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75555阅读:3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黑臭河道主要是由外源污染不断进入河道,造成河道的纳污能力大于自净能力所致。黑臭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溶解氧几乎为零。目前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单一或几种技术使用,缺乏系统和连贯性,见效慢,难持久,效率低,而电化学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很少单独使用到黑臭河道治理中。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方案提供了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有效治理河道黑臭、改善水质,形成了新的水体生态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具体技术方案为:

将风机和主管道安装好,之后,主管道通过分气管和纳米微孔曝气盘连接,纳米微孔曝气盘由曝气管、扩散盘组成,所述曝气管盘在扩散盘上;;然后,通过在河道中泼洒微生物菌剂,同时增氧曝气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降解黑臭河道中的营养物质,氨氮逐渐通过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类物质,然后再通过微孔曝气盘下方未曝气区域形成厌氧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在将其转化为氮气,最终使得氨氮降低;经过投加,两周后水体中的氨氮开始持续下降,最终在经过为期3-5个月作用水质变好,河道黑臭消失。

上述的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根据水体溶解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之前1小时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9时开机持续到第2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水体溶氧在每升6~8毫克为佳。

上述的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分气管为15mm的pe透明软管,每100平方米河道放置一个纳米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的扩散盘由微孔材料如陶瓷、钛粉、氧化铝、氧化硅和尼龙制成,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在15~20mm。

上述的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风机连接储气缓冲装置,储气缓冲装置连接主管道,每667平方米配备功率2.2千瓦风机,曝气管总长度60米,管间距10米,高低相差不超过10厘米,固定后离池底10~15厘米。

上述的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在河道中泼洒微生物菌剂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复合菌等。

上述的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各种微生物的使用量分别为硝化细菌15g/m3,硝化细菌10g/m3,枯草芽孢杆菌25g/m3,em复合菌20g/m3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水体主要是水底缺氧,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转化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机物,从而稳定和恢复水体水质,同时在底部安装增氧盘或增氧管,配上微生物使用能够达到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本申请方案采用微孔增氧技术,微孔增氧具有以下特点:

1)静音无干扰。水底微孔曝气管微型气泡上升过程缓慢,管壁中微小开孔的曲折通道是空气的微渗道管,速度慢阻力小,孔眼密集,在水中水面基本没有声音,对鱼虾蟹正常活动无干扰。

2)增氧效果好。微孔管微气泡增氧,微气泡可以迅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特别对于阴雨天中高密度养殖,采用微孔增氧能马上解决鱼群缺氧浮头现象,达到水面叶轮增氧难以达到的效果。

3)能耗费用少。由于采用微孔曝气增氧装置,氧的传输效率极高,使单位水体溶氧迅速达到4.5毫克/升左右,能耗不到水车或叶轮增氧的1/4,可以大大节约电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消除河道黑臭的综合治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

1主管道2分气管3三通4风机5纳米微孔曝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适用于快速消除河道黑臭。

首先,将风机4和主管道1安装好,之后,主管道1通过分气管2(15mm的pe透明软管)和微孔纳米增氧设施连接,微孔纳米增氧设施优选用纳米微孔曝气盘5,纳米微孔曝气盘5由曝气管、扩散盘组成,所述曝气管盘在扩散盘上;每100平方米河道放置一个纳米微孔曝气盘5。纳米微孔曝气盘5是一类典型的微气泡空气扩散装置,纳米微孔曝气盘5的扩散盘主要由微孔材料如陶瓷、钛粉、氧化铝、氧化硅和尼龙等制成,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在15~20mm,氧利用率高,常以组装形式安装,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工艺中的生化氧化池和气浮池,其缺点是易堵塞,空气需过滤净化,扩散阻力大等。

然后,通过在河道中泼洒微生物菌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m复合菌等),同时增氧曝气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降解黑臭河道中的营养物质,氨氮逐渐通过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类物质,然后,再通过纳米微孔曝气盘5下方未曝气区域形成厌氧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在将其转化为氮气,最终使得氨氮降低。

各种微生物的使用量分别为:硝化细菌15g/m3,硝化细菌10g/m3,枯草芽孢杆菌25g/m3,em复合菌20g/m3。平均20~25天投加一次;

经过投加,两周后水体中的氨氮就开始持续下降,最终在经过为期3-5个月作用水质变好,河道黑臭消失。

微孔纳米增氧设施有两种安装方式

1)盘式安装法(纳米微孔曝气盘5)。用4-6毫米直径钢筋弯成盘框,曝气管固定在盘框上,盘框总长度15-20米,每亩装3-4只曝气盘,盘框需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厘米。每亩配备鼓风机功率0.1-0.15千瓦。

2)条式安装法。曝气管总长度在60米左右,管间距10米左右,高低相差要不超过10厘米,并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厘米。每亩配备鼓风机功率0.1千瓦。

本申请方案提供的快速消除河道黑臭的生态治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微孔增氧原理:

采用高压鼓风机将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孔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氧气充分溶入水中,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流的上下流动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水流的旋转流动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微孔管道结构:

微孔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高压鼓风机(转速28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道(pvc塑料管)、分气管(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等组成。

微孔管道安装:

电机驱动高压鼓风机,高压鼓风机连接储气缓冲装置,储气缓冲装置连接主管道,主管道接分气管,分气管接曝气管。每667平方米配备功率2.2千瓦鼓风机,曝气管总长度在60米左右,管间距10米左右,高低相差不超过10厘米,固定后离池底10~15厘米。

微孔增氧使用方法:

根据水体溶解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一般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之前1小时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9时开机持续到第2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有条件的进行溶氧检测,适时开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在每升6~8毫克为佳。

微孔增氧特点:

第一,静音无干扰。纳米微孔曝气盘5微型气泡上升过程缓慢,管壁中微小开孔的曲折通道是空气的微渗道管,速度慢阻力小,孔眼密集,在水中水面基本没有声音,对鱼虾蟹正常活动无干扰。

第二,增氧效果好。微孔管微气泡增氧,微气泡可以迅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特别对于阴雨天中高密度养殖,采用微孔增氧能马上解决鱼群缺氧浮头现象,达到水面叶轮增氧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三,能耗费用少。由于采用微孔曝气增氧装置,氧的传输效率极高,使单位水体溶氧迅速达到4.5毫克/升左右,能耗不到水车或叶轮增氧的1/4,可以大大节约电费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