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微结构组914具有约10μm的直径、20μm的间距以及20μm的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组或多组微结构可以具有约100μm的直径、约200μm的间距以及约200μm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层908和/或第三层912可以放置在表面904上,在第一微结构组906的顶部,在水平区域916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层914可以放置在第二微结构组908的顶部,在水平区域918上。第三层912的应用可以使第一层和/或第二层变形。当第三层912放置在第一层902上时,第一层902的保真度可以维持90%或更高的保真度。当第三层912放置在第二层908上时,第二层908的保真度可以维持90%或更高的保真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微结构可以施加至基层920。每组微结构均可以附接至基层920的第一面。基层920的另一面可以粘附至粘附层922。粘附层922可以粘附至制品的表面924。粘附层922可以可移除地粘附至制品的表面924。制品的表面924可以是笔直的外表面,弯曲的外表面或其他形状。

图9b示出了具有第一微结构组932的示例微结构图案930,由于增加了第二组或第三微结构组,第一微结构组932可以包括变形的边缘,诸如边缘934。第一微结构组932的变形可以产生沿基底设置的大致分开260μm至300μm的凸部的图案。凸部可以包括圆形边缘,圆形边缘形成从该组微结构中的每个微结构的顶端向下大致倾斜的形状。第二层微结构936可以放置在第一层932上,无需将第一层和第二层对准,从而省去两层的任何对齐的需要。第三层(未示出)可以放置在第一层或第二层上,同样无需进行任何对准或对齐。

图10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侧视透视图。例如,图10示出了耦接或粘附至基层或基底1006的复合微结构1002。此外,复合微结构与人的皮肤1004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的量可以在1-7%的范围内。

为了确定本发明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各种条件下微结构表面与人皮肤达到的摩擦,可以进行提升测试。对于一种实施方式,提升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干燥条件和润滑条件下人皮肤对成型聚丙烯试样的抓握性能。本文所用“抓握”可以是当与皮肤接触时表面的侧向上对滑动的阻力的量化。抓握可以是单向的或双向的。对滑动的阻力的大小可以与施加的压力成比例。在一些实施方式和提升测试中,复合微结构表面与皮肤的接触百分比可以在1%至7%的范围内。对于具体微结构布置,包括微结构的单层和多层布置两者,接触百分比可以计算为微结构或复合微结构的最上顶部分的面积相对于微结构或复合微结构表面本身的最上部分的总面积的比例。例如,微结构的顶表面可以占100μm2面积的10μm2,这样接触百分比为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触皮肤的微结构具有3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的高度或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可以是第二微结构组在第一微结构组上方的高度,第三微结构组在第二组或第一组上方的高度,或者从最外微结构的顶部到下一最高、第三最高的高度或者是离基层的高度。当微结构高度超过100μm时,由于与测试对象的神经末梢的消极相互作用,测试对象可能会有不舒适。当微结构或复合微结构高度小于30μm时,与测试对象的接触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抓握。

当测试对象抓握具有微结构或微结构标签的容器时,抓握容器所需的力落入消费品诸如瓶、罐或通常含有标签的其他手持产品的标准操作范围内。即是说,测试对象施加的力不会使容器异常变形,提升容器也不需要异常的力。用标准注塑级无规共聚物(rcp)聚丙烯制造了若干2英寸×2英寸×2mm的样品。样品被切成两半,且每半胶粘在一起,使得微结构存在于样品的两面。在每个样品的端部钻孔,便于随后附接到张力计。对于定向图案,沿恰当的方向进行测试,以提供最高水平的抓握。随机选取微结构样品并将微结构样品给测试对象。未向测试对象提供关于微结构本身的任何信息。要求测试对象以视觉和感觉对样品进行描述。

实施例1——干燥测试

微结构样品被附接至张力计,在一种情况下为15lb,背对测试对象读取力。用与拾取小容器诸如瓶时使用的大致相同的压力量抓握微结构样品。提升样品并记录提升力。

实施例2——润滑测试

将微结构样品浸入65%的洗碗皂和35%的水的溶液中,并竖向持握30秒,以允许多余的液体流掉。重复干燥测试过程。连续测试润滑样品,以减少测试者手指的修整。

下面的表1汇总了干燥和润滑两种条件下被测试的微结构样品的测试结果:

上述结果可以具有加减2lb的值。还要求测试对象分析样品微结构的触觉性质并根据舒适度诸如“平滑柔软”与“疼痛扎手”评估触感。在上述微结构中,认为四个的物理抓握和触觉性能是可接受的:h003、h049、h079和h16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文所示微结构可以具有表2所示的下述代表性尺寸。

对于微结构h003,大小(列)的第一尺寸表示沿着微结构中包括的微特征的长度的尺寸,大小(列)的第二尺寸表示沿着微结构中包括的微特征的宽度的尺寸。对于微结构h160,大小(列)的第一尺寸表示第一微结构组,大小(列)的第二尺寸表示第二微结构组,间距(列)的第一尺寸表示第一微结构组的间距,且间距(列)的第二尺寸表示第二微结构组的间距。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大小尺寸可以在相应尺寸的正负20%的范围内或其任何范围。微结构组中的每个微结构均可以取自由下述组成的组:圆形、卵形、线、方形、矩形、三角形、正弦曲线或其任何组合。各个微结构在表面或基底上的布置所限定的网格可以是取自由下述组成的组的布置:矩形、三角形、偏置或其任何组合。间距尺寸可以在相应尺寸的正负20%的范围内或其任何范围。深度可以在相应尺寸的正负20%的范围内或其任何范围。这些微结构图案可以是单个图案,或者可以是在同一基底或表面上的包括多个相同或不同微结构组的复合图案。复合微结构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对准(对齐)或者相对于彼此未对准(未对齐)的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可以用于制作标签、贴纸、包装等等,其可以添加到使用者手持的其他制品。例如,其他用途可以包括工具、运动器材和医疗设备。在许多情况下,制品需要由使用者抓握,并且可能暴露于能降低使用者保持牢固抓握的能力的流体。运动器械可能暴露于来自天气诸如降雨的流体(例如,棒球棒和高尔夫球杆)。工具可以用在因工作环境本身的天气造成的潮湿环境中,诸如来自车辆的油和其他流体,当使用园林工具的雨水,以及来自游泳池、池塘的水等。标签、贴纸或包装可以贴附至制品并增加使用者在干湿条件下抓握制品的能力。

实施例3——附加测试

在各种条件下对微结构样品进行了测试,包括干燥、有水、有汰渍(tide)、有当妮(downy)、有机油(motoroil)、有卡诺拉液体菜籽油(canolaliquidoil)和有乳液。下面的表3汇总了干燥和润滑两种条件下被测试微结构样品的测试结果:

示出了每种图案的抓握力,以牛顿计。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图案化结构的表现比“空白”样品更好,使得使用者可以具有增加的抓握。图11示出了示出每种图案的性能。

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文件所使用的术语和词组及其变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应理解为开放的而非限制性的。同样,用连词“和”连接的一组项目不应理解为要求这些项目中的每个和每一个都在组中出现,而应理解为“和/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类似地,用连词“或”连接的一组项目不应理解为要求该组中存在互斥性,而是还应理解为“和/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此外,虽然本公开的项目、元件或部件可以描述为或主张为单数,但认为复数也在其范围内,除非明确说明限制为单数。在一些情况中出现的扩大词和词组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或其他词组不应理解为在没有出现这种扩大词组的情况中意指或需要较窄义的情况。

虽然已参照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方法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主题,但应理解的是,在理解前述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得出这些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变型和等同方案。因此,本公开的范围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题述公开不排除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使用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容易想到的对本发明主题进行的这些修改、变型和/或附加。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物体的接触表面,包括:

基层,具有微结构区域;

复合微结构,设置在所述微结构区域上,包括:

具有第一微特征的第一微结构组,所述第一微特征具有80μm至120μm之间的第一宽度;以及

具有第二微特征的第二微结构组,所述第二微特征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其中,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微结构组得到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微结构组与人抓握所述表面的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在1%至25%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还包括粘附至所述基层的粘附层,所述粘附层配置为将所述基层粘附至所述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宽度在所述第一宽度的25%至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表面,所述复合微结构还包括具有第三微特征的第三微结构组,所述第三微特征具有在所述第一宽度的3%至6%之间的第三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一微特征包括变形边缘,使得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在所述基层上提供凸部和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复合微结构具有在3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复合微结构包括在1%至7%的范围内的所述复合微结构与接触所述接触表面的手的皮肤的接触百分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微特征具有取自由下述组成的组的截面:圆形、方形、卵形、三角形、矩形、条形或其任何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复合微结构、基层和粘附层是半透明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具有在26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的第一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24%的第二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表面,所述复合微结构还包括第三微结构组,所述第三微结构组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间距的15%的第三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组和所述第二微结构组未对齐。

14.一种用于物体的接触表面,包括:

基层,具有微结构区域;

复合微结构,设置在所述微结构区域上,包括:

第一微结构组,设置在所述基层上;

第二微结构组,具有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上的第二部分;以及

第三微结构组,具有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上的第二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微结构组上的第三部分;以及

粘附层,粘附至所述基层,所述粘附层配置为将所述基层粘附至所述物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具有第二微特征,所述第二微特征具有比所述第一微结构组的第一微特征小25%至41%之间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具有第二微特征,所述第二微特征具有变形边缘,使得所述复合微结构在所述基层上形成凸部和凹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组、所述第二微结构组和所述第三微结构组未对齐。

18.一种用于物体的接触表面,包括:

微结构组,设置在表面上,包括:

第一微特征,具有在15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宽度、在30μm至1500μm的范围内的深度以及在100μm至3000μm的范围内的间距;以及

第二微特征,具有比所述第一微特征宽度小25%至41%之间的宽度;

其中,由微结构组得到的微结构组与人抓握所述表面的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在1%至25%的范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表面为容器的外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微结构组具有在3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的深度,以及由所述微结构组得到的在1%至7%的范围内的所述微结构组与所述人抓握所述表面的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触表面,其中,所述微结构组还包括第三微特征,所述第三微特征具有比所述第二微特征宽度小的宽度。

22.一种用于物体的接触表面,包括:

基层,具有微结构区域;

复合微结构,设置在所述微结构区域上,包括具有第一微特征的第一微结构组,其中,所述复合微结构具有30μm至250μm之间的深度,并且其中,由所述复合微结构得到的所述第一微结构组与人抓握表面的皮肤之间的接触百分比在1%至25%的范围内;以及

粘附层,粘附至所述基层,所述粘附层配置为将所述基层粘附至所述物体,

其中,所述复合微结构相比于其上没有复合微结构的接触表面增加抓握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