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410发布日期:2019-02-15 20:0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污水主要来自各科研单位实验研究室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量少,间断性强,高危害,成分复杂多变,现在高等学校形成了工、农、理、医、药等全方位的教育体制,实验室废水排放总量较小,但随时间变化较大,且污染物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各类废弃酸碱及有毒有机化合物、重金属、氰化物、病原微生物等。不同的实验废水污染物成分不同污染物组成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对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强、水质水量不稳定的实验室废水,生物法处理效果不佳,而物化法对此类废水的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实验药品回收、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及回收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减少化学药品的浪费,目前针对各中学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废水成分复杂,除无机物还有重金属离子、细菌等微生物和有机物,按照常规的加入药剂的处理方法,由于废水的成分复杂,使得使用的药剂品种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快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各中学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废水成分复杂,除无机物还有重金属离子、细菌等微生物和有机物,按照常规的加入药剂的处理方法,由于废水的成分复杂,使得使用的药剂品种繁多,工艺流程复杂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实验室废水进口、收集槽、连通管、混凝反应池、搅拌杆、絮凝反应池、连接导管、高效沉淀池、氧化杀菌池、多介质过滤器、达标排放口、静电吸附板、树脂吸附层、纳滤膜、消毒灯、活性炭过滤仓、石英砂过滤仓、过滤板、疏通管道和排渣口,所述收集槽的上方位于左侧位置设置有验室废水进口,且收集槽的右侧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反应池,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右侧通过导管连接絮凝反应池,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靠近左侧安装有搅拌杆,且絮凝反应池的右侧通过连接导管连接有高效沉淀池,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过滤仓,所述石英砂过滤仓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仓,所述高效沉淀池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通过疏通管道连接有氧化杀菌池,所述疏通管道的内部安装有消毒灯,所述氧化杀菌池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安装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的下方设置有树脂吸附层,所述树脂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纳滤膜,所述氧化杀菌池的底端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氧化杀菌池的左侧靠近上方位置通过导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右侧靠近下方位置设置有达标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纳滤膜的外部设置有超滤膜丝。

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板的正上方安装有旋转喷嘴,且静电吸附板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消毒灯安装于疏通管道的内部,且消毒灯为一种紫外线杀菌灯,且消毒灯的个数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高效沉淀池呈圆柱形结构,且高效沉淀池的底端设置有沉淀物处理槽,且高效沉淀池为一种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絮凝反应池的右侧通过连接导管连接有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板,石英砂过滤仓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有效结合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过程,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混凝、絮凝、沉淀、氧化杀菌等形式对碱性污染物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电解形成沉降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确保证过滤效果,节能环保且实用性强,在不外加任何药剂的前提下对实验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投加药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出水的水质好,可再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效沉淀池的内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氧化杀菌池的内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实验室废水进口;2、收集槽;3、连通管;4、混凝反应池;5、搅拌杆;6、絮凝反应池;7、连接导管;8、高效沉淀池;9、氧化杀菌池;10、多介质过滤器;11、达标排放口;12、静电吸附板;13、树脂吸附层;14、纳滤膜;15、消毒灯;16、活性炭过滤仓;17、石英砂过滤仓;18、过滤板;19、疏通管道;20、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实验室废水进口1、收集槽2、连通管3、混凝反应池4、搅拌杆5、絮凝反应池6、连接导管7、高效沉淀池8、氧化杀菌池9、多介质过滤器10、达标排放口11、静电吸附板12、树脂吸附层13、纳滤膜14、消毒灯15、活性炭过滤仓16、石英砂过滤仓17、过滤板18、疏通管道19和排渣口20,收集槽2的上方位于左侧位置设置有实验室废水进口1,且收集槽2的右侧设置有连通管3,连通管3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4的右侧通过导管连接絮凝反应池6,絮凝反应池6的内部靠近左侧安装有搅拌杆5,且絮凝反应池6的右侧通过连接导管7连接有高效沉淀池8,高效沉淀池8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板18,过滤板18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过滤仓17,石英砂过滤仓17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仓16,高效沉淀池8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通过疏通管道19连接有氧化杀菌池9,疏通管道19的内部安装有消毒灯15,氧化杀菌池9的内部靠近上方位置安装有静电吸附板12,静电吸附板12的下方设置有树脂吸附层13,树脂吸附层13的下方设置有纳滤膜14,氧化杀菌池9的底端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排渣口20,氧化杀菌池9的左侧靠近上方位置通过导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10,多介质过滤器10的右侧靠近下方位置设置有达标排放口11。

为了便于更好的过滤实验室废水的杂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纳滤膜14的外部设置有超滤膜丝。

为了便于通过静电装置吸取实验室废水中的杂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静电吸附板12的正上方安装有旋转喷嘴,且静电吸附板12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

为了便于提高对实验室废水的消毒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消毒灯15安装于疏通管道19的内部,且消毒灯15为一种紫外线杀菌灯,且消毒灯15的个数为三个。

为了便于进一步减少实验室废水中的杂质颗粒,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高效沉淀池8呈圆柱形结构,且高效沉淀池8的底端设置有沉淀物处理槽,且高效沉淀池8为一种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收集槽2的上方位于左侧位置设置有实验室废水进口1,便于引进实验室废水,连通管3的右侧连接有混凝反应池4,絮凝反应池6的内部靠近左侧安装有搅拌杆5,便于加快反应速率,絮凝反应池6的右侧通过连接导管7连接有高效沉淀池8,为了便于进一步减少实验室废水中的杂质颗粒,高效沉淀池8呈圆柱形结构,且高效沉淀池8的底端设置有沉淀物处理槽,高效沉淀池8为一种钢化玻璃材质的构件,其次,过滤板18的下方设置有石英砂过滤仓17,石英砂过滤仓17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仓16,进行多次过滤,排除实验室废水中的杂质,高效沉淀池8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通过疏通管道19连接有氧化杀菌池9,为了便于提高对实验室废水的消毒效率,消毒灯15安装于疏通管道19的内部,且消毒灯15为一种紫外线杀菌灯,且消毒灯15的个数为三个,为了便于通过静电装置吸取实验室废水中的杂质,静电吸附板12的正上方安装有旋转喷嘴,且静电吸附板12由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静电吸附板12的下方设置有树脂吸附层13,树脂吸附层13的下方设置有纳滤膜14,为了便于更好的过滤实验室废水的杂质,纳滤膜14的外部设置有超滤膜丝,最后,氧化杀菌池9的底端靠近右侧位置设置有排渣口20,便于排除杂物,氧化杀菌池9的左侧靠近上方位置通过导管连接有多介质过滤器10,多介质过滤器10的右侧靠近下方位置设置有达标排放口11,工作效率高,有效结合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过程,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通过混凝、絮凝、沉淀、氧化杀菌等形式对碱性污染物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电解形成沉降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确保证过滤效果,节能环保且实用性强,在不外加任何药剂的前提下对实验室废水进行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不需要投加药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出水的水质好,可再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