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609发布日期:2019-01-15 23:3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制剂是一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各种 形态制剂。

生物制剂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水,污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水处理要对排放的水或要再次使用的水进化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环保、餐饮、医疗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现有的污水过滤设备使用时,将污水自进水管导入过滤网内,污水通过过滤网过滤,过滤后的水经过连通通管进入清水箱内储备,但是污水在进入过滤网之前没有对污水提前进行处理,废水中的杂质太多,导致过滤网在过滤时的效果不好,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达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收集池、处理池、进水管和抽水管,进水管与收集池连接,抽水管与处理池连接,所述收集池与处理池之间设有静置池,在静置池与收集池之间设有第一连通件,在静置池与处理池之间设有第二连通件,在抽水管上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框和过滤板,过滤板固定在过滤框上,过滤框卡在过滤筒里面,在收集池里设有搅拌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收集池里面,用收集池里面的搅拌装置对污水进行搅拌,搅拌有助于将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维持污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然后通过第一连通件将收集池中的水排到静置池中,静置池使水中的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二连通件,静置里的水流到处理池内,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水从抽水管进入到过滤筒里面,过滤板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过滤板不仅过滤精度高,而且无毒,无污染,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减少了污水中的杂质,进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收集池里面加入双机絮凝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池内加入双机絮凝剂,再用搅拌装置搅拌时,双机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微粒物开始相互凝聚并逐渐长大,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在重力作用下会沉淀,双机絮凝剂不仅成本低,而且还克服了传统有机和无机絮凝剂同时投放时互不相容的弊端,更有助于污水中的杂质沉淀。

较佳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在搅拌池上架设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固设有电机,在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与电机转动连接,在搅拌轴的下端固设有若干搅拌叶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带动搅拌轴下端的搅拌叶片转动,若干搅拌叶片转动时增加了与水的接触范围,使水振动的更加迅速,更加有助于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进水管靠近收集池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污水进入收集池里前,先用过滤网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网先将污水中大的杂质过滤掉,为之后的操作减轻了负担,同时也为之后的一系列操作提供了保障。

较佳的,所述过滤网上固定有连接筒,连接筒与进水管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与进水管螺纹连接,当过滤网需要更换时,之间将连接筒从进水管上拧下,为工作人员更换提供了便捷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通件包括在收集池靠近静置池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收集池和静置池,在静置池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挡水腔,在第一挡水腔内设有第一挡板,第二连通件包括在静置池靠近处理池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连通连通静置池和处理池,在静置池靠近第二出水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挡水腔,在第二挡水腔里面设有第二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挡板从第一挡水腔内抽出,收集池内的搅拌过的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到静置池内,静置池内的水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后,抽出第二挡板,使静置池里的水从第二出水口流到处理池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既能挡水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较佳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都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连接孔里面设有连接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从第一挡水腔和第二挡水腔抽出,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不与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重合,然后将连接轴插在连接孔里,使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静置池抵接,既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省力。

较佳的,所述过滤板另一侧上固设有无纺布袋,在无纺布袋里面装有活性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与无纺布袋相对,从抽水管上来的水先经过过滤板,过滤板将处理池中的一些小的悬浮物过滤掉,然后在流到无纺布袋里面,无纺布袋里面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和重金属颗粒,进一步减少了污水中杂质的含量,同时无纺布袋也环保,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提高了净化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过滤筒与抽水管之间设有法兰,法兰将过滤筒和抽水管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法兰将过滤筒和抽水管连接,不仅拆卸方便,而且密封性好,可防止漏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搅拌装置和过滤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大部分的杂质先沉淀在静置池的底部,最后由过滤装置过滤掉剩余的杂质,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旨在显示过滤装置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示意图。

图中,1、收集池;11、进水管;111、连接筒;112、过滤网;2、静置池;3、处理池;31、抽水管;4、搅拌装置;41、支撑架;42、电机;43、搅拌轴;44、搅拌叶片;5、第一连通件;51、第一出水口;52、第一挡水腔;53、第一挡板;6、第二连通件;61、第二出水口;62、第二挡水腔;63、第二挡板;7、连接孔;71、连接轴;8、过滤装置;81、过滤筒;82、过滤框;821、更换口;83、过滤板;831、无纺布袋;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收集池1、静置池2、处理池3搅拌装置4、过滤装置8、进水管11和抽水管31,进水管11连通收集池1,抽水管31连通处理池3,收集池1、静置池2和处理池3呈阶梯状分布,搅拌装置4架设于收集池1上,生产生物制剂后产生的污水从进水管11进入到收集池1内,收集池1内的搅拌装置4在搅拌时,使收集池1内的杂质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再流到静置池2内进行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流到处理池3内,再通过抽水管31进入到过滤装置8进行过滤,整个操作过程互不影响,同时在搅拌时会使一些悬浮物聚集进而长大沉淀,为之后的过滤装置8减轻了负担。

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4包括支撑架41、电机42、搅拌轴43和若干搅拌叶片44,支撑架41固定在收集池1上,电机42固定在支撑架41上,搅拌轴43与电机42转动连接,搅拌叶片44固定在搅拌轴43的圆周面上,且搅拌叶片44位于搅拌轴43的底端,在收集池1内加入双机絮凝剂。

启动电机42,带动搅拌叶片44转动,对收集池1内的污水进行搅拌,搅拌时双机絮凝剂和污水中的悬浮物接触,双机絮凝剂既能和有机物结合也能和无机物集合,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氧气不断溶入水中,使污水中的微生物不断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聚集进而长大,再流到静置池2内后,长大后的悬浮物在自身重力下,开始沉淀,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如图2所示,进水管11靠近收集池1的一端设有连接筒111,在连接筒111的一端固定设有过滤网112,过滤筒81与进水管11螺纹连接,过滤网112对进入收集池1内的污水先进行过滤,将大的杂质先过滤掉,为后面的过滤做了准备,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收集池1和静置池2之间设有第一连通件5,第一连通件5包括第一出水口51、第一挡水腔52和第一挡板53,第一出水口51连通收集池1和静置池2,且第一出水口51靠近收集池1的底部,第一挡水腔52竖直开在静置池2壁上,第一挡板53插在第一挡水腔52内,将第一出水口51完全挡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静置池2与处理池3之间设有第二连通件6,第二连通件6包括第二出水口61、第二挡水腔62和第二挡板63,第二出水口61连通静置池2和处理池3,且第二出水口61与静置池2底部留有一定的距离,第二挡水腔62竖直开在静置池2壁上,且与第二挡水腔62平行,第二挡水板插在第二挡水腔62内,并将第二出水口61完全堵住。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在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63上开设有连接孔7,连接孔7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挡板53和第二挡板63的轴向垂直,在连接孔7里插设有连接轴71。

第一挡板53、第二挡板63对收集池1、静置池2内的水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当收集池1内的污水经过搅拌后抽出第一挡板53,然后用连接轴71将第一挡板53固定,连接轴71与静置池2的上端面抵接,使收集池1内的水从第一出水口51流到静置池2内,静置池2内的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后,抽出第二挡板63,然后用连接轴71将第二挡板63固定,使静置池2内沉淀后的水从第二出水口61流到处理池3内,当静置池2内的水变得浑浊时,再用第二挡板63将第二出水口61堵住,不仅为工作人员操作提供了便捷性,而且也省时省力。

如图5所示,过滤装置8包括过滤筒81、过滤框82和过滤板83,过滤筒81水平设置,过滤框82的长度大于过滤筒81的直径,且过滤框82固定在过滤筒81的中间位置,并与过滤筒81连通,在过滤框82的上端开设有更换口821,过滤板83插到过滤框82内,在过滤板83的另一端设有无纺布袋831(参考图6),在无纺布袋831里面装有活性炭,在抽水管31与过滤筒81之间设有法兰9,法兰9将过滤筒81混合抽水管31连接。

将过滤板83插在过滤框82内,水从抽水管31进到过滤筒81内,过滤板83将水中小的悬浮物过滤,再流经无纺布袋831时,无纺布袋831里的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和一些重金属,进而达到充分过滤的效果,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当过滤板83长期使用后,可将过滤板83从更换口821拉出来,方便更换过滤板8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连接筒111与进水管11螺纹连接,使污水从进水管11流到收集池1内,在收集池1内加入双机絮凝剂,启动电机42,电机42转动带动搅拌叶片44转动,在搅拌时,双机絮凝剂和水中的一些有机物、无机物充分接触,使杂质逐渐聚集长大,再抽出第一挡板53,使收集池1内的污水流到静置池2内,聚集长大后的杂质在静置池2内沉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抽出第二挡板63,使沉淀后的水从第二出水口61流到处理池3内,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再从抽水管31抽到过滤筒81里面,过滤板83将水中剩余的小的悬浮物过滤,再流经无纺布袋831时,对水再次进行过滤,使一些杂质被挡到无纺布袋831的外面,一些有害物质和重金属被活性炭吸附,整个过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