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水体藻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121发布日期:2018-10-19 21:3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体的藻类防控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



背景技术:

景观水体具有开放性、水域面积大、水深较浅、流动性差、易受污染等特点,容易出现藻类过度生长、水华暴发的问题。而且,在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再生水成为了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再生水中残存的氮、磷可能增加景观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水华暴发的风险。藻类过度生长、水华暴发不但造成景观水体的感官愉悦度下降,还可能向水中释放藻毒素,进而引发生态和健康问题。

传统的藻类防控方法,如强化混凝沉淀、投加化学药剂、粘土絮凝等,大多是在水华暴发后,采取的藻水分离与杀藻措施,容易引起藻细胞破裂,造成藻毒素释放的二次污染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防控藻类,现有的装置安装在水体岸边,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对重点区域针对处理灵活性不足、响应慢,难以实现对景观水体中藻类的有效防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能够灵活、快速地对景观水体中的藻类进行有效防控。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其包括:

船身,所述船身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安装于所述船身,在所述船身漂浮在水面上时,所述反应装置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水中,所述反应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应装置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与所述进水口的所在侧相反的所述反应装置的另一端,随着所述船身在水中移动,水能够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反应装置内,并且从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反应装置,

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能够发出紫外线的紫外线辐照模块;

动力输出模块,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能够驱动所述船身在所述水面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紫外线辐照模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水面附近。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辐照模块包括紫外线灯管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紫外线灯管外面,所述套管由透光材料制成。

更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灯管的轴向和所述反应装置内的水流方向平行。

更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的波长位于c波段,其中主要为波长254nm的紫外线。

更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的剂量范围为20-2000mj/cm2

优选地,所述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设置在所述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船身为双体船,具有两个分隔开的船体,所述反应装置位于两个所述船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船身上设置有浮筒,或者所述反应装置为反应箱。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能够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使进水口附近的水流入反应装置、例如反应箱,在反应装置、例如反应箱内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处理后排出反应装置、例如反应箱,紫外线照射能够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在深水区域工作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在中等水深区域工作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在近岸区域工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船身11船体2反应箱21进水口22出水口3动力输出模块4格栅5紫外线辐照模块51灯架52紫外线灯管6充气式浮筒7导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发明,而不用于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包括船身1、反应箱2和动力输出模块3。船身1为双体船,具有两个分隔开的船体11,两个船体11通过连接桥相连。可以理解,船身1能够漂浮在例如湖水的景观水体的水面上,a-a表示水面。反应装置、例如反应箱2可以安装于船身1,特别是安装在两个船体11之间,例如连接于连接桥,不会对周边环境及景观产生影响。在船身1漂浮在水面上时,反应箱2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水中。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船身1的两侧设置有浮筒,例如充气式浮筒6。充气式浮筒6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充入气体的量,适当地增大船身1的浮力,减少吃水深度,从而适应较浅的水深的水域,并且使进水口位于水面附近。

如图3所示,充气式浮筒6没有充气时可以收纳于船身1的两侧或拆除。如图4所示,充气式浮筒6中充入气体。a-a表示水面,充气式浮筒6充入气体与图3相比,船身1上浮,减少吃水深度。

反应箱2具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进水口21位于反应箱2的一端,出水口22位于与进水口21所在侧相反的反应箱2的另一端。例如,进水口21朝向船头所指的方向,出水口22朝向船尾所指的方向。进水口21浸没在水中,随着船身1向船头所指的方向行驶,水能够从进水口21流入反应箱2内,并且从出水口22排出反应箱2。具体地,进水口21位于反应箱2的上部,出水口22位于反应箱2的下部。

优选地,进水口21位于水面附近,例如进水口21部分浸没在水面中,部分露出水面,可以使水面的水从进水口21流入反应箱2。可以理解,由于藻类大多漂浮在水面,使进水口21靠近水面能够使流入反应箱2的水中包括更多的藻类,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通过调节充气式浮筒6的充气量可以调整船身1的吃水深度,进而调整进水口21的位置。

反应箱2内设置有格栅4和紫外线辐照模块5。

紫外线辐照模块5包括灯架51、紫外线灯管52和套管,灯架51可以安装在反应箱2上,灯架51上排列安装有若干紫外线灯管52,紫外线灯管52的外面套设有套管,套管用于保护紫外线灯管,套管由能够使紫外线透过套管的透光材料制成。

具体地,灯架51可以由不锈钢制成,在水中不容易生锈;套管可以由石英制成,质地坚硬并且透光性好。

紫外线辐照模块5中的电路结构被密封起来,能够起到防水的效果。

紫外线灯管52发出的紫外线的波长位于c波段,其中主要为波长254nm的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光,目前研究表明紫外线的c波段能够损伤藻细胞的dna、光合系统、抗氧化酶等,因此能够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

进一步地,紫外线灯管52发出的紫外线的剂量范围为20-2000mj/cm2

进一步地,紫外线灯管52的轴向和反应箱2内的水流方向平行,即,紫外线灯管52的轴向和船身1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紫外线辐照模块5还包括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清洗套管,保持套管清洁,有利于透光。

格栅4为大致平板状,格栅4位于进水口21和紫外线辐照模块5之间,使水在接受紫外线辐照前经过格栅4的过滤,过滤掉水中悬浮的颗粒。优选地,格栅4可以倾斜地设置,增加格栅4的面积,并且使水流大致垂直地流过格栅4。通过格栅4过滤后的水去除了悬浮颗粒,具有更高的紫外线透光率,过滤后的水通过紫外线辐照模块5,能够增强紫外线辐照的效果。可以理解,格栅4还可以是弧形的或弯折的。

动力输出模块3设置在船身1上,其为防控水体藻类装置提供动力。动力输出模块3包括但不限于为船身1行进提供动力、为紫外线辐照模块5的提供电力,动力输出模块3可以包括紫外线灯管52的镇流器和电路控制系统。

如图5所示,进水口21设置有导流筒7,导流筒7向船身1的侧面延伸,并且开口方向大致朝向船头所指的方向,随着船身1向船头所指的方向行驶,水能够通过导流筒7由进水口21流入反应箱2内,并且从出水口22排出反应箱2。

下面说明藻类防控装置在深水区域作业的情况。

如图1和图3所示,防控水体藻类装置放入水中,充气式浮筒6(未示出)没有充气或卸下。可以理解,充气式浮筒6也可以适当充气,使进水口21位于水面a-a附近。防控水体藻类装置在水体中往复活动,待处理的水从进水口21流入反应箱2,经过格栅4过滤处理后,在合适的剂量下进行紫外辐照处理,处理后的水由出水口22重新排入景观水体。

下面说明藻类防控装置在中等水深区域作业的情况。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中等水深区域船存在搁浅的可能,利用船身1两侧设置的充气式浮筒6增大船身1的浮力,减少船身1的吃水深度,使船身1上浮。船身1上浮后依然保持入水口21在水面a-a附近。对比图3和图4可以示出船身1上浮,增强对水深的适应能力,防止船搁浅。其他工作过程与藻类防控装置在深水区域作业的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下面说明藻类防控装置在浅水区域或近岸区域作业的情况。

如图5所示,b-b为水陆分界线,b-b的左侧为堤岸,b-b的右侧为水体。导流筒7向堤岸所在的一侧延伸,随着船在水中沿b-b朝向箭头行驶,堤岸附近的水通过导流筒7由进水口21进入反应箱2,通过导流筒7可以将船身1无法直接经过由进水口21导入反应箱2中处理的部分水体导入反应箱2。可以理解,导流筒7可以连接泵,堤岸附近的水泵入反应箱2内。

虽然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但是还需要说明的是:

(1)本发明的船身1不限于双体船,还可以是单体船或其他水上运载工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