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盾构法隧道开挖的泥水分离船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9999发布日期:2018-10-12 23:0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船载泥水分离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盾构法隧道开挖的泥水分离船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底隧道需要修建,盾构法又是隧道掘进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方法。通过盾构法施工产生的泥浆混合物人工处理起来非常繁琐与困难,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盾构掘进过程中源源不断的产生泥浆混合物,因此人工分离难度甚大,因此,盾构泥水分离技术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英国、日本、德国先后研究开发了泥水加压盾构,该工法用泥浆压力代替气压或土压,并且应用管道输送代替轨道出土,加快了掘进速度,改善了劳动条件和施工环境,并能较好地稳定开挖面和防止地表隆沉,成为一种划时代的盾构新技术。

泥水加压盾构就是在机械式盾构的后方设置一道隔板,隔板与大刀盘之间作为泥水室。在开挖面和泥水室中充满加压的泥水,通过加压作用和压力保持机构,来保证开挖面土体的稳定。盾构推进时开挖下来的土体进入泥水室,由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后的高浓度泥水用液体输送法送出地面,把送出的泥水进行水土分离,然后再把分离后的泥水送入泥水室,不断循环使用。

泥水处理系统是泥水平衡盾构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泥水处理系统由泥水输送分系统、泥浆分离和处理分系统、泥浆拌制和浆液调整分系统及泥水监控系统四大部分组成。泥水处理系统有以下作用:(1)及时把切削土砂形成的混合泥浆输送到地面进行分离和处理,再将回收的泥浆调整利用;(2)及时向开挖面密封舱提供掘进施工所需的泥浆,送至开挖面的泥浆比重、粘度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在土层中形成泥膜和稳定开挖面的要求。泥水处理模式与盾构机的选型、掘进速度、地质条件等紧密相关,不同的机型及地质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泥水处理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收集泥浆、分离过滤、运输渣土及净化污水等为一体的泥水分离船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固定在船体上的泥水分离装置,所述泥水分离装置上连接有污水净化装置与收集池,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旋转滤筒,所述旋转滤筒通过排水管与污水净化装置连接,通过排泥管连接收集池。

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通过污水管与污泥罐连接。

所述的旋转滤筒四周设有冲洗水管,用于作业完成后对旋转滤筒进行清洗。

所述旋转滤筒的一侧安装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其外部套有马达罩。

所述的马达罩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在连接处采用橡胶圈密封。

所述的排水管内安装有浊度传感器,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检测。

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内包含三层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滤网层、活性污泥层及消毒层,从而保证过滤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一种基于该泥水分离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启动马达,驱动旋转滤筒工作,将污泥罐内的污泥与污水吸入旋转滤筒,待污泥过滤完成并达到浊度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打开排水管;

b、将分离出的污水排入污水净化装置内进行净化,同时,打开排泥阀,将分离出的污泥排放至收集池内;

c、旋转滤筒工作结束后,打开抽水泵,将河水引入冲洗管道中,对旋转滤筒进行清洗。

工作原理:启动马达,驱动旋转滤筒工作,同时,启动污泥泵,将污泥罐内的污泥与污水吸入旋转滤筒内,经过旋转滤筒的运作,污泥得到过滤,直至设置在排水管内的浊度传感器达到预设的标准,此时打开排水管,将泥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污水排入净化装置,待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后,打开排水泵将水排出,同时,启动排泥阀,将泥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污泥抽出,通过排泥管排放至收集池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将泥浆直接在泥水分离船内进行过滤与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泥直接回收至收集池内,并可运离现场;分离出的污水经过净化后,排入河中,对环境无污染,期间无需人为工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泥水分离船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泥水分离装置,泥水分离装置上连接有污水净化装置、收集池20与污泥罐19。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旋转滤筒1,旋转滤筒1的一侧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一支架4及第一内盖12连接,第一轴承3、第一支架4及第一内盖12之间均放置有橡胶圈,第一内盖12与第一支架4采用螺栓连接,第一内盖12的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o型圈11与第一铁铸环10,进行两级密封,第一支架4的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为旋转滤筒1的旋转提供动力,该动力装置包括马达6,马达6外部套有马达罩5,从而保护马达6不被污泥或污水腐蚀破坏,马达罩5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4连接,并在连接处采用橡胶圈密封;旋转滤筒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轴承16与第二支架17及第二内盖13连接,第二轴承16、第二支架17及第二内盖13之间均放置有橡胶圈,第二支架17与第二内盖13采用螺栓连接,第二内盖13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o型圈14与第二铁铸环15,进行两级密封。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17的底部通过锚块18将泥水分离装置固定在船舱内,保证了泥水分离装置的稳定性,在选择滤筒1工作时不产生剧烈的晃动与错位。第二支架17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泥阀7,排泥阀7通过排泥管22连接收集池20,排泥管22上安装有排泥泵21,用于将泥渣排放至收集池20内,保证排泥的顺畅,当收集池20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以后,将污泥运离现场。

旋转滤筒1的底部设有排水管8与污水管9,污水管9与污泥罐19连接,工作时,启动污泥泵30,将污泥罐19中的污泥送入泥水分离装置中,排水管8上安装有浊度传感器23,当浊度达到预设标准后,提示打开排水管8进行排水,排水管8的另一端连接污水净化装置,污水净化装置内包含三层过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滤网层26、活性污泥层27及消毒层28,从而保证过滤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污水净化装置的底部也连接有一根排水管8,排水管8上设有排水泵29,可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河中,对环境无污染。旋转滤筒1的四周设有冲洗水管2,冲洗水管2上连接有抽水管24与抽水泵25,用于作业完成后从河中抽取水,以供给冲洗水管2,进而对旋转滤筒1进行清洗,便于再次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泥水分离船在进行作业时,启动马达,马达驱动旋转滤筒进行工作,此时,启动污泥泵,将污泥罐内的污泥与污水吸入旋转滤筒内,经过旋转滤筒的运作,污泥得到过滤,循环往复工作后,直至设置在排水管内的浊度传感器达到预设的标准,此时打开排水管,将泥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污水排入净化装置,待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后,打开排水泵将水排出,同时,启动排泥阀,将泥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污泥抽出,通过排泥管排放至收集池内,当收集池内的污泥达到一定量以后,将污泥运离现场。旋转滤筒工作结束后,打开抽水泵,将河中的水抽送至冲洗水管,由四周向内部对旋转滤筒进行冲洗,保证旋转滤筒内部的整洁,便于再次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盾构法隧道开挖的泥水分离船及使用方法,包括固定在船体上的泥水分离装置,所述泥水分离装置上连接有污水净化装置、收集池与污泥罐,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旋转滤筒,旋转滤筒四周设有冲洗水管,所述旋转滤筒通过排水管与污水净化装置连接,排水管内安装有浊度传感器,旋转滤筒的一侧安装动力装置,另一侧设有排泥阀,所述排泥阀通过排泥管连接收集池。本发明可以将泥浆直接在泥水分离船内进行过滤与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泥直接回收至收集池内,并可运离现场;分离出的污水经过净化后,排入河中,对环境无污染,期间无需人为工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雷笑;王瑞;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