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窜热水箱及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272发布日期:2018-12-21 19: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防窜热水箱及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窜热水箱及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净水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净水机,一般有加热功能的净水机,在加热过程中水的体积不停增加且产生气泡,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的做法是将热水导入到水箱,此做法可以有效的把水蒸汽排出加热罐外且减少体积膨大造成的压力,并有效的节约水,但此方式会造成纯水箱的水窜热严重,导致水箱温度上升,造成热量浪费。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窜热水箱及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箱中的水窜热严重,热量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窜热水箱:

所述防窜热水箱包括:纯水箱、蒸汽水箱和中空隔热板;

所述蒸汽水箱位于所述纯水箱的内部,所述蒸汽水箱与所述纯水箱之间通过所述中空隔热板隔开,所述蒸汽水箱位于加热罐的上部;

所述纯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侧面上部,所述纯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底部;

所述蒸汽水箱的出水口与第一逆向阀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逆向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纯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二逆向阀连接,所述第二逆向阀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一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蒸汽水箱流向所述加热罐,所述第二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纯水箱流向所述加热罐;

所述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与所述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第一凹陷部的顶部,所述蒸汽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纯水箱的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中间凸出部分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通过蒸汽管与所述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

所述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包括:净化装置、如上文所述的防窜热水箱和加热罐,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防窜热水箱中的纯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逆向阀与所述第二逆向阀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且所述加热罐中间设置有开有小孔的隔板。

优选地,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热罐的顶部,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与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纯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与第二电磁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水流控制装置,水流依次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水流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进入所述防窜热水箱。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复合滤芯、第三电磁阀和第二复合滤芯,所述第一复合滤芯、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二复合滤芯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水泵和反渗透膜单元,所述第二复合滤芯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反渗透膜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水控制装置,所述补水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蒸汽水箱、所述纯水箱和所述加热罐相连,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蒸汽水箱的水位超过所述纯水箱的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加热罐的加热功能,并在监测到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有热水输出时,控制所述纯水箱与所述蒸汽水箱为所述加热罐补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汽水箱与纯水箱之间用中空隔热板隔开,蒸汽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逆向阀与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纯水箱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逆向阀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蒸汽水箱流向加热罐,第二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纯水箱流向加热罐,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与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利用中空隔热板隔开纯水箱与蒸汽水箱,最大限度的减少热传递,因为装有逆向阀,两个水箱的水不会互窜,热度不会互窜,加热罐的热水蒸汽会直接进入蒸汽水箱,避免了加热罐体积膨大造成的压力和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窜热水箱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窜热水箱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防窜热水箱包括:纯水箱1、蒸汽水箱2和中空隔热板;所述蒸汽水箱2位于所述纯水箱1的内部,所述蒸汽水箱2与所述纯水箱1 之间通过所述中空隔热板隔开,所述蒸汽水箱2位于加热罐的上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窜热水箱可以应用于制水机,也可以应用于热水器,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或装置及设备中,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中空隔热板位于所述蒸汽水箱2的外壁对所述蒸汽水箱2形成包围,中间为中空的干燥空气,所述中空隔热板包围着所述蒸汽水箱2;所述中空隔热板为中间为中空的隔热板,利用空气可以隔开所述纯水箱1与所述蒸汽水箱2,最大限度的减少热传递,能够有效解决水箱窜热问题,避免热量浪费,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空隔热板的材料可以为具有中空隔热功能的任意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中空隔热板除了可以设置在所述蒸汽水箱2的外壁对所述蒸汽水箱2形成包围外,还可以设置在所述蒸汽水箱2 与所述纯水箱1之间的任意位置,以起到隔热的作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由于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加热罐的上部,所述加热罐与所述纯水箱1 和所述蒸汽水箱2具有高度差,能够更有利为所述加热罐供水。

在具体实现中,一般将所述中空隔热板设置比所述纯水箱1的限定水位要高,可以有效防止所述蒸汽水箱2中的热水进入所述纯水箱1中,有效防止了两个水箱的水互窜,使热度不会互窜。

进一步地,所述纯水箱1的进水口3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侧面上部,所述蒸汽水箱2的进水口4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第一凹陷部A1的顶部,所述纯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5和第二出水口6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底部,所述蒸汽水箱2的出水口7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第二凹陷部A2与所述第一凹陷部A1中间凸出部分的底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纯水箱1的进水口3除了可以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 的侧面上部之外,所述纯水箱1的进水口3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正面上部,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背面上部,或者其他方便进水的位置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蒸汽水箱2的进水口4除了可以设置在所述纯水箱1的第一凹陷部A1的顶部之外,还可以设置在所述蒸汽水箱2的侧面上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蒸汽水箱2的背面上部,或者其他方便进水的位置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第一凹陷部A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 A2中间凸出部分为所述蒸汽水箱2的下部分;所述蒸汽水箱2的形状当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形状,还能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水箱2的形状的变形,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所述蒸汽水箱2的出水口7通过第一逆向阀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纯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5通过第二逆向阀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因为装有所述第一逆向阀和所述第二逆向阀,所述纯水箱1的水和所述蒸汽水箱2的水不会互窜,热度也不会互窜,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量快速流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所述第一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蒸汽水箱2流向所述加热罐,所述第二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纯水箱1流向所述加热罐;

在具体实现中,水流从所述蒸汽水箱2通过所述第一逆向阀流向所述加热罐,水流从所述纯水箱1通过所述第二逆向阀流向所述加热罐,因为有逆向阀,水流不会形成倒灌,只会从所述蒸汽水箱2和所述纯水箱1流向所述加热罐,水箱中的水不会互窜,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快速流失造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通过蒸汽管与所述蒸汽水箱2的进水口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通过蒸汽管与所述蒸汽水箱2 的进水口连接,能够及时快速的把热水蒸气通过所述蒸汽管入所述蒸汽水箱 2,使热量能够得到重复利用,进一步避免了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

本实施例通过在蒸汽水箱与纯水箱之间用中空隔热板隔开,蒸汽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逆向阀与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纯水箱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逆向阀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蒸汽水箱流向加热罐,第二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纯水箱流向加热罐,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与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利用中空隔热板隔开纯水箱与蒸汽水箱,最大限度的减少热传递,因为装有逆向阀,两个水箱的水不会互窜,热度不会互窜,加热罐的热水蒸汽会直接进入蒸汽水箱,避免了加热罐体积膨大造成的压力和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基于图1所示的防窜热水箱的组成示意图,提出本实用新型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包括:净化装置S1、如图1所述的防窜热水箱和加热罐J,所述净化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防窜热水箱中的纯水箱的进水口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除了可以应用在净水机用于制水外,也可以应用于热水器,当然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需要进行防窜热净水控制的装置及设备上,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通过所述净化装置S1能够为所述防窜热水箱提供经过净化后的水源,通过所述防窜热水箱以及加热罐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箱中的水窜热严重,热量浪费的问题。

相应地,所述防窜热水箱中的蒸汽水箱2的出水口7通过第一逆向阀N1 与所述加热罐J的进水口8连接,所述防窜热水箱中的纯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 5通过第二逆向阀N2与所述加热罐J的进水口8连接;所述第一逆向阀N1 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蒸汽水箱2流向所述加热罐J,所述第二逆向阀N2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纯水箱1流向所述加热罐J。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逆向阀N1与所述第二逆向阀N2通过三通管T与所述加热罐J的进水口8连接;且所述加热罐J中间设置有开有小孔的隔板a。

应当理解的是,因为装有所述第一逆向阀N1和所述第二逆向阀N2,所述纯水箱1的水和所述蒸汽水箱2的水不会互窜,热度也不会互窜,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量快速流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并且通过三通管T,连接至所述加热罐J的进水口8,能够集中为所述加热罐J供水,方便所述纯水箱1的水和所述蒸汽水箱2的水进入所述加热罐J,加快水流进入加热罐J的时间,且因为有蒸汽水箱2中的热水快速进入,能够为加热罐J加热热水节省时间和电能消耗,避免了热量散失造成的浪费。

在具体实现中,水流从所述蒸汽水箱2通过所述第一逆向阀N1流向所述加热罐J,水流从所述纯水箱1通过所述第二逆向阀流向所述加热罐J,通过三通管T汇聚在一起集中输出至所述加热罐J,因为有逆向阀,水流不会形成倒灌,只会从所述蒸汽水箱2和所述纯水箱1流向所述加热罐,并且所述纯水箱1和所述蒸汽水箱2中的水不会互窜,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快速流失造成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热罐J中间设置有开有小孔的隔板a,可以使加热罐在进水时冷水不与所述加热罐的上层热水快速混合,通过开有小孔的隔板a 能够保证所述纯水箱1和所述蒸汽水箱2在给所述加热罐J补水时,水从加热罐J的进水口8由下至上进入加热罐,热水从所述加热罐的出水口10流出,因隔板a的原因,下层新进入的冷水在进入时没那么快与上层热水混合,热水出水温度能够得到保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设置在所述加热罐J的顶部,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与第一电磁阀D1连接;所述纯水箱2的第二出水口6 下部与第二电磁阀D2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设置在所述加热罐J的顶部,能够方便热水从加热罐输出的同时,保证了热水的出水温度,且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D1能够快速的输出热水,并且有效的实现热水供应控制;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与第一电磁阀D1连接,用于为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的热水输出口H提供热水。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纯水箱2的第二出水口6下部与第二电磁阀D2连接,能够在能够快速的输出常温水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常温水的供应控制,所述纯水箱2的第二出水口6下部与第二电磁阀D2连接,用于为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的常温水输出口C提供常温水。

相应地,所述加热罐J的蒸汽出口9上部通过蒸汽管Z与所述蒸汽水箱2 的进水口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蒸汽管Z用于输出所述加热罐J的水蒸气至所述蒸汽水箱2,在所述纯水箱1与所述蒸汽水箱2为所述加热罐进行补水时,因为所述蒸汽水箱2的进水口4在所述加热罐J的上方,此部分的水不会从蒸汽管 Z回流到加热罐J,避免了加热罐J的水温下降,使加热罐J的热水出水温度可以得到保证,通过蒸汽管Z与所述蒸汽水箱2的进水口4连接,能够快速将水蒸气通入所述蒸汽水箱2,使热量能够得到重复利用,进一步避免了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S1包括过滤装置S2和水流控制装置S3,水流依次通过所述过滤装置S2和所述水流控制装置S3通过所述净化装置S1的出水口进入所述防窜热水箱。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滤装置S2用于对外部水源W进行过滤净化,所述水流控制装置S3用于为经过过滤的纯水提供压力,以使经过过滤后的纯水快速流入所述防窜热水箱的纯水箱1中,为所述纯水箱1提供经过净化的纯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S2包括第一复合滤芯L1、第三电磁阀D3和第二复合滤芯L2,所述第一复合滤芯L1、所述第三电磁阀D3和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依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复合滤芯L1、所述第三电磁阀D3和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依次连接,进而构成所述过滤装置S2,从而对供水管道过来的外部水源W进行有效过滤净化。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复合滤芯L1和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符合滤芯,例如所述第一复合滤芯L1可以为聚酯纤维PP棉包活性炭,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可以为活性炭包PP棉,当然所述第一复合滤芯L1 和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滤芯组合,或其他材料的滤芯以达到过滤外部水源W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水流控制装置S3包括水泵M和反渗透膜单元RO,所述第二复合滤芯L2的一端与所述水泵M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M的另一端与所述反渗透膜单元RO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反渗透膜单元RO可以是由多个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组成的反渗透单元,也可以是由其他类型的材料组成的能起到反渗透功能的反渗透膜单元,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通过所述反渗透膜单元RO能够对经由所述过滤装置S2过滤后的水进一步过滤,能够对水进一步过滤净化,为所述纯水箱2提供纯水,所述水泵M用于为所述纯水箱2 提供纯水提供动力,能够有效输出纯水,提供供水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窜热净水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水控制装置B,所述补水控制装置B分别与所述蒸汽水箱2、所述纯水箱1和所述加热罐J相连,用于在监测到所述蒸汽水箱2的水位超过所述纯水箱1的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加热罐J的加热功能,并在监测到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有热水输出时,控制所述纯水箱1与所述蒸汽水箱2为所述加热罐J补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补水控制装置B除了可以在监测到所述蒸汽水箱2 的水位超过所述纯水箱1的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加热罐J的加热功能,并在监测到所述加热罐J的出水口10有热水输出时,控制所述纯水箱1与所述蒸汽水箱2为所述加热罐J补水之外,所述补水控制装置B还可以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的水达到中水位时,开启加热罐J的加热功能,可以及时为加热罐 J快速补水,有效防止加热罐J干烧。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加热罐J与纯水箱1有高度差,可以设定在检测到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纯水箱1的水达到中水位时,开启加热罐J的加热功能,当然也可以是达到所述纯水箱1的水达到预先设定的某个水位时,开启加热罐J 的加热功能,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蒸汽管Z可以保证在不承压的情况下,热水和蒸汽会直接进入所述蒸汽水箱2,所述蒸汽水箱2的结构能够保证此部分热水不会很快把热力传递到所述纯水箱1,且在所述纯水箱1与所述蒸汽水箱2对所述加热罐J进行补水时,所述蒸汽水箱2能够将热水快速导入所述加热罐J,使热量能够得到重复利用,进一步避免了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汽水箱与纯水箱之间用中空隔热板隔开,蒸汽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逆向阀与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纯水箱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逆向阀与所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第一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蒸汽水箱流向加热罐,第二逆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纯水箱流向加热罐,加热罐的蒸汽出口上部与蒸汽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利用中空隔热板隔开纯水箱与蒸汽水箱,最大限度的减少热传递,因为装有逆向阀,两个水箱的水不会互窜,热度不会互窜,加热罐的热水蒸汽会直接进入蒸汽水箱,避免了加热罐体积膨大造成的压力和热量浪费,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和电能,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上述内容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