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5630发布日期:2018-11-23 21:3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修复污染的黑臭水体使其恢复污染前的状态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在众多修复工艺中,生态修复借助生物的力量去修复环境,且未带入二次污染物,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按照生长环境的不同可分为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而在水生植物修复中沉水植物是重点,沉水植物不仅能通过生长吸收减少水中营养盐含量,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使水体中溶氧和pH值发生变化以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但是,现有的植物种养装置中的沉水植物在水体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遇到水位异常的情况时,要么沉水植物离水面较近,要么沉水植物离水面较远,以上均不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进而大大降低沉水植物修复水体环境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种养装置中的沉水植物的种养位置受限而导致沉水植物修复水体环境的能力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包括固定杆、重力环组、长度可调节的连接管体、用于种养沉水植物的第一载体以及浮力环,所述固定杆置于水体中时呈竖直状态,所述重力环组、所述连接管体、所述第一载体以及所述浮力环依次自上而下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且均可沿所述固定杆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浮力环和所述重力环组共同作用下随水位升降而动态悬停于所述固定杆上。

具体地,所述固定杆包括可沉于水体中的实心杆体,所述实心杆体的其中一端部形成用于插设于河床上的插接部。

具体地,所述实心杆体远离所述插接部的另一端部沿所述实心杆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凸伸形成用于防止所述重力环组从所述实心杆体上脱出的隔挡部。

或者,所述固定杆包括可浮于水体中的空心杆体,所述空心杆体的其中一端部上设有重量固定块。

具体地,所述连接管体包括多个层叠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子管体。

具体地,靠近所述重力环组的所述子管体的外侧上设有环状凸起,所述凸起抵靠于所述重力环组上。

具体地,所述重力环组包括多个层叠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子环体。

具体地,所述第一载体呈网箱结构,所述沉水植物附着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外表面或设于所述第一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还包括用于种养植物的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设于所述重力环组与所述连接管体之间且浮于水面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载体呈网板结构,所述第二载体的中部凹陷形成供植物附着的供养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当固定杆在水体中呈竖直状态时,浮力环给第一载体提供浮力,供第一载体沿固定杆的轴线方向朝向水面运动,而重力环则抵消部分浮力,使得第一载体可悬停于固定杆上,并且在连接管体的抵顶作用下,将第一载体置于水面以下,而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连接管体长度,可使第一载体置于不同的深度。当水位上涨或下落时,浮力环首先沿固定杆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为了使得受力平衡,重力环、连接管体以及第一载体也于固定杆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最终,无论水位如何,第一载体距离水面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样,为沉水植物提供更佳适合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沉水植物的修复水体环境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固定杆、2—重力环组、3—连接管体、4—第一载体、5—浮力环、11—插接部、12—隔挡部、13—重量固定块、31—子管体、311—凸起、312—凸骨、 51—子环体、6—第二载体、61—供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包括固定杆1、重力环组2、长度可调节的连接管体3、第一载体4以及浮力环5,第一载体4用于种养沉水植物。固定杆1置于水体中时呈竖直状态,重力环组2、连接管体3、第一载体4以及浮力环5依次自上而下套设于固定杆1 上且均可沿固定杆1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第一载体在浮力环5和重力环组2 共同作用下随水位升降而动态悬停于固定杆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当固定杆1在水体中呈竖直状态时,浮力环5给第一载体4提供浮力,供第一载体4沿固定杆1的轴线方向朝向水面运动,而重力环则抵消部分浮力,使得第一载体4可悬停于固定杆1上,并且在连接管体3的抵顶作用下,将第一载体4置于水面以下,而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连接管体3长度,可使第一载体4置于不同的深度。当水位上涨或下落时,浮力环5首先沿固定杆1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为了使得受力平衡,重力环、连接管体3以及第一载体4也于固定杆1的轴线方向上升或下降,最终,无论水位如何,第一载体4距离水面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样,为沉水植物提供更佳适合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沉水植物的修复水体环境的能力。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包括可沉于水体中的实心杆体,实心杆体的其中一端部形成用于插设于河床上的插接部11。该种固定杆1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河流湖泊,利用插接部11直接将固定杆1竖直固定于河床上,避免其受水流的影响,固定位置保持不变。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实心杆体远离插接部11的另一端部沿实心杆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凸伸形成隔挡部12,隔挡部12用于防止重力环组2从实心杆体上脱出。这样,避免在水位突然上涨时,第一载体4、连接管体3以及重力环从实心杆体上脱出。

或者,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包括可浮于水体中的空心杆体。为了让空心杆体在水体中呈竖直状态,在空心杆体的其中一端部上设有重量固定块13。这样,空心杆体可悬浮于水体中,并呈竖直状态。

请参考图,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体3包括多个层叠套设于固定杆1上的子管体31。根据实际需求,可增加或减少子管体31的数量来改变连接管体3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第一载体4在水中的深度,让种养在第一载体4上的沉水植物获得合适的生长环境。例如,水体较为混浊,能见度较低,此时,第一载体4不宜在水体较深的位置,因此,减少子管体31的数量,使得第一载体4离水面的距离更近,种养在第一载体4上的沉水植物获得更好光照条件。

具体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重力环组2的子管体31的外侧上设有环状凸起311,该凸起311抵靠于重力环组2上。该环形凸起311增加了子管体31与重力环组2的接触面,避免重力环组2穿套入连接管体3上。同样地,在靠近第一载体4的子管体31的外侧上设有环形凸骨312,该凸骨312 抵靠于第一载体4上。该环形凸骨312增加了子管体31与第一载体4的接触面,避免第一载体4穿套入连接管体3上。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重力环组2包括多个层叠套设于固定杆1上的子环体51。具体地,子环体51可为环形砝码,根据实际需要,增减环形砝码的数量,来改变第一载体4在水体中的深度。例如,当第一载体4上的沉水植物重量增加时,与重力环组2共同抵消浮力环5的浮力,使得第一载体4沿固定杆1的轴线方向逐渐下沉,即与水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此时,可减小子环体51数量或者换上重量较轻的子环体51以使第一载体4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体4呈网箱结构,沉水植物附着于第一载体4的外表面或设于第一载体4内。网箱结构能够提高沉水植物的附着力,同时水流有可穿过,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养装置还包括用于种养植物的第二载体6,第二载体6设于重力环组2与连接管体3 之间且浮于水面上。为了丰富种养植物的选择,增设了第二载体6,第二载体6 浮于水面上,适合用于种养挺水植物或其他植物,也丰富了种养环境的生态复杂性,修复水体效果更好。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载体6呈网板结构,在第二载体6的中部凹陷形成供植物附着的供养区61。同时,附着于供养区61上的植物的根系可从网板的网眼穿过,与水体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