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9156发布日期:2018-10-12 22:5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滤池填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以颗粒状填料及其附着生长的生物膜为主要处理介质,充分发挥生物代谢、生物过滤、生物膜和填料颗粒的物理吸附作用,集生物氧化过程和固液分离于一体,使得bod、cod的去除,ss的过滤和硝化过程可以在同一个单元反应器中完成,并且如果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增加厌氧区,还可以同时进行反硝化脱氮及除磷,填料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功效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生物滤池装置的不断改进和进一步推广使用,在工作方式和使用方法上也会相应的发生一些变化,本专利提供的是一种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通过对木炭进行加工和改性制备成生物滤池填料包,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木炭的利用率,便于木炭进行填料包制备的工艺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填料包具有吸附、净化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硅藻土、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茶叶末和磷酸盐;上述木炭粉在使用前经过处理,处理时将木炭粉与食盐混合,混合比例为4:1,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木炭粉质量分数1/8的小麦粉,再次混合,最后将混合物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氮气密封保存2-3小时既得;上述茶叶末选取未经发酵的干燥茶叶粉末,在茶叶末中添加茶叶末质量分数1/10的甘草粉末混合均匀既得;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300-40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按3:1的质量比掺入硅藻土,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5-8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90-100℃,搅拌10-15分钟后停止;(4)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0-15s,然后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入蒸锅中进行熏蒸,熏蒸的温度控制在120-130℃,熏蒸5-10分钟后取出既得生物滤池填料;(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用10*10厘米大的纱布包进行包裹,并封口,然后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上述步骤(5)中的熏蒸采用专门配置的熏蒸液进行熏蒸,所述的熏蒸液由以下组分调配而成: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和浓度为3-5%的碱水;上述熏蒸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锰酸钾溶液20%、炉甘石溶液18%、清水30%、蛋清5%、浓度为3-5%的碱水27%;上述熏蒸液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烧瓶中加热至40℃,然后在恒温条件下匀速搅拌10-15分钟;(2)将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烧瓶中,保持温度在40℃后静置30-40分钟;(3)将碱水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既得熏蒸液;进一步技术,在硅藻土使用的时候,先将硅藻土通过烘干机烘烤至温度到50℃时,在硅藻土内混入硅藻土质量3-5%的碱粉,混合均匀后恒温静置10分钟;更近一步技术,在原料中使用的茶叶末使用未经发酵的绿茶干叶粉末进行制备,在加入混合甘草粉末时先将甘草粉末进行升温,升温至40℃后加入到茶叶末中搅拌均匀后,再对茶叶末进行烘干,烘干时用40-50℃的温度翻炒10分钟既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采用木炭粉、硅藻土和茶叶末的混合搭配,使得填料包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尤其是在进行吸附过滤流体的时候能够将茶叶末激活,利用茶叶末膨胀后的作用将整体填料包进行膨胀和支撑,利用茶叶、木炭粉等的吸附作用净化流体,其效果相对普通填料有显著提高;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填料包的功效和作用对制备而成的填料包进行比对过滤实验,实验时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填料包分组进行实验,分别选取三组填料包,每组使用5个填料包,分别对单个填料包进行过滤实验,然后对经过过滤的流体进行检测并对使用后的填料包进行检查,具体实验结果和数据如下:类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cod值去除率/%98.698.997氨氮去除率/%9291.693.4bod去除率/%91.79291.4重金属去除率/%98.799.198.8异臭味无味无味无味色度澄清澄清澄清病原体杀灭率/%98.697.89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木炭粉、硅藻土和茶叶末的混合搭配,使得填料包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尤其是在进行吸附过滤流体的时候能够将茶叶末激活,利用茶叶末膨胀后的作用将整体填料包进行膨胀和支撑,利用茶叶、木炭粉等的吸附作用净化流体,其效果相对普通填料有显著提高;(2)在进行填料包制备的过程中,采用特殊调配的熏蒸液对填料包进行熏蒸,通过熏蒸液对调料包的熏蒸,使熏蒸液中的杀菌成分被填料包吸收,从而提升填料包的杀菌作用;(3)通过对熏蒸液中加入蛋清和碱水,增加了炉甘石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在熏蒸液中粘稠度,在进行熏蒸的时候保证了熏蒸液中有效成分均匀缓慢的释出,从而提高熏蒸的作用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硅藻土、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茶叶末和磷酸盐;将将木炭粉与食盐按4:1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木炭粉质量分数1/8的小麦粉,再次混合,最后将混合物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氮气密封保存2小时;选取未经发酵的干燥茶叶粉末,在茶叶末中添加茶叶末质量分数1/10的甘草粉末混合均匀;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按3:1的质量比掺入硅藻土,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5-8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90℃,搅拌15分钟后停止;(4)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0-15s,然后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入蒸锅中进行熏蒸,熏蒸的温度控制在120℃,熏蒸10分钟后取出既得生物滤池填料;(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用10*10厘米大的纱布包进行包裹,并封口,然后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在步骤(5)中的熏蒸采用专门配置的熏蒸液进行熏蒸,所述的熏蒸液由以下组分调配而成: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和浓度为3%的碱水;熏蒸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锰酸钾溶液20%、炉甘石溶液18%、清水30%、蛋清5%、浓度为3-5%的碱水27%;其中熏蒸液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烧瓶中加热至40℃,然后在恒温条件下匀速搅拌10分钟;(2)将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烧瓶中,保持温度在40℃后静置30分钟;(3)将碱水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既得熏蒸液;在硅藻土使用的时候,先将硅藻土通过烘干机烘烤至温度到50℃时,在硅藻土内混入硅藻土质量3-5%的碱粉,混合均匀后恒温静置10分钟;在原料中使用的茶叶末使用未经发酵的绿茶干叶粉末进行制备,在加入混合甘草粉末时先将甘草粉末进行升温,升温至40℃后加入到茶叶末中搅拌均匀后,再对茶叶末进行烘干,烘干时用40-50℃的温度翻炒10分钟既得;实施例2: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硅藻土、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茶叶末和磷酸盐;木炭粉在使用前经过处理,处理时将木炭粉与食盐混合,混合比例为4:1,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木炭粉质量分数1/8的小麦粉,再次混合,最后将混合物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氮气密封保存2.5小时既得;茶叶末选取未经发酵的干燥茶叶粉末,在茶叶末中添加茶叶末质量分数1/10的甘草粉末混合均匀既得;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35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按3:1的质量比掺入硅藻土,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7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95℃,搅拌13分钟后停止;(4)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3s,然后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入蒸锅中进行熏蒸,熏蒸的温度控制在125℃,熏蒸8分钟后取出既得生物滤池填料;(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用10*10厘米大的纱布包进行包裹,并封口,然后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在步骤(5)中的熏蒸采用专门配置的熏蒸液进行熏蒸,所述的熏蒸液由以下组分调配而成: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和浓度为4%的碱水;熏蒸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锰酸钾溶液20%、炉甘石溶液18%、清水30%、蛋清5%、浓度为3-5%的碱水27%;熏蒸液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烧瓶中加热至40℃,然后在恒温条件下匀速搅拌13分钟;(2)将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烧瓶中,保持温度在40℃后静置35分钟;(3)将碱水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既得熏蒸液;在硅藻土使用的时候,先将硅藻土通过烘干机烘烤至温度到50℃时,在硅藻土内混入硅藻土质量4%的碱粉,混合均匀后恒温静置10分钟;在原料中使用的茶叶末使用未经发酵的绿茶干叶粉末进行制备,在加入混合甘草粉末时先将甘草粉末进行升温,升温至40℃后加入到茶叶末中搅拌均匀后,再对茶叶末进行烘干,烘干时用45℃的温度翻炒10分钟既得;实施例3: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硅藻土、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茶叶末和磷酸盐;木炭粉在使用前经过处理,处理时将木炭粉与食盐混合,混合比例为4:1,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木炭粉质量分数1/8的小麦粉,再次混合,最后将混合物入密封的容器中加入氮气密封保存3小时既得;茶叶末选取未经发酵的干燥茶叶粉末,在茶叶末中添加茶叶末质量分数1/10的甘草粉末混合均匀既得;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40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按3:1的质量比掺入硅藻土,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8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100℃,搅拌10分钟后停止;(4)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5s,然后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入蒸锅中进行熏蒸,熏蒸的温度控制在130℃,熏蒸5分钟后取出既得生物滤池填料;(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用10*10厘米大的纱布包进行包裹,并封口,然后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步骤(5)中的熏蒸采用专门配置的熏蒸液进行熏蒸,所述的熏蒸液由以下组分调配而成: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和浓度为3-5%的碱水;熏蒸液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高锰酸钾溶液20%、炉甘石溶液18%、清水30%、蛋清5%、浓度为5%的碱水27%;上述熏蒸液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制备:(1)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烧瓶中加热至40℃,然后在恒温条件下匀速搅拌15分钟;(2)将炉甘石溶液、清水、蛋清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烧瓶中,保持温度在40℃后静置40分钟;(3)将碱水加入到烧瓶中搅拌均匀既得熏蒸液;在硅藻土使用的时候,先将硅藻土通过烘干机烘烤至温度到50℃时,在硅藻土内混入硅藻土质量5%的碱粉,混合均匀后恒温静置10分钟;在原料中使用的茶叶末使用未经发酵的绿茶干叶粉末进行制备,在加入混合甘草粉末时先将甘草粉末进行升温,升温至40℃后加入到茶叶末中搅拌均匀后,再对茶叶末进行烘干,烘干时用50℃的温度翻炒10分钟既得;对比例1: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和磷酸盐;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300-40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5-8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90-100℃,搅拌10-15分钟后停止;(4)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0-15s,然后将鱼骨粉和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对比例2:一种生物滤池填料包,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木炭粉、高密度聚乙烯、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明胶、鱼骨粉和磷酸盐;利用木炭粉制备生物滤池填料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炭粉碎后过300-400目筛网进行过滤,制得木炭粉;(2)在木炭粉内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升温至100℃,持续匀速搅拌5-8分钟;(3)向搅拌机中投入石灰粉、陶瓷粉、马来酸酐和明胶继续搅拌,搅拌时将温度维持在90-100℃,搅拌10-15分钟后停止;(4)将磷酸盐混合后入微波设备中以600ghz的频率微波处理10-15s,然后将磷酸盐混合物加入到步骤3中的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5)将步骤(4)中搅拌均匀的木炭粉混合物取出,用医用纱布包裹成厚度为2厘米的长条状;(6)将制备完成的生物滤池填料用10*10厘米大的纱布包进行包裹,并封口,然后放入到密封容器中保存,待用,至此利用木炭粉制备的生物滤池填料包制备完成。将以上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分别进行对比试验,利用以上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填料包对流体进行净化,将净化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如下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