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及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2739发布日期:2018-06-22 23:5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及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箱式平台、注入井、地下水监测井、土壤气体监测井和水压计;

其中,所述可移动式箱式平台包括移动轮和不锈钢箱体;

所述不锈钢箱体中设有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臭氧发生器、气体增压泵、气体压力表和臭氧阀门,所述臭氧阀门的出口与注入井的臭氧入口连接;

所述不锈钢箱体中设有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双氧水储罐、双氧水配制罐、液体增压泵、液体压力表和双氧水阀门,所述双氧水储罐和双氧水配制罐之间、双氧水配制罐和液体增压泵之间都设有液体泵,所述双氧水阀门的出口与注入井的双氧水入口连接;

所述不锈钢箱体中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水压计,和设置在不锈钢箱体中的臭氧发生器、气体增压泵、臭氧阀门、液体泵、双氧水配制罐、液体增压泵、双氧水阀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气体增压泵之间还设有气体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配制罐和液体增压泵之间还设有液体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箱体中还设有臭氧安全检测器,所述臭氧安全检测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井的个数至少为2个;所述注入井分浅井和深井,在井管上开孔,开孔区段即为筛管,深井和浅井的开筛位置上下偏离1~3m;所述注入井的孔径为30~60mm,筛管透水缝宽度为0.1~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气体监测井个数至少为1个,地下水监测井至少为1个,水压计至少为1个,均匀布置在污染场地内。

7.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运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系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按照污染情况布置并安装注入井、地下水监测井、土壤气体监测井和水压计,并连接修复系统;

第二步:在双氧水配制罐中配制双氧水溶液,利用液体增压泵将双氧水增压,注入受污染区域;

第三步: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利用气体增压机将臭氧增压,注入受污染区域,双氧水在臭氧的推动下进一步扩散,两者充分接触;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间歇交替式地注入臭氧和双氧水,通过地下水监测井、土壤气体监测井和水压计观察地下水位、水压、水质指标和土壤气指标变化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和臭氧的注入方式为高压脉冲式注射,臭氧和双氧水交替注入地下污染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注入井臭氧注入速度为100~1000g/h,注入压力为0.5~1.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注入井注入的双氧水质量百分数为10~30%,注入速度为10~30L/h,注入压力为0.5~1.0MP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