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754发布日期:2018-11-09 20:2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污水处理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企业污水处理的实施将对区域水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更好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关系,另外好的环境在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对于生产2,6-二氯苯腈、6-氯-2-硝基甲苯、3-氯-2-甲基苯胺和2,6-二氟苯甲腈的化工企业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COD、SS以及氨氮等浓度较高的废水,如何处理这些废水,达到排放合格的标准,成为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包括按废水处理流向布置的调节池、两个串接的铁碳微电解装置、电子絮凝反应器、混凝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清水池,所述调节池的水出口连接一个铁碳微电解装置的水入口,另一个铁碳微电解装置的水出口连接电子絮凝反应器的水入口,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水出口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水入口,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水出口连接到厌氧池,所述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与清水池由一个池体在内部隔开后形成,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管线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的排泥口以及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排泥管线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底部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连接风机。所述清水池内有清水泵,所述污泥浓缩池中有污泥泵,所述调节池中有废水泵。所述调节池连接第一碱液加药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第二碱液加药装置及PAM加药装置。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内部包括搅拌池部、沉淀池部以及上清水池部,通过池体内部的隔板相隔开形成。本实用新型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通过调节池+铁碳微电解+铁碳微电解+电子絮凝反应器+混凝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组合工艺对目标废水进行处理,可以使废水处理达到合格的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的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所示,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包括按废水处理流向布置的调节池1、两个串接的铁碳微电解装置2、电子絮凝反应器4、混凝沉淀池5、厌氧池6、好氧池7、沉淀池8、清水池9,所述调节池的水出口连接一个铁碳微电解装置的水入口,另一个铁碳微电解装置的水出口连接电子絮凝反应器的水入口,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水出口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水入口,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水出口连接到厌氧池,所述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与清水池由一个池体在内部隔开后形成,所述沉淀池通过污泥管线82与污泥浓缩池10连接。其中,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的排泥口以及所述混凝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排泥管线与污泥浓缩池连接,具体的,所述电子絮凝反应器的排泥口经污泥管线16连接污泥浓缩池,混凝沉淀池的排泥口通过排泥管17连接到污泥管线16,经排泥管线16而连接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经泵送至板框压滤机11压成泥饼后,送到运输车12运走。其中,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底部有曝气装置15,如曝气盘,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14连接风机13,所述的风机为两个,互为备用。其中,所述清水池内有清水泵91以将清水通过清水管排放,所述污泥浓缩池中有污泥泵101,以将污泥送到板框压滤机11压成泥饼,所述调节池中有废水泵3,为两个,互为备用,以将进入的工业废水送到铁碳微电解装置处理,所述沉淀池中有污泥输送泵81,以将沉淀的污泥经污泥管线82送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且所述的污泥管线82还连接到厌氧池6,以将部分污泥送到厌氧池6中,实现厌氧处理。其中,所述调节池连接第一碱液加药装置17,以向调节池中添加处理用的碱液,所述混凝沉淀池连接第二碱液加药装置58及PAM加药装置57,以向混凝沉淀池添加处理用的碱液以及PAM药物。其中,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内部包括搅拌池部51、沉淀池部52以及上清水池部53,通过池体内部的隔板相隔开形成,搅拌池部51中有搅拌器56,所述上清水池部53中有输水泵54,为两个互为备用,以将上清水通过水管线55送到厌氧池6中处理。其中,所述两个串接的铁碳微电解装置2中分别有高位液位传感器23以及低位液位传感器21,以检测内部的液位,控制废水的泵送,当检测到内部液位低时进水,高时停止进水,两个串接的铁碳微电解装置2之间通过水管路相连接,其中,电子絮凝反应器4通过水管线24与第二个铁碳微电解装置2连接,两个铁碳微电解装置2中有水泵25(图1中上游的铁碳微电解装置2中的水泵未示出),实现水的泵送。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说明如下:调节池调节池主要是将各路废水进行收集,同时也可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因不同废水所含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通过调节池进行均匀混合,减少对后续处理系统的冲击,使废水处理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保证了后面工序和其他设备正常运行。铁碳微电解装置铁碳微电解装置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该装置使用废铁屑为原料,不需要消耗电力资源,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当铁碳浸没在废水中时,发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电解反应,一方面铁碳中含有微量的碳化铁和纯铁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电势差,这样就在铁炭内部就形成了许多细微的原电池。原电池中电极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活性,能跟废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包括许多难生物降解和乳化油都能够被有效的降解。同时,铁碳中的铁在酸性条件下也能被废水中金属活动顺序排在铁之后的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将被铁炭处理后的废水调节至中性或者碱性,经曝气将Fe2+氧化成Fe3+,与OH-结合形成吸附性极强的Fe(OH)3。另外,在电池反应的产物中,Fe2+和Fe3+也能和一些无机物反生反应生成沉淀物而去除这些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电子絮凝反应器电子絮凝反应器的反应原理是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被溶蚀,产生Al3+、Fe3+等离子,在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同时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其部分电荷被电极中和而促使其脱稳聚沉。废水进行电解絮凝处理时,不仅对胶态杂质及悬浮杂质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混凝沉淀池混凝池中增加碱装置、PAM加药装置,为电子絮凝反应器出水进行加药处理。在混凝沉淀池中增设机械搅拌,主要作用是能使碱、PAM能与混合液中的絮凝团充分接触,以便小的絮凝团凝聚成大的絮凝团,以保证沉淀池的处理效果。搅拌速率不至于太快,也不至于太慢。搅拌速度太慢不能够达到有效的搅拌效果,搅拌太快又太容易把已形成的絮凝团打散,又达不到预想搅拌效果。加药混凝后的废水形成絮状物,在沉淀池部进行固液分离,絮状物聚集一起打到污泥浓缩池压滤脱水;上清液则自流进入清水池进行后续厌氧等处理。厌氧池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主要将长链变短链,大分子物质转换成小分子物质,难降解物质转变成易降解物质和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提高BOD/COD的比值。好氧池好氧池中的活性污泥由好氧及兼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物和后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具有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能力,池内设有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好氧生化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微孔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外,微孔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好氧池是在池内设置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沉淀池收集好氧池的出水,在沉淀池内形成微生物与水分离,微生物下沉到底部,用泵将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前进行再次利用,剩余污泥则进入污泥池中;而出水则外排。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对高、低浓度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对含有严格控制排放的化工废水实行分类预处理,既有效去除COD,又降低废水生物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增强生化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2.本工艺适合于高浓度化工废水,且具有良好脱氮效果的生物处理技术作为综合废水处理手段,废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接管标准。3.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固废,污泥先经过高效叠螺机和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叠螺机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性能良好、运行较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在60%左右。经过脱水之后的污泥在根据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合理处置。4.铁碳微电解装置具有使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废水、含油废水及电镀废水的治理。铁碳微电解在反应过程中可产生无数微电池作为还原体系将废水中的芳环支链还原、破坏掉;同时在微电解过程产生Fe2+,催化H2O2生成强氧化性的OH-,进而氧化破坏芳香环;在这个过程中Fe3+的絮凝作用可以节省H2O2的使用量,降低处理成本。5.废水经过铁碳微电解装置氧化降解,废水COD大幅减少,BOD5/COD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废水中残留的大量的Fe2+和Fe3+,对后续的生化处理不利,铁碳微电解氧化反应单元最终的出水须先用Ca(OH)2乳液或者NaOH溶液调节pH,同时可以投加PAM加强沉淀效果。混凝沉淀可以使溶液中的Fe2+和Fe3+分别以Fe(OH)2和Fe(OH)3形式存在,由于新生态的Fe(OH)2和Fe(OH)3胶体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能力,通过吸附沉淀可以去除废水中的胶体COD和色度,为了改善絮体的沉降效果,可以向加碱后的废水中投加助凝剂PAM,投加浓度为5mg/L,使得生成的细小胶体沉淀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较快的速度沉降。本实用新型所处理的工业废水处理前的各项指标如下表1所示(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检测结果pH1.3COD32000BOD5000SS3100氨氮180油脂21硫化物2总磷10-15表1处理后的废水的指标检测如下表2所示(单位:mg/L(pH除外)):表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