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504发布日期:2019-01-04 23:5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高有机物浓度、高盐度、高重金属浓度的复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多且耗资大。处理流程有包括格栅、膜过滤、沉淀等在内的预处理工艺,SBR、UASB、DTOR、MBR等在内的深度处理工艺,以及反渗透、正渗透、纳滤等在内的末端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工艺大多采用厌氧处理+MBR复合工艺。与许多生物水处理工艺相比,MBR具有以下优点: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出水水质优质稳定;该工艺可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少;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占地面积小,不受场地限制;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操作管理方面,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但是MBR工艺也存在很多缺点:膜造价高,使得MBR的基建投资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膜污染容易出现,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能耗高,MBR泥水分离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膜驱动力,导致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采用正渗透膜代替传统MBR工艺中的微滤膜或者超滤膜,借助正渗透膜的高效截留性能,出水水质更好,可以直接进行回用。正渗透膜不需要外加膜驱动力,依靠汲取液和原料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完成过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装置、调节池、沉淀池、污泥反应装置、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和纳滤膜过滤系统。所述的预处理装置设有一条用于将大颗粒漂浮物或悬浮物移送至垃圾填埋场的回收管道。所述的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上方设有一浓缩液回流管道,所述的浓缩液回流管道与调节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纳滤膜过滤系统的后端连接热分离反应器,所述的热分离反应器上设有与其密封连通的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所述的第一回流管道与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连通,所述的第二回流管道连接至垃圾填埋场。

进一步地,所述的污泥反应装置包括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所述UASB反应器的前端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UASB反应器的后端与SBR反应器相连通,所述SBR反应器的后端与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处理装置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

其中,所述粗格栅的栅格间距为60-80mm。

其中,所述细格栅的栅格间距为4-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一个环节,相对于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不需要外加膜驱动力,可降低运行成本,简化操作流程。同时正渗透膜不易污染,无需频繁清洗或更换膜,更易管理,降低投资成本;2、将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排除的氯化钠稀释溶液通过纳滤去除残留的污染物之后,进行热分离分别得到氯化钠和水,可分别回用至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和垃圾填埋场,降低成本;3、采用了合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通过格栅、调节池、沉淀、UASB、SBR、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和纳滤膜过滤系统,可高效去除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微生物等在内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且产水率高、产水水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预处理装置;2、调节池;3、沉淀池;4、UASB反应器;5、SBR反应器;6、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1、浓缩液回流管道;7、纳滤膜过滤系统;8、热分离反应器;81、第一回流管道;82、第二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装置1、调节池2、沉淀池3、UASB反应器4、SBR反应器5、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纳滤膜过滤系统7和热分离反应器8。预处理装置1设有一条用于将大颗粒漂浮物或悬浮物移送至垃圾填埋场9的回收管道11,预处理装置1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的栅格间距为70mm,细格栅的栅格间距为6mm。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上方设有一浓缩液回流管道61,浓缩液回流管道61与调节池2连通。热分离反应器8上设有与其密封连通的第一回流管道81和第二回流管道82,第一回流管道81与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连通,第二回流管道82连接至垃圾填埋场9。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从垃圾填埋场9出来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粗细两道不同的格栅,去除较大体积的污染物、较大颗粒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第二步:通过格栅之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调节池2,同时,后续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中的浓缩液通过浓缩液回流管道61回流至调节池2,调节垃圾渗滤液的pH值、水质和水量,以备后续工艺优质运行;

第三步:通过调节池2之后的垃圾渗滤液进入沉淀池3,通过重力沉淀,将垃圾渗滤液中小颗粒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与上清液分离,以备后续反应器优质运行;

第四步:通过调节池2之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UASB反应器4,将垃圾渗滤液中部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沼气、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

第五步:通过UASB反应器4之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SBR反应器5,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同时脱氮除磷;

第六步:通过SBR反应器5之后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进行深度脱氮除磷;错流模式;FO模式;汲取液采用氯化钠;在运行过程中对汲取液保持间歇式加料,维持浓度在3M-3.5M之间;正渗透生物膜反应器6出水为氯化钠溶液;

第七步:通过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的氯化钠溶液通过管道进入纳滤膜过滤系统7,去除深度处理后残留的小分子污染物;

第八步:对通过纳滤之后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热处理,将氯化钠与水分离;氯化钠回用至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6中的汲取液;水可回用至垃圾填埋场9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