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811发布日期:2019-02-19 18:1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办公楼的污水主要包括清洁用水、茶水等。目前,办公楼的污水主要通过排水管排出,这样一方面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另一方面清洁用水中的杂质、茶水中的茶叶都可能导致管道堵塞。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以使办公楼污水得以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以使办公楼污水得以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茶水收集槽、滤网、清洁用水收集槽、管道、储水槽和椰壳活性炭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茶水收集槽的上端设有滤网一,茶水收集槽的外侧设有清洁用水收集槽,茶水收集槽与清洁用水收集槽之间采用铜隔离层间隔,清洁用水收集槽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循环入水口,入水口和循环入水口的底部设有滤网二,茶水收集槽的底部与管道一的一端连接,管道一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一的入水口连接,清洁用水收集槽的底部与管道二的一端连接,管道二的另一端与椰壳活性炭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椰壳活性炭过滤器的出口与管道三的一端连接,管道三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二的入水口连接,储水槽二的出水口与管道五的一端连接,管道五上设有泵,管道五的另一端位于循环入水口处,储水槽二的溢水口与管道四的一端连接,管道四上设有单向阀,管道四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一的另一入水口连接,储水槽一内设有紫外线灯,储水槽一的底部设有排水管。

所述的茶水收集槽的收集口位置高于清洁用水收集槽的入水口位置。

所述的椰壳活性炭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椰壳活性炭,壳体内填充有椰壳活性炭。

所述的排水管与马桶水箱连接。

所述的紫外线灯、所述的泵均采用外部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通过过滤污水的循环,实现茶水的降温,降温后的茶水、过滤后溢出的清洁用水进入储水槽进行紫外线消毒,以避免茶水在储存槽内变质,处理后的茶水连同清洁用水从排水管排出至马桶水箱,使办公楼污水得以利用,也避免造成管道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办公楼的污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茶水收集槽、滤网、清洁用水收集槽、管道、储水槽和椰壳活性炭过滤器,茶水收集槽1的上端设有滤网一4,茶水收集槽1的外侧设有清洁用水收集槽2,茶水收集槽1与清洁用水收集槽2之间采用铜隔离层6间隔,清洁用水收集槽2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入水口3和循环入水口18,入水口3和循环入水口18的底部设有滤网二5,茶水收集槽1的底部与管道一7的一端连接,管道一7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一8的入水口连接,清洁用水收集槽2的底部与管道二10的一端连接,管道二10的另一端与椰壳活性炭过滤器11的入口连接,椰壳活性炭过滤器11包括壳体和椰壳活性炭,壳体内填充有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过滤器11的出口与管道三12的一端连接,管道三12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二13的入水口连接,储水槽二13的出水口与管道五16的一端连接,管道五16上设有泵17,管道五16的另一端位于循环入水口18处,储水槽二13的溢水口与管道四14的一端连接,管道四14上设有单向阀15,单向阀15的作用是避免储水槽一8的茶水进入储水槽二13,管道四14的另一端与储水槽一8的另一入水口连接,储水槽一8内设有紫外线灯9,储水槽一8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9。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清洁用水在倾倒过程中进入茶水收集槽1,茶水收集槽1的收集口位置高于清洁用水收集槽2的入水口3位置。

为了便于使用,排水管19与马桶水箱连接。紫外线灯9、所述的泵17均采用外部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清洁用水倒入清洁用水收集槽2,滤网二5将杂质滤除,再经过椰壳活性炭过滤器11的二次过滤,以进一步净化清洁用水,净化后的清洁用水在储水槽二13中备用,如储水槽二13内的水过多,水从管道四14,进入储水槽一8备用。

茶水倒入茶水收集槽1,如果需要对茶水进行降温,可以开启泵17,储水槽二13中备用的水通过管道五16进入循环入水口18,净化后的清洁用水在泵17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对茶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茶水通过管道一7进入储水槽一8备用。紫外线灯9可对储水槽一8内的水进行消毒,以避免茶水在储存槽一8内发生变质,处理后的茶水连同清洁用水从排水管19排出至马桶水箱,使办公楼污水得以利用,也避免造成管道堵塞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