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0898发布日期:2018-11-13 23:3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能会产生污水,污水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沉淀方法等。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方法。

现有的微生物污水处理罐通常采用如下结构: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口,罐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通气装置,通气装置的通气管穿过罐体顶壁与各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连通,罐体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该种微生物污水处理罐存在如下缺陷:(1)污水自上而下依次流经各个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后就会从排水口排出,每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的利用率均较低;(2)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为多层,微生物用量大,陈本高;(3)由于微生物载体填料层为多层结构,通气装置的通气管需要分别与各层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连通,通气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该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微生物用量少,且微生物载体填料滤层的利用率高。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底部设置有排水口,一搅拌轴沿罐体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的顶壁,外露于罐体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罐体内的搅拌轴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同轴套设于外筒体内,内、外筒体的中心轴线与罐体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外筒体和内筒体上均布满引流孔,内筒体内部的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轴外套设有引流装置,且搅拌叶片安装于内筒体内的搅拌轴上,使得污水在罐体内可循环流动,增加了污水流经微生物载体填料的次数,延长了污水与微生物载体填料中微生物的总接触时间,微生物的利用率高,此时,只需在引流装置的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填充较薄的一层微生物载体填料即可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节约微生物载体填料和微生物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微生物载体填料层较薄,微生物的更容易获得氧气,对通气装置的要求就更低。

所述的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的污水液面下方。由于本申请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引流装置,使得通入污水内的空气能够快速与水体混合,并且,污水能够形成循环流动,使得水中的氧能够快速、高效的供应给微生物载体填料中的微生物,加上,引流装置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层较薄,水中的氧与微生物混合也更均匀,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采用较为简单的通气设备,即可满足废水处理的需求。

所述内筒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位于搅拌叶片的下方。污水在经内筒体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内时,第一磁铁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和内筒体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或外筒体的引流孔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磁铁优选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沿内筒体的内圆周固定设置,第一磁铁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

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设有一第二磁铁,污水在经内筒体的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内时,该第二磁铁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和内筒体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或外筒体的引流孔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磁铁优选采用横截面呈“圆形”的磁铁,且第二磁铁的中心轴线与搅拌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第二磁铁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当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一磁铁和上述第二磁铁时,所述第一磁铁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磁铁的垂直投影互补形成一个实心圆。此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共同组成了污水流通的弯折流道,实现污水中细小金属的完全吸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透视结构图,其中,引流装置为剖视图,“实心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污水的流动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仰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0,罐体10上部设置有进水管1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2,一搅拌轴13沿罐体10的中心轴线转动穿过罐体10的顶壁,外露于罐体的搅拌轴13上安装有搅拌电机14,搅拌电机14驱动搅拌轴13转动,罐体10内的搅拌轴13上固定套设一引流装置15,所述引流装置15包括一仅下端开口的外筒体151和一仅下端开口的内筒体152,内筒体152同轴套设于外筒体151内,内、外筒体(152、151)的中心轴线与罐体10的中心轴线重合,外筒体151与内筒体15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填料153,且该空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盖体154,外筒体151和内筒体152上均布满引流孔(1510、1520),内筒体152内部的搅拌轴13上安装有搅拌叶片131。

在工作过程中,污水从罐体10上部的进水管11进入罐体10内,流经罐体10后从排水口12流出。污水在流经罐体10时,搅拌电机14带动搅拌轴13以及搅拌叶片131、引流装置15转动,搅拌叶片131转动产生离心力,迫使内筒体152内的污水依次经引流装置15的内筒体152的引流孔1520-微生物载体填料153-引流装置15的外筒体151的引流孔1510到达引流装置15外,此时,引流装置15的内筒体152内形成负压,又迫使引流装置15外的污水经引流装置15的下端开口再次进入内筒体152,从而使得罐体10内的污水能够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轴13外套设有引流装置15,且搅拌叶片131安装于内筒体152内的搅拌轴13上,使得污水在罐体10内可循环流动,增加了污水流经微生物载体填料153的次数,延长了污水与微生物载体填料153中微生物的总接触时间,微生物的利用率高,此时,只需在引流装置15的内筒体152与外筒体151之间填充较薄的一层微生物载体填料153即可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节约微生物载体填料153和微生物的用量,节约成本;并且,微生物载体填料153层较薄,微生物的更容易获得氧气,对通气装置的要求就更低。

如图1所示,所述罐体10的顶部设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的下端伸入罐体10内的污水液面下方,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19。由于本申请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的罐体1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引流装置15,使得通入污水内的空气能够快速与水体混合,并且,污水能够形成循环流动,使得水中的氧能够快速、高效的供应给微生物载体填料153中的微生物,加上,引流装置15内的微生物载体填料153层较薄,水中的氧与微生物混合也更均匀,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采用较为简单的通气设备,即可满足废水处理的需求。

所述内筒体15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磁铁17,第一磁铁17位于搅拌叶片131的下方。污水在经内筒体17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17内时,第一磁铁17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131和内筒体152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152的引流孔1520或外筒体151的引流孔1510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磁铁17优选采用横截面呈“环形”的磁铁,第一磁铁17沿内筒体152的内圆周固定设置,第一磁铁17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

所述搅拌轴13的下端固设有一第二磁铁18,污水在经内筒体152的下端开口进入内筒体152内时,该第二磁铁18可对污水中的细小金属进行吸附,避免这些细小金属造成搅拌叶片131和内筒体152内壁的磨损以及引起内筒体152的引流孔1520或外筒体151的引流孔1510的堵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磁铁18优选采用横截面呈“圆形”的磁铁,且第二磁铁18的中心轴线与搅拌轴13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第二磁铁18能够均匀吸附污水中的细小金属。当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一磁铁17和上述第二磁铁18时,所述第一磁铁17的垂直投影与第二磁铁18的垂直投影互补形成一个实心圆。此时,第一磁铁17与第二磁铁18共同组成了污水流通的弯折流道,实现污水中细小金属的完全吸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