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493发布日期:2019-01-04 23:5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水环境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矩形净化池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但其除磷效率不够高,若需除磷,沟前应加设单独厌氧池,氨氮去除率不高COD、氨氮去除率均在80%—90%,剩余污泥量较大,面对未来污水处理厂水质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污泥深度处理的新要求,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除水系统,循环率低,结构不科学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其实现了椭圆形输水通道进行输水,由第一处理料部进行水体净化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的高效率除氮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椭圆形外壁、第二椭圆形外壁和第三椭圆形外壁,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外壁、第二椭圆形外壁和第三椭圆形外壁由外至内依次等间距嵌套,在第一椭圆形外壁与第二椭圆形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椭圆形外壁与第三椭圆形外壁之间形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沿着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内铺设有第一处理料部,沿着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内铺设有第二处理料部;

所述的第一处理料部与第二处理料部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处理料部由多个由上到下依次布设的波形基板组成,每个波形基板与相邻的波形基板之间通过吊杆相连接,每个波形基板的波峰下方都设有一列绳形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绳形填料包括主编织绳,主编织绳的外周上由上至下连接有多个副编织绳。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处理料部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处理料部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第一横跨梁,两个第一横跨梁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横跨梁都横穿过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每个第一横跨梁上都配装有多个潜水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位于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底部都设有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了两个椭圆形的循环水,整体表面积最大,距离最长,通过设置了波形板进一步扩大比表面积,可以大大提升处理效率。

整体方案简单高效,具备良好的除氮效果,易于实施易于进一步改进,可以大大解放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处理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椭圆形外壁1、第二椭圆形外壁2、第三椭圆形外壁3、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12、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13、第一处理料部4、第二处理料部5、波形基板4a、绳形填料4b。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同心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椭圆形外壁、第二椭圆形外壁和第三椭圆形外壁,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外壁、第二椭圆形外壁和第三椭圆形外壁由外至内依次等间距嵌套,在第一椭圆形外壁与第二椭圆形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椭圆形外壁与第三椭圆形外壁之间形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三椭圆形外壁围合出第三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12与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13通过公共口接通,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13第三循环水处理通道通过公共口接通,沿着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内铺设有第一处理料部,沿着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内铺设有第二处理料部,所述的第二处理料部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处理料部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一处理料部与第二处理料部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处理料部由多个由上到下依次布设的波形基板组成,每个波形基板与相邻的波形基板之间通过吊杆相连接,每个波形基板的波峰下方都设有一列绳形填料,所述的绳形填料包括主编织绳,主编织绳的外周上由上至下连接有多个副编织绳。

还包括两个第一横跨梁,两个第一横跨梁对称设置,每个第一横跨梁都横穿过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每个第一横跨梁上都配装有多个潜水搅拌装置。

位于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底部都设有曝气管。

在使用过程中物料优先进入第一循环水处理通道,然后进入第二循环水处理通道最后进入第三循环水处理通道静止沉淀,沉淀完毕后经过污泥机将污泥抽出,通过采用波形板可以大大扩张延展面积加快净化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